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師》教學小資料

發布時間:2016-10-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1.       作者簡介:

   魏巍,現代著名作家,原名鴻杰,曾用筆名紅楊樹。河南鄭州人。1920年6月生于一個城市平民家庭。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讀完了平民小學、高小,并上了簡易師范。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同年12月在山西前線參加八路軍。1938年到延安軍政大學學習,同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競。他一直生活在戰士們中間。解放戰爭時期,他在行軍作戰的間隙寫了大量詩歌,除散失的詩作外,都編入了詩集《黎明風景》。魏巍早期的詩歌熱情、深沉,充滿戰斗精神。1950年冬, 他隨志愿軍到了朝鮮前線,寫了著名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戰士和祖國》、《年輕人,讓你的青春更美麗吧》。特別是《誰是最可愛的人》,選材嚴謹、開掘深刻,深深地打動了人們,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熱情。從1954年起,他還創作了不少散文和雜文,分別編成《幸福的花兒為勇士而開》和《春天漫筆》兩個集子。1958年志愿軍凱旋時,他寫下了抒情散文《依依惜別的深情》、《在凱歌聲里》,1963年又發表了文藝隨筆《路標》。這篇佳作思想深刻、感情濃烈、文字洗練,標志著他創作的新階段。1978年出版的長篇小說《東方》,于1982年榮獲首屆茅盾文學獎。1992年他又創作了長篇小說《地球上的紅飄帶》。

2.       寫作背景簡介:

   本世紀50年代中期,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各行各業都需要大量德才兼備的合格人才。教育,是人才的搖籃。因此,振興教育被提上議事日程。1956年9月底,應《教師徒報》之約,魏巍寫了這篇《我的老師》。1959年,此文收入作者的散文集《春天漫筆》,后又收入《建國十年文學創作選<散文特寫>》。原文近四千字。作者在原文中,以兒童的眼光和心理回憶了他小學的三位教師:兇狠無情的柴老師、溫柔和藹的蔡老師和嚴厲粗暴的宋老師,抒寫了自己對蔡老師徒的摯愛,對柴老師、宋老師的畏懼。對比之中,鮮明而深刻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對于教師這種崇高的職業來說,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熱愛兒童的心。正如魏巍所說:“假如沒有這樣的心,那么熱愛祖國*,社會主義建設*,也就成了空的。那些改進方法*,對黨負責*,編制教案*,如此等等也就成為形式!”課文節選了以蔡老師為主要描寫對象的那一部分。寫作此文時,魏巍已經和蔡老師分別20多年了,但是,蔡老師溫柔美麗的形象、崇高的師德、淵博的知識、高超的教學藝術和那顆慈母般的‘心靈,無時無刻不在撞擊著作者的心靈,作者也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自己的老師作者說他在動筆之前,確實又回到了他的童年,或者說沉入到他的童年,對那時的兒童世界作了一番遨游。那段生活已游成為他“永遠珍藏在記憶中”的“珍寶”。尤其是寫蔡老師,又重新激動著他的感情。可以說那篇文章寫的是真情實感,作者要寫出他對教師職業的理解。他說:“在我想起他們的時候,也不免回想起我自己--當時一個孩子的一些甘苦。而這些甘苦,卻未必是他們能夠知道的。因為這些是存留在距成人很近又很遙遠的另外一個世界。今天讓這個20多年前的孩子來談談心吧,這

對于許多教師朋友,縱然無益,也會是有趣的。

3.       關于引詩。

   文中的引詩刊載在《少年中國》(1919年)第一卷第二期,題目《過印度洋》,原詩為:

             圓天蓋著大海,黑水托著孤舟。

             也看不見山,那天邊只有云頭。

             也看不見樹,那水上只有海鷗。

             哪里是非洲,哪里是歐洲?

             我美麗親愛的故鄉卻在腦后2

             怕回頭,怕回頭,

             一陣大風,雪浪上船頭,

             颼颼,吹散一天云霧一天愁。

   作者周太玄(1895-1968),原名周焯,號朗宣,層改名周無,號太玄。此詩為周無24歲所作,不僅詩句雋永清麗,音韻鏗鏘,而且抒發了遠離故鄉時對祖國的思念之情。

   作者之所以引用周無的詩,一方面是因為這首詩有助于渲染出濃烈的詩一般的氛圍,將蔡老師美麗的心師靈展現得更為美麗;蔡老師愛讀意境深邃的詩是其性格的一個方面,這也同她熱愛兒童的崇高美德緊緊連在一起而服務于主題。另一方面是因為事隔二十幾年,作者還能按蔡老師的音調將這首詩背誦下來,同時它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我”走上了文學道路,表明一個教具有熱愛兒童的美麗的心是多么重要。可見,美的力量是巨大的,美的力量是久遠的。

4.       關于蔡蕓芝老師。

   蔡老師畢業于洛陽女小附設的一年制師范班。1928年秋到鄭州一平民小學任教,當時只有十七八歲,1928-1930年正值魏巍在“平小”讀二、三、四年級。1938年8月蔡老師考上開封女師。1956年在司馬私立中學任教。蔡老師一生熱愛孩子,熱愛教師職業。同時,她還酷愛文學,有較高的文學素養,學生時代發表過《斷鴻聲里》等作品,但這方面始終沒有得到發揮。蔡老師是一個平凡的人,但在她所從事的平凡工作中,卻體現了一個人民教師的優秀品德。

5.       蔡蕪芝老師的兒子的回憶。

   蔡老師的兒子在1983年第6期《中學語文教學》雜志上發表了《懷念我的母親蔡蕓芝》一文,那時蔡老師已經去世八年了。下面摘錄該文中的兩段:

 “《我的老師》全文最早發表在1956年10月1日的《教師報》上。那時偃師高中有位韓老師 (我們住在一個村子里) 看到了這篇文章,酌度再三,最后他從文中‘右嘴角邊有榆錢 大小一塊黑疙’中,認為確實是我母親。于是,他就把這篇文章給母親看,母親默認了。后來,設法詢到了魏巍同志的地址。從此,闊別了30年的師生又重新恢復了聯系,以后就經常書信拄來,從魏巍同志的信中,看到了作為當代的著名作家對于教師的尊敬和愛戴。記得,每次信來,傘親都要念給我聽,還教我模仿他的字體,練習寫字。”

   “當她44歲那年,即 1956 年,司馬私立中學聘請她任教。記得,那時她非常高興,精神煥發,感到能為國家培養人才而歡欣鼓舞,魏巍同志的《我的老師》又給了她極大的力量。對于魏巍同志給她的評價,她很自謙,認為自己只是做了教師應該做的事情,一個教師就應該具有愛生的品德。” 

  

[《我的老師》教學小資料]相關文章:

1.我的老師教學課件

2.我的老師教學課件設計

3.小托班教學計劃

4.《小綠龜》的教學課件

5.魏巍我的老師教學課件

6.小蝸年慢慢爬教學課件

7.小托班半學期教學計劃

8.小課形體課教學計劃

9.我的老師的課件

10.《我的老師》的課件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专区 | 亚洲女同成AV人片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天堂91久久 | 亚洲丁香六月开心婷婷 |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精品 | 亚洲先锋资源AV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