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用人單位還是不認高職

發(fā)布時間:2016-5-23 編輯:互聯(lián)網 手機版

             中國青年報     2003-03-10     記者 原春琳 

 

  本報北京3月9日電 

  今天,北京市1.3萬多名高職生迎來了自己的招聘會,從而不必在本科生、研究生的招聘會中遭受冷眼。可他們又遭遇了另外一種尷尬:在北京的首場高職招聘會上,許多用人單位居然還是搞不懂高職是是什么。 

  北京高校就業(yè)指導中心任占忠主任講了個故事:在一次座談會上,一家著名大型現(xiàn)代化企業(yè)的人事部經理不清楚職高和高職的區(qū)別。“都是中等職業(yè)教育吧?”最后他小心翼翼地說了一句。 

  無獨有偶。謝先生在高校工作,去年,一個朋友的孩子報考高職,他特別不理解:好好的孩子,干嗎考高中?今天,謝先生和他的同事來到會場,招聘熟悉印刷業(yè)務的人員。他的同事也以為高職等于高中,結果招聘海報上對學歷的要求寫成高中以上學歷。 

  很多企業(yè)都把高職和職高混為一談,這讓教育部門的官員哭笑不得。北京市教委有關負責人建議:以后不要簡稱。他介紹,高職的全稱是高等職業(yè)技術,屬于高中畢業(yè)后的求學之路,由普通高校舉辦學院或獨立建制,大專學歷;職高的全稱是職業(yè)高中,屬于初中畢業(yè)后考入,一般是由中學舉辦,中專學歷。 

  高職近幾年在國內才發(fā)展起來。以北京為例,前幾年高職畢業(yè)生一直維持在1000人左右,去年畢業(yè)生猛增到8000多人,今年的畢業(yè)生人數則高達1.3萬多人。 

  以前,由于規(guī)模原因高職不為人知還有情可原。去年,國家強調加大職業(yè)教育發(fā)展力度。一段時間,各種媒體更是集中力量介紹職業(yè)教育。 

  國外先進的職業(yè)教育觀念更是被不失時機地引入國內。比如說,澳大利亞希望經過12年教育后的學生進入普通高等教育時能占80%的比例,實際上只有50% 60%的學生才進入這個體系,其余的選擇高職。在國外,職業(yè)教育意味著職業(yè)資格準入證明。而高職學校在設立專業(yè)時,非常慎重,必須對市場和企業(yè)進行充分調研。 

  然而,由于高職的規(guī)模依然較小,連一些舉辦高職教育的學校甚至都沒真正弄懂它的含義,把高職辦得既不像大專,也不像職業(yè)教育。 

  一所行業(yè)類成人教育學校,從去年開始招高職學生,只有會計專業(yè)一個班30多名學生。負責就業(yè)的老師也在發(fā)愁:學校的牌子并不響亮,高職也不是強項。學生怎么找工作呢?他們跑到招聘會上希望借機宣傳一下學校。 

  “有的高職院校培養(yǎng)的高職生和大專生差不多。”一個參展的用人單位對此感觸頗深。招聘人員說,高職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應該很強。他拿出一本書,讓應聘學生辨別上面的字體。結果20來個學生沒有一個答得上來。 

  很多學生以為自己上了高職,就擁有職業(yè)資格。作為一家剛成立的機械類公司的合伙人,莊先生來招聘會招人。有個學生開口就要3000元月薪。莊先生當場出題,讓他素描展會上的椅子。結果他畫不出來。對高職生失望的他,又把目標放到本科生上。 

  相對于那些著名高校,高職院校還沒有全國叫得響的品牌。 

  一位公辦學校老師非常感慨:民辦高職辦學比公辦好一些。比如北京海淀走讀大學可以自主設置專業(yè),學生分配也相當好。可對更多公辦高校而言,高職的設立有些倉促,不少學校沒有自己的特色,專業(yè)設置還要聽取主管部門的意見,靈活性相對弱了許多。 

  “既然高職就業(yè)已經完全市場化,招生何不如此?”一位高職院校老師建言。她設想5年后經過市場洗禮,高職將更加規(guī)范。那時,只有特色才能讓高職揚名,只有特色才能讓高職生存。

 

[為什么用人單位還是不認高職]相關文章:

1.描寫態(tài)度不認真的成語

2.不認輸的小火車精彩教案

3.不認輸的小火車課件

4.不認真軍訓檢討書

5.工作不認真檢討書

6.年還是那個年,年味為什么越來越淡了呢?

7.高職英語課件

8.用人單位簡歷模板

9.做銷售要認命不認輸隨筆散文

10.用人單位證明模板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成年片在线 | 亚洲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在线 | 在线观看人成视频无遮挡 | 五月天丁香婷婷最新 | 日本人妖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