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桑吉此時正站在望得見小學校、望得見 小學校操場和紅旗的山丘上,對著水汽芬芳的空氣,學著老師的口吻:“桑吉!”
②然后,他笑起來:“對不起,老師,桑吉逃學了!”
③此時,桑吉越過了丘岡,往南邊的山坡下去幾步,山坡下朝陽處的小學校和鄉鎮上那些房屋就從他眼前消失了。他開始順著山坡向下奔跑。他奔跑,像草原上的很多孩子一樣,并不是有什么急事需要奔跑,而是為了讓柔軟的風撲面而來,為了讓自己像一只活力四射的小野獸一樣跑得呼哧呼哧地喘著粗氣。春天里,草坡在腳底下已經變得松軟了,有彈性了。很像是地震后,他們轉移到省城去借讀時,那所學校里的塑膠跑道。
④腳下出現了一道半米多高的土坎,桑吉輕松地跳下去了。那道坎是牦牛們磨角時挑出來的。
⑤他跳過一叢叢只有光禿禿的堅硬枝干的雪層杜鵑,再過幾天,它們就會綻放新芽,再有一個月,它們就會開出細密的紫色花朵。
⑥挨著杜鵑花叢是一小片殘雪,他聽見那片殘雪的硬殼在腳下破碎了。然后,天空在眼前旋轉,那是他在雪上滑倒了。他仰身倒下,聽到身體內部的東西震蕩的聲音。他笑了起來,學著同學 們的聲音,說:“老師,桑吉逃學了。”
⑦老師不相信。桑吉是最愛學習的學生,桑吉還是成績最好的學生。
⑧老師說:“他是不是病了?”
⑨“老師,桑吉聽說學校今年不放蟲草假,就偷跑回家了。”
⑩本來,草原上的學校,每年五月都是要放蟲草假的。挖蟲草的季節,是草原上的人們每年收獲最豐厚的季節。按慣例,學校都要放兩周的蟲草假,讓學生們回家去幫忙。如今,退牧還草了,保護生態了,搬到定居點的牧民們沒那么多地方放牧了。一家人的柴米油鹽錢、向寺院作供養的錢、添置新衣裳和新家具的錢、供長大的孩子到遠方上學的錢、看病的錢,都指望著這短暫的蟲草季了。
⑾桑吉的姐姐在省城上中學。父親和母親都怨姐姐把太多的錢花在打扮上了。而桑吉在城里的學校借讀過,他知道,姐姐那些花費都是必需的。她要穿裙子,還要穿褲子。穿裙子和穿褲子還要搭配不同的鞋,皮的鞋、布的鞋、塑料的鞋。
⑿桑吉說:“今年蟲草假的時候,我要掙兩千元。一千元寄給姐姐,一千元給奶奶看醫生!”
⒀所以,他就打定主意逃學了。
⒁奔跑中,他重重地摔倒在一攤殘雪上,仰身倒地時,胸腔中的器官都振蕩了,腦子就像籃球架上的鋼圈被敲擊過后一樣,嗡嗡作響。
⒂桑吉慶幸的是,他沒有咬著自己的舌頭。
⒃然后,他側過身,讓臉貼著冰涼的雪,這樣能讓痛楚和腦子里嗡嗡的蜂鳴聲平復下來。
⒄這時,他看見了這一年的第一只蟲草!
………
⒅桑吉一直匍匐在草地上,他的一雙膝蓋很快就被蘇醒的凍土打濕了。他的眼睛為了尋找這短而細小的蟲草芽都流出了淚水。一些把巢筑在枯草窠下的云雀被他驚飛起來,不高興地在他頭頂上忽上忽下,喳喳叫喚。
⒆和其他飛鳥比起來,云雀飛翔的姿態有些可笑。直上直下,像是一塊石子、一團泥巴,被拋起又落下,落下又拋起。桑吉站起身,雙臂向后,像翅膀一樣張開。他用這種姿勢沖下了山坡。他做盤旋的姿態,他做俯沖的姿態。他這樣子的意思是對著向他發出抗議聲的云雀說,為什么不用這樣漂亮的姿態飛翔?
⒇云雀不理會他,又落回到草窠中,蓬松著羽毛,吸收太陽的暖意。
在這些云雀看來,這個小野獸一樣的孩子同樣也是可笑的,他做著飛翔的姿態,卻永遠只能在地上吃力地奔跑,呼哧呼哧地喘著粗氣,像一只笨拙的旱獺。
(節選自阿來《三只蟲草》,有刪改)
11.文章第②段的描寫,表現了桑吉怎樣的心理?(3分)
12.賞析下面畫線的句子。(4分)
⑴ 他奔跑,像草原上的很多孩子一樣,并不是有什么急事需要奔跑,而是為了讓柔軟的風撲面而來,為了讓自己像一只活力四射的小野獸一樣跑得呼哧呼哧地喘著粗氣。
⑵ 她要穿裙子,還要穿褲子。穿裙子和穿褲子還要搭配不同的鞋,皮的鞋、布的鞋、塑料的鞋。
13.分析小說第⑩段的作用。(4分)
14.有人認為,描寫云雀的文字是小說的贅筆。談談你的看法。(4分)
15.聯系全文,探究小說的主旨。(5分)
答案:
11.桑吉逃學去挖蟲草,他的心理是矛盾的:既為能幫助家人而感到欣慰,又覺得對不起老師,有些無奈和歉疚。(3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2.①將自己比喻為活力四射的小野獸,體現桑吉在自然中盡情奔跑的暢快。②用樸素、平實的語言,凸顯桑吉細膩、善良、善解人意的心理特點。(4分。每小題2分,手法和作用各1分,意思符合即可)
13.①補充說明桑吉逃學的原 因,使情節更完整;②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體現桑吉聰明懂事、敢于擔當家庭困難的特點;③交代了故事發生的社會背景,啟發讀者思考人、自然、 社會三者的關系,豐富小說的主題。(4分。一點1分,兩點3分,三點4分,意思符合即可))
14.示例1:看似贅筆,實則蘊含深意。一是對比映襯,用云雀直上直下的簡單姿態襯托桑吉敢于迎接生活挑戰、勇于抗爭的少年風貌;二是淡化對現實描寫的沉重,增添了小說空靈的感覺,增加了表達的 張力。
(一點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示例2:的確是贅筆。與主題表現無關,插入突兀,給人不自然的感覺;使文章結構松散,有畫蛇添足之嫌。(每點1分,不超過2分)
15.①通過塑造身處經濟拮據的家庭,但聰明懂事、勇于 擔當、堅忍頑強的桑吉形象,抒發藏區孩子改變命運的強烈愿望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之情;②借助桑吉純真、機智、好奇的視角,描繪了藏區春天的新奇與鮮活,把大自然的神奇與兒童的純良融合在一起,啟發人們思考自然與生命的關系;③在萬物蘇醒的春天,好學的孩子卻不得不逃學挖蟲草以濟家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貧困對教育的影響;④保護環境就得退牧還草,想要生活好,還得挖蟲草:引導讀者探究如何 解決生態保護與追求發展之間的矛盾。
(5分。一點3分,兩點5分,須有觀點有分析;結合文本言之有理即可)
[阿來《三只蟲草》 現代文閱讀練習及答案]相關文章:
4.閱讀給力現代文答案
5.《父親》現代文閱讀及答案
10.《報秋》現代文閱讀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