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中學語文組 吳選平
摘要:口語的交際對于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有舉足重輕的作用。在新課改之前,語文課本中并沒有實際意義上的口語交際教學。在語文新課標的指引下,各地各教師紛紛開展口語交際教學,上好口語交際課成了當務之急。本文著力于從幾個方面來探討如何進行口語交際教學,希望口語交際教學能真正符合新課標精神,切實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關鍵詞:新課標 口語交際 雙向 互動 情景
口語的交際對于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有舉足重輕的作用。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早就把口語交際提高到一個十分重要的地位:“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德國詩人海涅也曾經說過:“言語之力,大到可以從墳墓喚醒死人,可以把生者活埋,把侏儒變成巨人,把巨人徹底打跨!泵绹舜鳡柨突舱f過:“一個人的成功,約有10%取決于知識和技術,85%取決于人類工程--發表自己意見的能力和激發他人熱忱的能力。”
21世紀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社會的發展是高度的發展經濟信息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信息的迅速膨脹,以勢不可擋的勢頭擺在我們面前。各個領域、各個階層人士的交往越來越頻繁,口語交際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谡Z交流作為社會交際的最基本最便捷的工具日益受到重視。這是誰也回避不了的事實!皬哪撤N程度上來說,它比寫更實際、更為人們迫切需要!盵1]放眼世界,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西方國家不但在經濟、科技上領先一步,而且口語交際上也不甘落后。如今,美國的小學普遍開設了一門新課--社會交際課,內容就是對兒童進行口語交際的基本知識教育。美國的高等教育中“說學”非常盛行。此外,法國、英國、德國、日本、加拿大等國家,也都在自己的名牌大學設立了社會交際課,口語交際被發達國家空前重視起來。提高口語交際水平,這是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
2001年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順應時代和社會的發展需要,從現代社會對未來公民素質的要求出發,明確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環境中進行,重視口語交際的文明態度和語言修養,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采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不必過多傳授口語交際知識。鼓勵學生在各科教學活動以及日常生活中鍛煉口語交際能力。
這個規定,比起以前的相關規定,既具時代特征,以人的發展為本,同時也充分體現了大語文教育觀?谡Z交際整合了以前的聽與說,其功能又超過了聽與說,它旨在“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從口語交際的角度提要求,涵蓋面更廣,體現了語言作為人類最重要交際工具的性質,有利于增強學生在現代社會中的生存能力!盵2]
新課標提出了更具現實意義和可操作性的口語交際要求。那么,如何實現語文新課程的目標呢?筆者以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體現雙向互動性:
什么是口語交際?“交際”一詞最早出現于《孟子.萬章》:萬章問曰:“敢問交際,何心也?”孟子曰:“恭!彼沃祆洹睹献幼⑨尅分薪忉專骸半H,接也。”由此可見,“交際”是雙向的活動:一方面為交,一方面為接。交際必須發生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主體之間,有一個由此及彼的過程。核心體現了一個雙向互動。注重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這是口語交際的一個顯著特點!八^‘雙向’指的是焦急雙方的信息溝通,是一方的語言信息作用于另一方,而另一方在此作用下又作出相應的語言反映,‘互動性’指的是雙方交際彼此的語言均受到對方語言信息的影響,相機對自身的語言行為作出調控,這就需要一定的應變能力。”[3]因此,口語交際是一個聽方與說方雙向互動的過程,不是聽和說的簡單相加。“這一動態的過程,在‘我’是說,在你就是聽;反之亦然。而在聽話之時,也在學‘說’,聽聽人家怎么說。自己說話之時,也在‘監聽’,也少不了內省與反思。只有雙方處于互動的狀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口語交際。”[4]因此,我們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應想方設法實現課堂教學中的雙向互動。
首先,要做到師生互動。這要求教師要轉化角色與學生平等的交流,這種交流可以促使師生相互感知、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吸引的互動效應,在互動中前進。與學生互動,要信任學生,對學生寄予很高的期望,必須相信學生一定能夠成功,要允許學生就學習活動提出建議。我在教學的《鄒忌諷齊王納諫》一課時,設計課前十分鐘為自排自演話劇《鄒忌諷齊王納諫》。該班學生大多來自農村,從來沒有表演過話劇,大家想嘗試又怕演不好。所以遲遲沒有人報名。我告訴他們:“第一次先演方言版的,老師擔任導演并擔任‘妾’的角色。我都不怕出丑,你們還沒有信心嗎?”在我的啟發和鼓勵下,許多同學報了名,在排練的過程中,從語言到動作我一個環節一個環節的給他們指導,同時也虛心的采納他們的一些好的建議,大家合作非常愉快,課堂演出博得同學們的熱烈掌聲。整堂課也一改以前上文言文的沉悶起飛,學生們在愉快的心情下掌握了知識。
其次,做到生生互動。它是同桌之間、前后座位之間、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合作、交流溝通的方式,在編排組合時要考慮兩者之間的合理搭配。采用小組學習的形式,能夠有效的體現互動性。法國作家莫阿羅說過:“學校里的同學是比父母更好的教育者!痹谖难晕牡慕虒W中,要掌握的字詞很多,但是因為太枯燥學生學起來很被動。我就把全班分成四人一組,以組為單位尋找課文中的詞類活用現象、異體字、通假字、句式等,看哪個小組找的更多、更快、更準確,最后評出優勝組。在整個過程中,各小組充分表現了集體榮譽感和合作精神,效果很好。在小組的學習中,學生會很興奮,他們有更強的表現欲,能夠向別人請教不理解的問題,學習與他人就不同意見與別人商量的方法,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
在一系列體現雙向性的活動中教師要注意交際話題的選擇和設計。有些口語交際話題,雙向互動是顯性的,做起來比較容易。如“買東西”、“還東西”等,雙方都有話可說。有些交際話題的互動性不夠明顯,雙方互動往往被忽略,我們在教學中要特別注意。如道歉、祝賀、待客、商量、請教、安慰、解釋等,這些話題很容易失去互動性,成了單口相聲。還有一些話題,看上去并不是能雙向互動的口語交際話題,教學前,我們應當認真鉆研教材,把握教材,精心設計實施策略,讓學生在交際時互動起來。如“談理想”這個話題,可以改變形式,改為“答記者問”,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提問,學生會提出很多問題,這些問題也自然成了交際的話題,互問互答的過程就是互動的口語交際過程。
二:精心創設口語交際情景
“在語用學術語中,語境是一個含義豐富的概念,它有多層含義,小到口語交流中的前后句,大到社會環境,交流雙方的知識背景,都可稱為‘語境’” [5]口語交際是在特定的語境中產生的言語活動,這種言語交際活動離開了現場環境就無法進行。首先,教師要為學生創設一個民主和諧的環境,這比起一味讓學生嚴格遵守紀律而言,效果要好得多,當教師以民主的精神、開放的態度、合作的方式、寬松和諧的環境進行口語交際教學時,就能激發學生的生命活力,口語交際對于學生而言就不再是老師交付的任務,只有這樣的口語交際課堂,師生才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因為他們不只是在進行口語交際,他們還在感受口語交際課堂中生命的涌動和成長。另外,“口語交際的開設是為生活服務的,在現實生活中進行現場操作,效果顯而易見。因此,進行口語交際教學時,精心創設符合生活實際的交際環境,容易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似曾相識的感覺,情緒也會因之而變得高漲起來。學生進入情景,在類似真實的情景下進行學習,宛如就在生活當中,能夠自然而然的進行交際,不知不覺地學習到與人交際的方法。這樣,學生學習口語交際的主動性就會被激發出來,學習的動力就會增強或持續。他們就會帶著情感、懷著濃厚的興趣,走進交際情景中去,去做進一步體驗!盵6]可見,創設口語交際情景在口語學中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我們如何創設交際情景呢?我認為可以借助具體內容創設特定的情境。如:致生日祝詞、組織主持會議、組織辯論會、表演相聲小品表演、情景劇、課本劇等。為了加強時代性,可以設置諸如模仿“實話實說”“今日說法”“焦點訪談”“新聞調查”“藝術人生”“道德觀察”等節目,在特定的情景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期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在特定的情景中發生的,一種交際只有具體的情景中才能完成。不同的場合、對象,交際的內容、語調不同,交際的方式也不一樣。創設情景,讓學生置身其中,使學生產生想說、要說,不說不快之感,這是口語交際的必要條件。利用課文為學生創設表演的情境:學生對內容有趣,情節生動的課文猶為感興趣,教師應抓住學生這一心理特點,利用課文,讓學生充當不同角色的人物,置身其中演一演,學生會其樂無窮。例如,在指導完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后,就把分角色朗讀和表演的權利放給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小組長為主持人和策劃者,帶領小組成員分角色朗讀課文,并商量故事中的每個角色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心里是怎樣想的,共同討論用什么樣的動作和表情表演最合適,最后小組每人擔任角色一次,進行表演,互相評議、取長補短。在討論過程中學生充分表達了自己的所感所想,體驗到了說話的成功與喜悅。即興討論是一種科學務實的思維方法。它能克服單方面、淺層次的思維活動,發展多方位、多層次、多視角的立體思維,要求能對答如流、隨機應變、識別大局、兼顧某一話題的主旨。我在閱讀教學中,經常抓住教材內容,提出問題,創設有利情境,讓學生即興分組討論。如:教《我與地壇》,在同學們理解了史鐵生意志力的頑強和史鐵生母親對兒子的濃濃母愛后,我及時提出了“生命的重量--關于苦難”、“母愛深深--感悟母愛”兩個話題,由同學們自由討論。同學們的討論很熱烈,發言也非常踴躍,對兩個話題的認識也很深刻,有些女同學在談到母親對自己的深愛時,甚至流下了感動的熱淚。在學習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一文時,很多同學在心里都有這樣一個疑問:海子這么熱愛生命怎么回自殺呢?我就提出了“正確看待死亡”的話題,引導學生積極發言說出自己的看法,并讓其通過學習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這些討論同學們由“要我說”變成“我要說”口語表達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當然,口語交際情景創設的方式還有很多,如陳設相關的實物、繪制有關情景的圖畫、制作必要的道具、播放錄音錄象來渲染氣氛、教師或學生的語言描述和表演等等。
三:多參加口語交際實踐:
人的口語交際能力是在口語交際實踐中形成的!墩Z文課程標準》中強調以貼近生活的話題或者情景來展開口語交際活動,重視日常生活中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而不是過多的傳授口語交際知識!墩Z文課程標準》在小學階段關于聽人講話、聽故事、復述、講述、轉述等要求,初中階段關于即席講話和主題演講,課堂討論、應對能力等要求,都是重在交際過程中的實踐能力的培養。
為此,我們要重視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的交際活動,要引導學生利用這些活動展開學習和鍛煉,還應該采取多種方式,有針對性的組織有價值的活動,給學生增加交際實踐的機會。如:成立話劇團搞課本劇表演,參加國家紀念日或宣傳周、宣傳月教育活動,參加走訪敬老院為孤寡老人獻愛心活動,參加社區志愿者工作,當學校廣播員、電視小記者,在校園、社區采訪等等。“這些‘走出去’的活動,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去計活動方案,讓他們自己去與別人打交道、請求幫助、解決問題等。在這些實踐活動中,他們將學會‘傾聽’、學會‘表達與交流’、學會‘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學會與別人‘合作’,從而逐步‘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盵7]這樣,交際活動不但成為學習語言的目的,也成為學習語言的動力!耙詫W習論中的任務原則來解釋這一現象,即:如果學習活動是用語言去完成某項有意義的任務,這種活動能促進語言學習。學生參加各種有明確目的的活動,為了實現某種語言功能而自覺采用各種各樣的口語形式,無形中就鍛煉了自己的口語能力!盵8]
四:建立口語交際測評機制:
測評包括測量和評價,是任何學科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環?谡Z教學也不例外,要保證口語交際教學的落到實處,就必須加強測評機制的建立,這既讓教師了解到教學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又可以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學習成果,激發興趣,樹立信心;诖,可建立:“預測性、診斷行、總結性”評價機制。預測性評價主要在開展某一特定的口語教學活動前進行,目的是讓學生了解自己以往在口語交際中交際策略的能力水平、心理調控能力傾向,以便通過活動針對對不足加以改進,獲得進步。診斷性評價主要在某一特定的口語交際活動中進行,目的在于放映學生在口語能力把握的問題所在,以便提供調整、改進方法。總結性評價則是經過較長時間的跨度或者相對完整的教學過程后的測評,目的在于使師生能夠了解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后,學生口語交際能力進步程度,教學目標完成情況等。當然,還可以進行自我評價、伙伴評價等。
總之,口語交際訓練應本著要求上從簡單到復雜,內容上從形象到抽象,形式上從單一到多樣的原則進行。同時還可以根據中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特征,每個學期舉辦內容不一,形式多樣,對象各異的各類口語交際競賽活動,不但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而且還能極大地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培養出適應新世紀要求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張永林.初中口語交際教學的現狀與對策.北京:中學語文教與學[J].2004年第7期.
[4][7]陸志平.顧曉白.初中語文課程標準與教學大綱對比研究[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2]陸志平.語文課程標準新探[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3][5][6]倪文錦.初中語文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8]靳健.中學語文參與式教師培訓教程[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關于新課標下的口語交際教學的思考(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7.關于秋季大學的廣播稿
9.關于教師演講稿
10.關于讀書的演講稿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