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池記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5-21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莫暉

教學設想

這篇課文可先讓學生結合注釋自讀,掃清文字障礙。在學生熟讀成誦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對本文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進行賞析、評點;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學生自讀

1.結合注釋,將課文通讀一遍,掃清文字障礙。

注意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及意義:

徜徉(chángyáng):隨意漫游。

肆恣(zì):放縱、任情。

于楹間以揭之(yíng):房屋前面的柱子。

故跡:舊跡。

遺風余思:遺留下來的作風和思想。

以臨于溪:居高視下。

2.提出問題,讓學生有目的地去閱讀課文。

(1)作者認為王羲之在書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明確:作者認為王羲之在書法方面的巨大成就不是自然天成的,而是靠勤學苦練取得的。

(2)撫州學官王盛君,書“晉王右軍墨池”六字于楹柱間的目的是什么?

明確:墨池之上現在建有學舍,州學教授王盛君怕墨池不夠明顯,就寫了“晉王右軍墨池”六個字懸掛在楹柱間,其目的是推崇王羲之的書法技巧,用王羲之勤學的事跡勸勉自己的學生。

(3)這篇文章中用了許多設問句,請在閱讀的過程中畫記出這些比喻句,并反復誦讀,

體會它們在文中的意義和作用。

明確:文中共用了六個“邪”字設問句,分別是:①“豈信然邪”;②“而又嘗自休于此邪”;③“豈其學不如彼邪”;④“況欲深造道德者邪”;⑤“而因以及乎其跡邪”;⑥“以勉其學者邪”。口頭翻譯這六個設問句,明確其在文中的意義和作用:①表明作者對墨池傳說持有懷疑態度(因為稱做王羲之墨池的還有浙江會稽等多處)。②用以加重語氣,肯定王羲之并不沉醉于游山玩水。③肯定了王羲之的書法成就不是來自天成,而是勤學苦練的結果。④起提示、啟發的作用。⑤⑥說明自己的推測,加重謙遜的語氣。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要求在讀準確的基礎上能讀出重音、停頓和情感來。

4.教師范讀。

5.學生齊讀。

二、簡介作者及其文學創作特色。

曾鞏(1019-1083),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予固。南豐(今江西南豐)人。嘉祐二年(1057)考中進士。歷任館閣校勘、集賢校理、實錄檢討官,官至中書舍人。曾鞏出自歐陽修門下,完全接受了歐陽修先道而后文的古文創作主張,而且比歐陽修更著重于道。因此,曾鞏的散文在八大家中是情致和文采都較少的一家。但曾文長于議論,他的政論文,語言質樸,立論精辟,說理曲折盡意。

三、引導學生在誦讀中賞析本文

請用一句話概括本文的主旨思想,并聯系作者的文學主張分析本文的藝術特色。

明確:本文是曾鞏在慶歷八年(1048年)應撫州州學教授王盛君之請而作。文章從墨池落筆,指出王羲之的書法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是“以精力自致”,而并非出于“天成”,進而推及要深造道德,更應該堅持刻苦學習。

全文把介紹古跡人物和記事議論結合在一起,借事立論,內容精警,用小題目寫出了嚴肅鄭重的大主旨,卻又寫得生動、靈活、簡潔、明快,充分體現了曾鞏行文的風格。

本文的另一特點是多用設問句。設問句的大量運用平添了一唱三嘆的情韻,兼收停頓、舒展之功,避免一瀉無余之弊,徘徊吟誦,玩索不盡。前人以“歐曾”并稱,在這點上,曾鞏是頗得歐陽修“六一風神”之妙的。

四、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自古以來,有關王羲之的故事廣為流傳。請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每人收集2~3則,然后準備參加班上的交流會。

         (《初中語文第六冊教案》人教社 延邊教育出版社)

[墨池記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2.日月水火教案教學設計

3.動物過冬教案教學設計

4.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5.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6.小數除以整數教案教學設計

7.我喜歡教學設計教案

8.成語故事教案教學設計

9.《為學》教學設計教案

10.《墨池記》原文及翻譯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脚交在线 | 亚洲一区网站观看 |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视频 | 亚洲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 亚洲性爱之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