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小學生合作能力的研究》課題組小組合作個案研究報告(教師中心稿)

發布時間:2016-8-27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南京市板橋小學 盧江

個案案主:六(5)班第一小組第二合作小組

成員:

徐珊珊,女,12歲。班級中隊長,成績優秀, 性格活潑開朗,愛發言、善思考,學習興趣高,家庭對學習極為重視。樂于助人,熱心班級事務。

周香茹,女,13歲。成績中等偏下,性格內向,不愛發言,家庭情況不明(長期寄住在同學家里,由同學父母代為照料,從不見其父母到校,家訪時也從未見過)。學習熱情不高,但能完成作業。平時話較少。

趙 麗,女,13 歲。成績較差,上課不愛發言,作業常不能完成,對學習無興趣,家長教育方式較為粗暴,下課較為活躍,但從不惹事生非,不引人注意。

方 強,男,13 歲。成績中上,個頭矮小,聰明活潑但有些調皮,能聽老師的話,只要努力常能考出好成績。愛發言,尤其愛在難題時“出風頭”, 很得老師喜愛。

案主來源:班級以“組際同質、組間異質”的原則分組,分組參考上學期期末考試成績,優生差生搭配,氣質性格搭配,男生女生搭配,形成四人(或多人)小組。并隨機抽取一個小組作為研究對象。

具體研究報告:

教師報告:

這個小組總體學習成績中上,基本能解決學習中的問題,但合作能力不強,通過合作獲得整體提高的意識不強。在合作時,往往過于依靠個人的能力,優生不能帶領(而是代替)差生思考理解,學生并未在合作中體會到合作的好處,合作意識不強。

1、小組合作常常采用討論的方式,在討論中優生占絕對主導地位,從發言到記錄總結由優生(徐珊珊)包辦,盡管采用輪值組長制,但收效不明顯(有時差生根本不能擔任總結發言的任務,甚至記錄都不能完成)。差生(趙麗)從不參與較難問題的討論,僅僅參與類似讀書、背誦等極為簡單的項目時較為積極。

在小組中的優生(徐珊珊)承擔了絕大多數的合作任務,在小組中人緣好,有威信。往往她的個人結論成為小組的最終結論,常常是先由她一人完成任務,再作為小組意見在班級中發言,在幫助差生時為圖省事常常采用告訴答案的方法,但為人很熱心,對差生基本上是有求必應。

在小組中的中等生較為輕松。方強是組內唯一男生,有時能在討論中發表獨特觀點,但更常在討論時開玩笑,使討論不能圍繞老師既定的目標進行,從一定程度上影響討論效果。能聽取組內討論意見,加以總結,討論時常和徐珊珊進行爭論(其爭論內容往往和要求討論的內容關系不大,愛糾纏于枝節問題,甚至是無關問題,其動機往往是好玩)。當有老師參加小組討論時往往又有價值的、出人意料的觀點。不愛理睬差生,常采取取笑的態度對待差生,經老師教育,態度有較大改善,有時能主動幫助差生,引導他們思考,但缺乏耐心。在擔任小組書記時表現較為積極。

在小組中的另一中等生(周香茹)對小組討論往往采取旁聽的態度,不愛積極參與,極少發表個人意見,但能較為認真地聽旁人的意見,有時在同學(調皮的方強)吸引下會參與其中,面對較難的問題時對組內其他同學較為依賴。擔任組內書記時不能很好地總結小組意見,在組內無影響力。

在小組中的差生(趙麗)基本不參加小組討論,不能完成組內分工布置的任務,能聽組內其他同學發言,但聽后總結的能力極差,常表現為發言不知所云,所以不能承擔組內書記的任務。但學習熱情有所提高,在讀書背誦等較易的項目時表現積極,成績未見明顯上升。

2、在小組表演時,小組內分工明顯傾向于優生。角色安排一概由優生指定,重要角色一概由優生擔任,差生在組內基本上得不到表現機會。在由教師指定差生擔任重要角色時,差生明顯缺乏信心,表演不夠到位,不敢投入角色(在教室的鼓勵表揚下,情況也沒有明顯改善),有時甚至會因表演不到位在班級中引起訕笑(更挫傷了表演的積極性);在教師指定角色時,優生有時表現為不滿教師的安排。

3、在合作解決難題的過程中,合作僅僅是形式上的,差生無法在同一層次上發揮自己的作用,相反的,差生只能抄襲優生的答案,根本沒有參與到解題過程中去。在解決容易的題目的過程中,差生也常常不動腦筋,直接在優生處抄襲答案了事,又是中等生也是如此。在這一小組中,徐珊珊的答案往往代替小組的答案,其他人并未參與思考。班級中其它的小組也常出現這種現象。教師的教育并不能完全見效,有時會使這種抄襲會更隱蔽一些。

4、差生并不是在所有的項目上都缺乏討論的興趣。在有他們擅長的題目或能充分調動他們積極性的題目出現時,他們也能充分的參與討論。優生也在有興趣的話題中表現得更為出色。趙麗比較愛談論小動物,例如在作文討論《我們家的小狗》時,表現極為活躍,發言連貫、充滿熱情;周香茹愛談論自己感興趣的電視劇;方強愛討論戰斗故事等。總的來說,更貼近生活的話題已引起學生的興趣,而距離生活較遠的話題學生表現得不夠積極,優生的發言也更多表現為空話、套話,還有從揣摩教材和教師意圖而來的廢話。

5、通過小組合作,在這個小組中,學生的聯系有所加強,關系較為密切。在老師的要求下,他們不僅僅是課堂上合作的關系。課后,他們仍然要保持小組編制進行學習,這使得他們之間的接觸時間增加;同時,由于徐珊珊在組內的重要性(常靠她一人解決整個小組的問題,完成教室布置的任務),她在小組內的出于領導地位,除方強外(可能有性別的原因),周香茹和趙麗較服從徐珊珊的安排,又是鬧別扭也多半是周、趙進行讓步,學習中的地位高低決定了平時相處時地位的高低。

6、對這個小組成果評價的高低,往往取決于徐珊珊和方強的表現;如果對這個小組的合作本身進行評價,那么它往往是流于形式的。

7、小組合作中存在一些問題,但是這些問題并不單是小組合作才產生的,小組合作在大多數時候還是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的,當討論和表演能正常進行時,課堂較熱烈,有利于營造適合學生發揮想象和創造能力的空間。

學生訪談:

徐珊珊:對小組合作不是很滿意,她們(主要指周香茹、趙麗)總是不愛說話,有時候很簡單的東西也不會說,總喜歡抄我的,我也沒辦法。有時候我教她們也不聽,就叫我給她們答案。我有時候也沒耐心教她們。有時候挺煩她們的,要是能和XX、XX、XX(她的好朋友,成績很好)在一組就好了。我們肯定能討論得起來。有一次老師布置一個小組作調查報告,可我們小組都不做,我只好一個人又做記者,又做編輯,又寫又畫,一個人寫好了,可老師也不知道。有時候挺不公平的。我喜歡老師表揚,有時候我一個人就能把事情做好,我更希望老師表揚我。

方強:我對小組合作沒什么意見,無所謂好不好,反正我只要自己學好就行了。要是能幫助別人我還是愿意的。我也想幫助差生,但是她們不要,(她們是女生)我也不好意思。合作成果不怎么樣吧。我不太愿意跟她們一組,要是能和XX、XX、XX(他的好朋友,成績中等偏下,有的成績差)一組就好了。(老師問:一定對成績提高有幫助嗎?)不一定能提高成績,但是我們討論的時候有話好說。(老師問:討論時說什么?都和老師布置的問題有關嗎?)不一定和老師布置的問題有關。(老師問:那為什么還要一組呢?)和他們在一起開心。我對老師表揚不表揚無所謂。

周香茹:我們小組不怎么樣,和其它小組差不多。我有時候會發言,但比較少,能完成自己的任務。有時候會抄她們(徐珊珊、方強)的答案,多數情況下自己做。我不太幫助別人,不是不愿意,也沒什么人要我幫助他們。參不參加這個小組對我的學習影響不大,我無所謂和誰一個組,要是能和好朋友一個組更好。老師表揚我很少,有時候聽到老師表揚會很高興。我希望能參加小組活動,我希望老師能多表揚我們小組。

趙麗:我們小組挺好的,我在討論感興趣的題目時會發言,但我發言不好,她們(徐珊珊、方強)發言好,我喜歡學習,不過有時候有點懶,不能完成作業,這學期好多了。(老師問:和小組有關嗎?)和小組有關,她們會幫助我。我喜歡和XX、XX、XX(她的朋友,成績一般,有一個較好)一個組,她們會幫助我,我想一定會進步。我很在意老師的表揚,很喜歡。

原因分析:

1、總的來說,班級的小組合作并未見顯著成效,學生的合作素質并未有明顯提高。小組合作時間較短,學生并未能真正適應小組合作的形式(以前也有類似的學習方式,但未能形成規模,使用較為隨意)。

2、小組合作的方式并不適應所有的課堂教學內容。它對課堂教學和學生學習并不能起決定性的作用。它僅僅是課堂教學手段的一種,必須針對不同的內容、對象進行調整,必須和其它教學手段結合起來。

3、小組合作要考慮到學生個體的學習習慣,否則有時會產生負效應。

使用策略:

1、小組合作學習需要恰當的分組。(或許“組內異質”并不能適應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在分組時不能只考慮到學生的成績,還應當適當的考慮到學生間的性別、興趣、人際關系等因素,但不能完全根據學生的性別和人際關系進行分組(易使合作偏離方向),如果按相同的興趣(或理想)進行分組,情況會比較好。

2、注意調動學生合作的興趣,學生合作的初動力來自于教師的指定分組,但這個分組不能給學生以實質性的動力。在合作中,應該不斷以激勵手段促使學生向前。確定適當的合作的范圍也能調動學生合作的積極性,這個范圍要貼近生活,能使班級的大多數學生有話好說。

3、要協調合作小組中各成員間的關系。盡量使合作小組中各成員的關系密切,并應盡量使成員間的地位平等,這樣才能有助于提高合作的質量。

4、要關注學生合作的趣向。合作要有明確的目的性,要努力使合作小組的成員協調一致的進行討論,教師要更多的關注學生的討論,參與學生的合作,及時地制止偏離方向的合作(一個貼近學生的、適合合作的合作內容往往不需要教師制止,學生就能始終熱情高漲的進行合作)。

5、合作必須有適當的分工,無論是結合個人實際情況的分工還是輪值分工,必須制定適當的計劃,并認真執行(哪怕影響合作成果的匯報)。

6、合作必須和獨立思考相結合。該獨立思考的項目應當使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合作不能以移植優等生的思考結果而放棄多數學生的獨立思考為代價。當進行合作時,合作的成果形式必須是小組集體的。

7、合作本身必須在適當的時機使用。不能為了合作而合作。

8、小組合作應當和其它的合作形式結合使用,和其它的課堂教學手段結合使用。

對此個案研究的說明:

這次個案研究是我校《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小學生合作能力的研究》課題組研究的一個部分,我們對學生的小組合作模式進行研究.其原因在于在目前興起的學生合作學習的熱潮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最為廣大教師熟知,并且在教學中運用最廣,成效最大,當然,其研究成果也最顯著,最易為我所借鑒.同時,我們考慮進行合作模式的個案分析的時候,也考慮到我校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和運用還處于落后水平,僅僅停留在淺層次的階段.這次,結合我校課題的研究,我們將借鑒兄弟學校的成功經驗,結合本校學生的特點,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進行實踐,并在實踐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形成一些有我們自己特色的有效的研究成果.

根據以上的思考,我們的研究從我校課題實驗班中隨機抽取一個小組(該班級事先經過有效分組,并擬在實驗過程中作適當調整),在不事先通知小組學生的情況下,請課任教師(語數外及部分小學科,重點突出班主任數學教師趙松俊)對此小組的合作狀態(合作的搭配,合作的動機,合作的趣向,合作中各合作者的關系)予以關注,課題組長期跟蹤,并結合課任教師對合作的成果作出評價.

2004.7

[《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小學生合作能力的研究》課題組小組合作個案研究報告(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1.小組合作教學心得體會

2.教師團隊合作演講稿

3.公司合作發言稿

4.教師節活動合作主持詞

5.團隊合作口號

6.團隊合作說說

7.初中學會合作說課稿

8.院企合作院校發言稿

9.合作班會發言稿

10.合作就在身邊課件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永久字幕精品免费文字 | 亚欧V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日本伊人色综合网 | 久久精品国产AV片国产 | 亚洲综合色婷婷7月 | 婷婷丁香五月天综合资源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