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游》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3-15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逍遙游》教學設計

             江蘇省東海縣房山中學 鮑學林

教學目標:

1、掌握重點文言虛詞及句式,疏通1-5節文意

2、莊子想象、夸張的藝術及用寓言說理的技巧

3、理解莊子從反面闡述他 “無所待”思想的方法

教學重點:

掌握重點文言虛詞及句式;領會本文想象、夸張的藝術手法

教學難點:

文章比喻說理的方法及內容的理解

教學方法:

                朗讀    練習   問題探究

教學過程:

一、解題及莊子、《莊子》了解

莊子和《莊子》簡介】 

①莊子,名周,約生于公元前369年,死于公元前286年,戰國時宋國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與老子并稱為“老莊”。“我寧可游戲污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記. 老莊申韓列傳》)一語可見其性格特點。 

②《莊子》一書現存33篇。有內篇7篇,外篇15篇,雜篇11篇。內篇7篇大體上是莊子自撰,外篇、雜篇可能是莊周門人和后學所作。 

③莊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無為”,相對的認識論,無條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屬于唯心主義體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對性,否定客觀事物的差異,否定客觀真理,在認識論上走向相對主義。從這種認識論出發,他對待生活的態度是:一切順應自然,安時而處順,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張無為而治,反對一切社會制度,擯棄一切文化知識。 

  【題解】 

   “逍遙”也寫作“消搖”,意思是悠游自得的樣子;“逍遙游”就是沒有任何束縛地、自由自在地活動,指無所依賴、絕對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先秦諸子中能自成一家,別樹一幟,具有獨特內格的就是莊子。魯迅稱其文章“汪洋辟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漢文學史綱要》)。作為先秦道家學派的代表-莊子,以其思想、哲學等影響著后世。

【背景介紹--苦悶心靈的追求之歌《逍遙游》】 

莊子天才卓絕,聰明勤奮,“其學無所不窺”(《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并非生來就無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雖有祈向,不可得也”(《莊子天地》)。一方面“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胠篋》)的腐敗社會使他不屑與之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的現實處境又使他無法一展抱負。人世間既然如此沉濁,“不可與莊語”(《天下》),他追求自由的心靈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絕 對自由的境界里尋求解脫。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他寫出了苦悶心靈的追求之歌《逍遙游》。

二、研習1-5節

1、學習要求:對照注釋、逐字逐句閱讀課文,搞懂原文意思,在有疑難的地方做上記號問同學或老師。

2、在誦讀的基礎上思考下列問題,并從原文中標出闡釋這些問題的關鍵語句。

①文中的大鵬,作者是如何描寫的?借用什么手法去渲染的?它要靠什么才能到達南冥?

②作者寫“野馬和塵埃”意在說明什么?

③課文第三節運用比喻意在說明什么?

④思索“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在結構上的作用

⑤你認為這幾節和本文中心有和聯系

3、檢測練習(說明:在檢測之前教師引導學生疏通1-5節的大意,并質疑文章中自己認為的難點,然后完成練習一)

練習一

(1) 解釋加點的詞義

《齊偕》者,志怪者也 (形容詞作名詞  怪異的事)    去以六月息者也(憑 、靠)

置杯焉則膠          (兼詞 于此)    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名詞作動詞 南行)

小知不及大知        (同“智” 智慧)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 (竟然)

(2) 指出下列虛詞的用法

而:怒而飛(表承接 )其遠而無所至極也(表因果 因而)  水淺而舟大也(表并列 )

之: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助詞 的)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用于主謂之間)            眾人匹之(指彭祖)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到)之二蟲又何知(這)

其: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 (指醌 )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表揣測語氣 或許)

(3) 句子翻譯并指出句式特點

A  南冥者,天池也(判斷句)                    B、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介賓后置句)

C、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賓語前置句)D、 之二蟲又何知      (賓語前置句)

E、奚以知其然也          (賓語前置句) F、 奚以知九萬里而南為(賓語前置句)

探究:

從C、D、E、F四句中,你發現了這種句式一般規律是什么?

1、 在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要前置

2、 在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要前置

練習二(說明:完成以上工作以后,要求學生再次讀書,對照所給的問題研讀課文,然后自主完成以下問題)

1、 在問句后的橫線上填空,用課文原句或自己的理解作答

①大鵬徙南海,靠    海運  。野馬、塵埃漂浮,靠    六月息            

②文中用“水積厚而負大舟”來類比   風積厚而負大舟(用概括語言) 

③蜩與學鳩,為什么飛不高,因為   ①自身形體的局限②認識的局限   

④“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小知”針對 蜩與學鳩      而言,“大知”針對 鯤鵬      而言,“小年”針對 朝菌、蟪蛄 眾人      而言,“大年”針對大椿、冥靈 、彭祖       而言。 

三、問題探究:(引導學生發現探究)

1、 你從以上問題中發現了什么?

萬物皆有所待:大鵬要借助大風,才能高飛;蜩與學鳩只能在樹上樹下來回飛。朝菌、蟪蛄、眾人及大椿、冥靈、彭祖都有壽命的局限

2、 你是如何理解“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

     實際上,莊子由自然寫到人,無論是自然界的物還是自然界的人,都有共同的本質--生命都有個終點。

3、 全文主要表達作者追求絕對自由的思想,你認為這幾節和中心表達有和關系?

     這是莊子從萬事萬物的有所待為下文張本

四、拓展

學習了本文,你如何看待大鵬的形象?你從大鵬身上獲取了那些有益的啟示?

1、 要學會等待時機的來臨

2、 要有遠大的志向

3、 要有克服一切困難的毅力和勇氣

 

[《逍遙游》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2.日月水火教案教學設計

3.動物過冬教案教學設計

4.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5.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6.小數除以整數教案教學設計

7.我喜歡教學設計教案

8.成語故事教案教學設計

9.《為學》教學設計教案

10.送東陽馬生序教案教學設計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观看 | 亚欧AV一级在线看 | 一本一本久久久精品综合不卡 | 日本野花视频在线看免费 |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影院八 亚洲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 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