閱讀設計/馬明
①我們當然應該努力做到最好,但人是無法要求完美的。我們面對的情況如此復雜,以至無人能始終不出錯。
②好幾次,當我必須告訴我的孩子們我在某件事上做錯了時,我多害怕他們不再愛戴我。但我非常驚奇地發現,他們因為我愿意承認自己的錯誤而更愛我。比較起來,他們更需要我誠實、正直。
③然而,有時人們并不能正確對待自己的過失。也許我們的父母期望我們完美無瑕;也許我們的朋友常念叨我們的缺點,因為他們希望我們能夠改正。而他們難以諒解的是因為我們的過失,總在他們最脆弱的時候觸痛了他們的心。
④這讓我們感到負疚。但是承擔過錯之前,我們必須問問自己,那是否真是我們應該背負的包袱。
⑤我是從一個童話中得到啟示的。一個被劈去了一小片的圓想要找回一個完整的自己,到處尋找自己的碎片,由于它是不完整的,滾動得非常慢,從而領略了沿途美麗的鮮花,它和蟲子們聊天,它充分地感受到陽光的溫暖。它找到許多不同的碎片,但它們都不是它原來的那一塊,于是它堅持著找尋……直到有一天,它實現了自己的心愿。然而,作為一個完美無缺的圓,它滾動得太快了,錯過了花開的時節,忽略了蟲子。當它意識到這一切時,它依然舍棄了歷盡千辛萬苦才找到的碎片。
⑥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也許正是失去,才令我們完整。一個完美的人,在某種意義上說,是一個可憐的人,他永遠無法體會愛他的人帶給他的某些一直追求而得不到的東西的喜悅。
⑦一個有勇氣放棄他無法實現的夢想的人是完整的;一個能堅強地面對失去親人的悲痛的人是完整的--因為他們經歷了最壞的遭遇,卻成功地抵御了這種沖擊。
⑧生命不是上帝用于捕捉你的錯誤的陷阱。你不會因為一個錯誤而成為不合格的人。生命是一場球賽,最好的球隊也有丟分的記錄,最差的球隊也有輝煌的一天。我們的目標是盡可能讓自己得到的多于失去的。
⑨當我們接受人的不完美時,當我們能為生命的繼續運轉而心存感激時,我們就能成就完整,而別的人卻渴求完整--當他們為完美而困惑的時候。
⑩如果我們能勇敢地去愛、去原諒,為別人的幸福慷慨地表達我們的欣慰,理智地珍惜環繞自己的愛,那么,我們就能得到別的生命不曾獲得的圓滿。
(選自《讀者》2003年第12期)
1. 本文主要使用了哪種論證方法?第②段和第⑤段通過舉例分別論證了什么?
2. 聯系⑤、⑥兩段的內容,解釋第④段中“包袱”一詞的含義。
3. 第⑥段中的“也許正是失去,才令我們完整”的含義是什么?
4. 對第⑥段中“一個完美的人,在某種意義上是一個可憐的人”這句話,應當怎樣理解?
5. 第⑩段中作者告訴我們要用寬容豁達的胸襟去對待別人,為什么一定要這樣做?
6. 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什么?你是怎樣理解的?
7. 在現實生活中,因為不完美反而顯得完美的例子比比皆是,如:一彎殘月,更能撩起人的縷縷情思;園林中長上一株歪脖子老樹,反而更增古雅之韻。請再舉類似的一個例子。
參考答案:
1. 本文主要使用了舉例論證法。第②段用“我敢于向孩子認錯,孩子更愛我”的例子,是為了論證敢于承認自己的“不完美”反而可以獲得“完美”的觀點。第⑤段以童話故事為例,論證了“也許正是失去才令我們完整”的觀點。
2. 精神負擔。
3. 卸下精神上的負擔,不作繭自縛,就能對人生采取積極進取態度,我們的人生反而完美。
4. 一味追求完美的人,往往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也不愿聽取別人的意見,不能很好的對待自己,反而不完美。
5. 因為“人是無法完美”的。
6. 中心論點是:“你不必完美”(或“人是不能也不必完美的”)。含義:我們面對的情況如此復雜,以至無人能夠做到始終不出錯;人是無法要求完美的。所以該放棄的就要放棄,就要善待別人。
7. 如:斷臂維納斯因為斷臂,更能引起人們的無限遐想;美女光潔無暇的臉龐上有一顆“紅痣”更嫵媚動人。
[你不必完美(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2.人生沒有完美
9.完美簡歷免費模板
10.交友自我介紹完美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