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一、伊索
據推斷,伊索生活在公元六世紀前半期。傳說他曾是薩摩斯島的雅德蒙家的奴隸,由于他的才智受到主人的賞識而獲得自由。伊索作為自由民,游歷了當時的希臘各地,在撒狄得到了呂底亞國王克洛索斯的器重和信任,曾協助他處理過一些繁難的政務。最后,伊索作為克洛索斯的特使吉德爾斐,被控褻讀神靈,被當地居民殺害。由于史料缺乏,學者對伊索其人多有爭論。有人認為伊索是寓言作家;有人認為他只是一個講述寓言的能手;有人認為“伊索”這個名字完全是后人假托。①
二、嚴文井
(1915--),現代作家、著名的兒童文學家。湖北武昌人。他也發表過不少小說和散文,但成就及影響力都不及他的兒童文學作品。抗戰時期,他開始創作寓言和童話。解放以后,他的兒童文學創作達到了高峰。1957年發表的《唐小西在下次開船港》,標志他創作上的成熟。他的童話和寓言.故事生動、構思巧妙,具有濃郁的哲理和詩意,被譽為“獻給兒童一種特殊的詩體”。
文題
三則寓言的題目都點明了故事的人物和描寫對象。
體裁
寓言。這是一種隱含有勸喻或諷刺意義的故事。“寓”是“寄托”的意思,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一個故事里,讓人從中領悟到一定的道理,獲得一些教訓。寓言的故事大多簡短,主人公可以是人、生物,也可以是無生命的事物。對于生物或無生命的事物,寓言作者往往把它們人格化。我國先秦的寓言創作,成就很高,許多寓言故事流傳至今。古希臘產生的《伊索寓言》,歷來為世界各國所傳誦。
結構
一、《赫爾墨斯和雕像者》
這則寓言很明顯地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講述故事,第二部分點明寓意。第一部分又可分為兩層。第一層,用一句話交代赫爾墨斯到人間去的原因。第二層,敘述赫爾墨斯與雕像者的對話。故事一開頭,用“赫爾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的尊重”,開門見山地說明了他到人間去的目的:不是為了了解人們疾苦,為他所庇護的凡人做些好事,而是為了欣賞人們崇拜自己的盛況。寥寥數字就勾畫出赫爾墨斯自命不凡和愛幕虛榮的性格。第二層,由三問三答組成。赫爾墨斯先問宙斯的像值多少錢,雕像者說值二個銀元。赫爾墨斯又“笑著”問赫拉的像值多少錢。赫爾墨斯“笑”什么?笑宙斯的像太不值錢了,才一個銀元。作為主神,他在人間受到的尊重也不過如此!這里雖然只用了一個字--“笑”,卻把赫爾墨斯自命不凡、目空一切、妄自尊大的性格和心理充分地表現了出來。問赫拉的像值多少錢,雕像者答還要資一點。這一問一答,是必要的過渡,為下面寫赫爾墨斯的心理活動作好了鋪墊。當聽說赫拉的像還要資一點,他就自以為是地想開了:“身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護神,人們對他會更尊重些”。赫爾墨斯心理活動的這一描寫,更進一步地直截了當地揭示出了他自命不凡、愛慕虛榮的性格。當赫爾墨斯問他自己的像值多少錢時,雕像者的回答出乎他的意料:“假如你買了那兩個,這個算添頭。白送。”故事冥然而止。這一結尾,波瀾陡起,出奇制勝,給自命不凡和愛慕虛榮者以強烈的諷刺、教訓。故事情節雖然簡單,但結構安排卻獨具匠心。層層鋪墊,引人入勝;結尾的對比,強烈有力,耐人回味。
二、《蚊子和獅子》
這則寓言也明顯地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講述故事,第二部分點明寓意。第一部分又可分為四層。第一層,寫蚊子向獅子挑戰。第二層,寫蚊子與獅子的戰斗。第三層,寫蚊子勝利后的悲劇。打敗了強大的獅子的蚊子,卻成了小蜘蛛的俘虜。第四層,寫蚊子臨死前的嘆息。故事一開篇,就通過語言描寫,著力刻畫蚊子勇敢無畏的形象。小小的蚊子敢于藐視強大的獅子,甚至奚落獅子,公然向獅子挑戰。“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強”“我比你強得多”,語氣肯定有力,充分表現了蚊子的勇敢無畏,堅定自信。接著,寫蚊子向獅子進攻。“吹著喇叭沖過去”,寫出了蚊子一往無前的堅定果敢。“專咬鼻子周圍沒有毛的地方”,說明蚊子善使計謀,以己之長克敵之短。這幾十個字,不僅把戰斗的場面描寫得有聲有色,也點明了蚊子勝利的原因。接下去,寫蚊子打敗了強大的獅子之后卻成了蜘蛛的俘虜。這一層著力描寫了蚊子勝利后的表現:“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只十個字,就把蚊子被勝利沖昏了頭腦、忘乎所以的神態表現出來。正是因為蚊子因勝利而變得驕傲,才不可避免地落入了“被蜘蛛網粘住”的悲劇中。結尾寫蚊子的嘆息:“自己同最強大的動物都較量過,不料被小小的蜘蛛消滅了。”“最強大的”與“小小的”、“較量過”與“被消滅了”這一組鮮明的對比,正說明蚊子太得意于自己同最強大的動物較量的輝煌戰績,根本沒把“小小的蜘蛛”放在眼里,一個“不料”,說明蚊子至死也沒有弄明白自己喪命的原因。不過230字的寓言,情節卻安排得起伏跌宕、變化有致。
三、《濃煙和煙囪》
這則寓言可分為三個部分。第1自然段是第一部分。先分別描寫了煙囪和濃煙的不同特點,表現了它們各自的性格,為故事的展開作了鋪墊。煙囪“從早到晚不斷地排出一股股的濃煙”,“從來不聲不響,更不為這件事自吹自擂”。寫出了煙囪默默工作的形象,表現了他勤勞謙遜的品質。濃煙則是“從煙囪里沖出來,總是大模大樣,張牙舞爪,忽東忽西,忽南忽北”,“永遠是洋洋自得,不可一世”。描寫出了濃煙飛揚跋扈的形象,表現了他不可一世,狂妄自大的性格。第二部分(2-5它然段),寫濃煙和煙囪的對話。是故事的展開。先寫濃煙對煙囪譏諷嘲笑,進而寫濃煙的自我炫耀。這里既寫了他的語言,又寫出了他的神態。用“忽然俯視一下”“就嘲笑起”,進一步表現濃煙的狂妄自大、傲慢無理。他奚落煙囪,“多渺小、多可憐”,“一動不動”,“就像一根呆板的木頭”,根本不能理解煙囪默默工作的可貴;他譏笑煙囪,“你是什么時候站在我身子底下的”,忘記了自己出身何處;他夸耀自己,諷刺煙囪,“你注意了我高超的舞蹈么?你看了不覺得慚愧么?”根本不知道自己那“舞蹈”轉瞬即逝。這些語言充分表現了濃煙的狂妄無知。寫濃煙的語言,也用的是一種洋洋自得,不可一世的調子。接下去,寫煙囪的回答。先承認濃煙比自己“高”“粗大”“還會舞蹈”,接著指出濃煙的致命弱點,“行動沒有一定的方向”,”永遠只會隨風飄蕩”。實事求是、不卑不亢,并含有規勸之意。這段語言描寫,表現了煙囪不僅勤勞謙遜,而且很有見地。通過對話描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進一步深化了兩者的性格。濃煙不聽規勸,甚至認為煙囪是嫉妒自己,繼續得意洋洋地自我炫耀。作者用一個刪節號,表現濃煙還在沒完沒了地自我炫耀,毫無改悔之意。這一筆就自然預示出了故事的必然結局。第三部分(6、7自然段),寫出濃煙和煙囪的結局,結束故事。濃煙在“自我欣賞”中“飛舞”“飛升”“擴散”,“最后終于完全消失了”;煙囪“仍然沉默地矗立著,準備排除新的濃煙”。兩者的結局又構成了鮮明的對比,寓意已不點自明了。整篇寓言層層對比,層層深入,把濃煙和煙囪的性格表現得非常鮮明,把深刻的含意自然地融入對濃煙和煙囪的描寫之中。②
主題
三則寓言表達了基本相似的主題:凡是自以為是、驕傲自大的人,必然被人輕視、遭受失敗,甚至會走向滅亡。勸誡人們要有自知之明,要謙虛謹慎。
寫作特點
充分發揮想象,賦予神、動物和無生命的事物以人的性格,運用語言、神態的描寫表現了人物的性格特點,并用對比的方法深化故事的主題,是三則寓言在寫作上的共有的特點。三則寓言在情節的安排上都注意了鋪墊和照應,相比之下,《蚊子和獅子》的結構安排更富變化,大起大落,更具魅力。
其他
《赫爾墨斯和雕像者》中的神:宙斯,希臘神話中主神,是眾神之王。他掌管著天地的秩序。赫拉,希臘神話中的天后,主神宙斯的妻子,掌管婚姻和生育,是婦女的保護神。赫爾墨斯,一譯海爾梅斯。希臘神話中眾神的使者,亡靈的接引神。羅馬神話中稱為墨丘利,掌管商業、交通、畜牧、競技、演說以至欺詐、盜竊。他行走如飛,多才多藝,傳說首創字母。數字、天文學、體育運動,發明古代的豎琴,并把種植橄攬樹的技術傳給人類。
[寓言三則備課資料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集體備課教案
7.赤壁賦教案集體備課
9.家長學校備課教案
10.學前班拼音備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