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垣縣第二中學 陳俊杰
從教十幾年來,我一直擔任語文,深感作文教學的難度大。在實際教學中確實也出現了學生怕寫、不會寫,沒啥可寫的多種現象。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學生的寫作能力差。那么,怎樣改變這種不盡人意的狀況,從而去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呢?我認為應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加強學生的自身素養,培養多種能力
寫作活動中起主要作用的應是學生本人。也就是通常聽說的寫作主體。加強學生自身素養和各種能力的培養,無疑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根本。試想,如果學生自身素養與能力太差,那么客觀事物就無法被準確、深刻地反映和認識,寫作的構思和文章的制作都將會受到相應的影響。由此看來,加強學生自身素養和多種能力的培養,是提高寫作能力的前提和基礎。加強學生自身素養,主要指加強其生活素養、知識素養、思想素養、審美素養四個方面。培養能力主要指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采集能力,感受與想象能力、思維與表達能力三方面。加強素質和培養能力又要在寫作過程中去體現。寫作離不開生活,所以應加強學生的生活素養。平時讓學生多觀察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以便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采集能力。又因為寫作需要各種知識,所以應加強學生的知識素養。平時讓學生多讀書、多做筆記、多博采多種知識。同時,還要加強審美素養和思想素養,培養多種能力以達到融會貫通。
二、深入社會生活,奠定扎實基礎
寫作的源泉來自社會生活,任何文章都是現實生活、客觀事物在作者頭腦中主觀、能動的反映。沒有社會生活做基礎,寫作就失去了源頭。所以一定要讓學生深入到社會生活中去,學會觀察生活、體驗生活以便獲得寫作的源泉。
社會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復雜的。并且總在不斷的演變、發展。為此要常常提醒學生時時處處留心觀察周圍環境中的一事一物,熟悉形形色色的社
會生活。讓他們擴大自己的生活領域,擴大生活閱歷,捕捉生活的熱點。
有些學生在深入生活的時候總是走馬觀花、粗枝大葉地去應付,而到寫作的時候,往往無從下手。更有甚者描寫與事實不符。我認為深入生活、更重要的是要進入生活角色,做生活的有心人,細心的認識、體驗、考究生活。司馬遷游歷山川名勝時,不是單純的觀光、不是無所用心的游玩,而是獵奇式的攫取,廣泛調查,細心研究,深入發掘。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由此看來,我們在深入生活時要多角度、多方位、多方面的去觀察、去感受、去體驗。這樣才能獲得寫作的源泉,為提高寫作能力奠定扎實的基礎。
三、堅持多讀勤寫。
平時靠積累,用時靠發揮。多讀和勤寫是平時積累,為寫作提供素材的最有效的途徑。
閱讀可以擴大人的知識,增強人的知識素養。它為人的思維提供信息,增強大腦的信息儲存量。多讀書、不斷積累知識,這可以使人博學多識。閱讀時應該分開主次,要分清哪些應該精讀,哪些應該略讀。另外,人的生活范圍、生活閱歷是有限的。閱讀可以幫助人們認識世界、體驗社會生活、了解和熟悉我們不曾經歷、也不可能經歷的各種各樣的生活和人生,同樣可以為我們提供無法親自接觸到的寫作材料。“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名句,“勞于讀書,逸于作文”的古訓都說明了閱讀和寫作之間的密切關系。
當然,光說不練也不行,寫作能力的提高最重要的是要通過寫作實踐和寫作訓練,這就要求我們要勤寫、多練。古諺曰:“讀十篇不如做一篇。”常寫可以啟動大腦,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堅持勤寫、首先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又不能急于求成。要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階梯,長期堅持,寫作能力自然會逐漸提高。
總之,我認為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首先應該從思想上徹底對學生有一個了解,再者,應該鼓勵學生多觀察、多積累,但落實點還在于筆勤。好說“筆耕不輟,文墨常新”,這樣在日積月累中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阿弄
[怎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1.今天怎樣做教師
6.演講稿怎樣寫
7.怎樣寫好演講稿
8.教師黨員思想匯報怎樣寫
10.教師怎樣寫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