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詩歌賞析課教案(教師中心稿)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6-1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黃驊鎮中學語文教研組    于燕                                    

一、教學目標

     ① 有感情的朗讀、體味詩歌的意境。②體味作者的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關心人民疾苦,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三、難點分析

    ①指導學生進行詩歌朗讀訓練。

    ②創作背景的介紹和詩歌意境的理解。

四、教學用具

    利用PowerPoint制作教學課件,根據教學過程,隨堂使用。(具體過程見“教學過程”) 

四、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語設計

     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杜甫的一首詩《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用多媒體在字幕上打出題目)大家都知道,唐朝有兩位偉大的詩人,一位是李白,他是浪漫主義詩人,人們把他叫做“詩仙”;再一位就是杜甫,他是什么詩人?(學生回答:現實主義詩人。)人們叫他為--?(學生回答:“詩圣”。)(用多媒體打出杜甫的畫像。這里我運用了1962年郵電部發行的紀93 《杜甫誕生1250周年》兩枚郵票。郵票上不僅有杜甫畫像和杜甫草堂,還有郭沫若、朱德對杜甫的評價對聯:世上瘡痍詩中圣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 草堂留后世,詩圣著千秋。)

  

牐1982年,“世界和平理事會”把杜甫命名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杜甫43歲的時候,爆發了一場有名的戰亂,那就是--?(學生回答:安史之亂)這是一場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一場戰爭,給百姓帶來了巨大的災難。當時是田園荒蕪、戰亂頻仍,生靈涂炭、民不聊生,到處是饑餓哀號,到處是流血死亡。杜甫和百姓一起流浪,飽受了戰亂之苦,寫下了許多浸透血淚的偉大詩篇。這些詩篇因為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被人們稱之為“詩史”--用詩歌寫成的歷史。

    公元759年歲末,杜甫一家輾轉流浪到了成都,在杜甫西郊浣花溪畔找了一塊荒地,蓋了一所茅屋(即成都杜甫草堂),暫時結束了顛沛流離的生活,有了一個棲身之所。茅屋的建造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親戚朋友的幫助。但茅屋建造的并不堅固,兩年后的一個秋天,一場大風把茅草給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風雨淋漓中度過了一個難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萬端,寫下了《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這首不朽的詩篇,下面我們就一起賞析一下這篇作品。

(這段導語比較長,主要是為了營造出一種濃濃的學習詩歌的感情氛圍,把學生帶進特定的情境中,從而實現熏陶感染、情感教育的目的,為下面進一步順理成章地提出學習目標做了很好的鋪墊。)

(二)整體感知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無論從深入理解體味本詩,還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熏陶,都要求教師不能忽視對學生進行詩歌朗讀的指導訓練。我采取以“朗讀訓練”為切入點,再附以“揣摩語言”的方式,進而去體會作品的思想感情。)  

  1、初步感知

(指導學生領會作者憂國憂民的博大胸懷和沉郁頓挫的詩歌風格,局部則要求學生把握四節詩的情感分別是:痛惜、痛心、痛苦和憂國憂民,以確定全詩的感情基調與各節的語氣。這時用多媒體打出杜甫草堂凄冷的畫面并配以二胡獨奏《江河水》音樂。)

    先讓學生齊讀,并提醒學生在齊讀時注意字的讀音,注意領會這首詩的思想感情。學生齊讀完后,教師指正解讀并糾正字音。

    齊讀之后,再讓一個同學單獨朗讀。學生讀完,教師應肯定其能根據詩歌感情的需要處理輕重緩急、抑揚頓挫的優點。 

 

牐犠詈螅教師進行范讀。(要注意讀得聲情并茂、抑揚頓挫,使課堂氣氛達到一個小高潮。)

  

牐2、研讀賞析

    ⑴、賞析第一詩節

    設計問題①:作者是如何描述秋風的?(學生很快回答出來“怒號”。)為什么用“怒號”,而不用“猛烈”“兇猛”等詞語,有何區別?

討論明確:“怒號”說明風之大,風之猛烈和無情,又運用了擬人化手法。  

牐犐杓莆侍猗冢骸熬懟焙汀按怠畢啾齲在描寫風之猛烈上好在哪里?     

     討論明確:“卷”字好在很形象化,有力度。

    設計問題③:后面的動詞有哪些?用法有什么好處?

    討論明確:后面還有“飛”-“灑” -“掛 ” -“飄轉” -“沉”等動詞,刻畫了茅草飛揚的動感畫面。

    設計問題④:給此段加一個什么小標題?

    討論明確:“秋風破屋”(板書)

牐牐ǜ據上下文語境揣摩語言,確定詞語是否用的得當,這種閱讀方法很好。在揣摩語言的基礎上,再讓學生齊讀第一段,教師進一步強調朗讀時要重點突出這些詞語,注意體會其運用的妙處。)  

牐牏啤⑸臀齙詼詩節 

    設計問題①:讓學生描述看到茅屋被吹破,茅草飄飄揚揚掛在樹梢上、灑落到低洼積水處時,作者是什么心情?

討論明確:詩人心情著急、發怒,無可奈何。作者在此段中沒有一個字描寫他的心理活動,但是能讓讀者體會得到這種心情。

    設計問題②:茅草被卷走了,這些草如果拾起來,還可以修理茅屋。可這時一群頑童把草抱走了,詩人著急,他說:“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杜甫寫此詩時只有49歲,為什么用一個“老”字,是否用得不準確?  

牐犔致勖魅罰菏切蔥那椋詩人經受戰亂之苦,未老先衰,心力憔悴。  

牐犐杓莆侍猗郟喝和為何抱茅?  

牐犔致勖魅罰罕舊硪彩喬詈⒆櫻用茅草蓋屋或回家當柴燒。當然也不排除調皮成分,但是也有更深層原因--譬如社會現實。杜甫如其說生孩子們的氣,倒不如說生社會的氣,狠動亂社會造成人民貧困、災難。  

牐犐杓莆侍猗埽骸骯槔匆姓茸蘊鞠ⅰ保他嘆息什么?

討論明確:一嘆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來的日子怎么過呢;二嘆周圍的人苦--還有很多像自己一樣窮苦的人;三嘆戰亂給人民造成的痛苦。所以此句應該用嘆息的聲音讀出來:歸來倚杖自-嘆-息-。      

    設計問題⑤:給此段加一個什么小標題?

討論明確:“群童抱茅”(板書)

    設計問題⑥:如果在此時加上作者的動作、神態該怎么加?并體會其意境。(學生躍躍欲試,暢所欲言,回答異彩紛呈,課文分析達到一個小高潮。)

牐牏恰⑸臀齙諶詩節  

牐牴渡問題:茅屋被吹破之后,最怕的是什么?(學生回答:下雨)

    設計問題①:給此段加一個什么小標題?

    討論明確:“夜雨濕屋”(板書)。

    設計問題②:看看第三段中,哪些詞語用得好,找出來賞析一下。 

    討論明確:“雨腳如麻”的“麻”字說明雨點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冷似鐵”中的“鐵”字說明被子很破舊,很臟--長期顛沛流離,沒有時間洗,或者沒有錢買,只有一床被子,沒法拆洗;很冷,很硬,并且還破了,這說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體會杜甫“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語言錘煉功夫。 

 

牐牏取⑸臀齙謁氖節 

     設計問題①:面對“夜雨濕屋”,作者此時的表現是什么?(學生回答:長夜沾濕何由徹?)

設計問題②:漫漫長夜,杜甫無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很自然引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設計問題③:給此段加一個什么小標題?

    討論明確:“祈求廣廈”(板書)

    設計問題④:由此可見杜甫是怎樣的一個人?

    討論明確:“憂國憂民”(板書)。

小結:

    這正是詩人的偉大之處。他不僅只是寫自己的不幸,而是推己及人,想到在這風雨之夜,普天之下還有更多象他這樣處于困苦(或者更糟糕)的境地,這使讀者眼前為之一亮。

然后啟發學生,誰能再說出一些杜甫憂國憂民的名句?(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和另一篇杜甫描寫安史之亂的詩《石壕吏》中的有關句子,進一步感受他憂國憂民的博大思想。要用多媒體打出有關詩句。)  

牐犜詿嘶礎上,可再補充屈原“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以及陸游“位卑未敢忘憂國”等例句。(用多媒體打出有關詩句)并向學生說明憂國憂民是我國古代知識分子的優良傳統,他們總是把自己的命運和國家、民族的命運聯系在一起,與之同呼吸、共命運。

(三)板書設計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夜雨  濕屋

 群童抱茅                   秋風破屋

                   

      

              

                         

            

 秋風破屋-群童抱茅-夜雨濕屋-祈求廣廈-憂國憂民

(四)課堂練習

    假如你是一位電視劇編劇(導演),打算寫(導)一部有關杜甫的歷史劇,結合此詩,你準備設計一些情節和畫面,請進行合理的想象,把有關的畫面描寫出來,并適當加入主人公動作、神態的描寫。(用多媒體打出課堂練習內容。該作業以“奇思妙想”為主題,為學生創造了一個感知的新情境,鍛煉了學生的想象力,活化了所學的知識,起到了很好的課堂教學效果,也可以要求學生課下進行專門的習作創作。)

附學生習作兩篇:

    (之一)

    鏡頭一:深秋季節,北風呼呼地刮,咆哮著,怒號著,漫卷著地上的枯黃落葉。這時,有一位頹然的老人,那就是老年的杜甫,站在剛下過雨的泥濘中。他右手拄著老樹枝做的拐杖,左手里緊攥著幾根茅草。他駝著背,頭發散亂,臉上布滿皺紋,皺紋很深,里面還夾著一些泥土,他的眼睛暗淡無光。

    鏡頭二:他看了看旁邊那簡陋的沒有屋頂的破房子,又看了看小河對岸孩童們正抱著茅草往樹林里鉆,不由地進入了回憶。昨天晚上,天氣很冷,忽然又刮起大風,刮倒了屋外的菜架子,刮得門窗鐺鐺作響,一家人都被吵醒了。忽然,狂風將屋頂上那薄薄的幾層茅草卷了起來,刺骨的寒風擠進了屋子里,把孩子們凍得哇哇直哭。老人只好用薄的不能再薄,舊的不能再舊的硬“棉被”給孩子蓋好。這時,綿綿秋雨下了起來,冰冷的雨水淋透了全家人。他們能做得都做了,只有等待雨快點停。

    鏡頭三:一陣涼風吹過,老人從回憶中醒來,他不斷地嘆息和搖頭,臉上的皺紋更加緊鎖著。一會兒他臉朝天空,自言道:“哎,像我們這樣受苦受難的人還有多少,他們肯定比我們還慘!什么時候才能讓每一個窮苦的人都住上風吹不破,雨打不漏的高樓大廈啊?如果真的能這樣,我寧愿自己仍就在這里受罪!”

    鏡頭四:太陽即將下山了,夕陽的斜光折照在那間破屋子上,幾只烏鴉在枯死的樹上嘶啞地叫著。哎!老人又將是一個不眠之夜!

  

   (之二)

    鏡頭一:那是在一個深秋的夜晚,秋風象魔鬼似得號叫著,雖不象寒風那樣刺骨,但也足以讓人渾身顫栗了。就在這一天,年老的杜甫辛辛苦苦蓋起來的小茅草屋,被風刮得不象樣子,屋頂上的茅草都被刮走了。他托著瘦弱的身體,到處去撿那些被吹走的野茅草。

    但是村里的孩子比他搶先一步,抱著茅草跑進樹林里。他只好上前去要:“好寶寶,把茅草還給我,爺爺給你們講故事。”但那些孩子理也不理他,用眼瞟了他一下就跑了。氣得老人渾身發抖,破口大嚷起來:“你們這幫小孩子,看我不找到你們家去--”,就這樣累得他氣喘吁吁,唇干舌燥,只好倚著那磨得很光滑的拐杖,暗自嘆息著。

    鏡頭二:到了傍晚十分,風將近停了下來,但是天空烏云密布。本來就很昏暗的天空就顯得更陰森了,雨也從天上傾瀉下來。杜甫的老妻對他說:“孩子有病了,也沒錢買藥,這被子冷得象鐵,叫孩子怎么睡啊!”他看了看孩子,那瘦小的臉上顯得異常蒼白,額頭上冒出豆大的冷汗。這時雨越下越大,床頭上已經沒有干得地方了。

    他獨自倚在床頭,心里也不知有什么感覺,自言自語道:“唉,都是安史之亂,讓老百姓吃盡了苦頭,真恨不得把安祿山、史思明一刀給劈了!什么時候到處都能建起高樓大廈,天下的窮苦老百姓不受風吹雨打。如果真有那一天,即使是只有我的房子破漏,受凍而死,我也甘心情愿!唉,可眼下如何是好--”。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詩歌賞析課教案(教師中心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小學教師黨課教案

2.《a e 》教師備課教案

3.小班詩歌公開課教案

4.日月水火課教案

5.開學安全課教案

6.學校黨課教案

7.小班開課教案

8.美術微課教案

9.日月水火識字課教案

10.德育活動課教案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中文色另类欧美小说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日韩 | 色婷婷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亚洲欧洲美洲熟女一区二区 | 日本理论午夜精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