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源頭活水來--談作文素質訓練與材料積累

發布時間:2016-8-2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文/楊興滿 

  

    作文素質訓練實驗中有“六個環節”,即指導、積累、寫作、評講、小結和補救。在作文素質訓練的六個環節中,“材料積累”這一環節十分重要。這一環節是解決用什么寫的問題,即“寫作之源”問題。葉老曾說:“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潑地晝夜不息。”這充分說明了生活對于寫作的重要性,要寫出好文章,就必須貼近生活,貼近社會,從社會生活中廣泛獲取材料。葉老還說:“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這話言簡意賅,表明了閱讀與寫作的關系。 

-ヒ虼思紉指導學生熱愛生活,又要指導學生搞好閱讀。只有這樣,才能解決“腹中無墨”的問題。有了“墨”,自然能潑灑成文。可見,“材料積累”這一環節在寫作訓練中多么重要。

-ノ倚T謔凳“遵義市中學生作文素質訓練研究與實驗方案”的過程中,充分認識到了“材料積累”這一環節的重要性,于是,學校課題組制定了“材料積累方案”,作為市總課題組的子課題,以期能解決“寫作之源”的問題。實踐證明,效果是顯著的。現就有關方面談幾點體會,與大家共同探討。

-1.理脈探源方向明,源清流暢舟通行。材料的來源,無外乎兩種渠道。一是社會生活材料,一是書本傳說材料。前者靠感受,后者憑閱讀。因此,我們可以將“寫作之源”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直接的,即通過深入生活、觀察生活,從而認識生活、感悟生活,獲取直接的生活材料。由此而寫來的文章,往往能達到情真意切,枝豐葉茂。正所謂“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或給人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之感。故直接深入生活,獲取大量可感性材料,對于寫作至關重要。另一方面,是間接地獲取材料。這主要來自于書本,當然也包括道聽途說的軼聞逸事等。對于中學生來說,從這一源頭獲取材料最為廣泛。魯迅先生就有這樣的寫作體會,他說:“文章怎做,我說不出,因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練習,此外并無心理和方法的。”總之,生活是學生獲取寫作材料的主要源泉。如何正確引導學生熱愛生活、感悟生活與善于閱讀,精于閱讀是十分重要的,切不可小視之。

2.規范積累形式,養成良好的積累習慣。圍繞材料積累的兩種途徑,我們可以確定兩種相應的積累材料的基本形式:一是生活感悟筆錄式。即對生活中的人、事、物等有所認識并通過書面形式來反映,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二是閱讀啟示筆錄式。即讀者通過閱讀相應的作品有所觸動,受到一定啟發。并摘抄美句妙言,記下點評之心語。這一形式可具體分為兩類:一類是純文筆精華摘抄,一類是美文感悟積淀。學生通過這種形式,可以積累大量的語言材料,并從中受到文學美育的熏陶,從而得到多方面的收獲。

-ピ謚傅佳生進行材料積累的活動中,可根據這兩種形式要求學生每期準備兩個材料積累本。每個筆記本可要求這樣布局使之規范:第1頁,留下作序言用,第2~3頁留下編目錄用,第4頁開始為材料積累的正文。每次積累的材料原則上只占一頁,且要注明日期與類別。如果是第二種形式,還要注明出處。學期結束后,還可在筆記本后寫一個小結,然后妥善收藏。通過這樣要求與督導,學生積累材料的形式就更加規范了,積累材料的良好習慣也就逐漸養成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的材料必定越來越多,寫作時自然就不會有“無米下鍋”的現象出現了。

-3.創設材料積累的有利條件,讓學生有“源”可“溯”。每個學生的藏書畢竟是有限的,如何使之有足夠的閱讀量呢?我們的做法是:第一,建立班級流動圖書館。即把全班師生的個人藏書統計起來,匯編一個目錄表,全班師生每人一份,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相互借閱。第二,每人每期訂一份報刊(家庭困難者可2~3人合訂一份)。充分讓這些報刊在班上流通生效。第三,充分開放學校圖書室、閱覽室,滿足廣大學生的閱讀需求。第四,搞好校報發放與報紙宣傳展覽工作,不斷為學生提供新鮮豐富的精神食糧。通過這一系列做法,讓學生有“源”可“溯”,實現資源共享,發揮整體優勢,為學生創設積累材料的廣闊天地。

-4.舉行材料積累評比活動與展覽會,促進相互學習,相互競爭,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激勵是產生興趣的一種良好形式”。每學期結束,可分年級組織材料積累評比活動。根據班級多少,設1~3等獎若干名,給予一定獎勵,搞得好的班級可給予班級集體獎和給實驗教師優秀指導獎。評委一般由學校領導與課題組成員組成。在下一學期開學后,可舉行上期“材料積累優秀作品展”。讓廣大學生學習借鑒,“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樣做可以充分發揮優秀者的示范作用,推動材料積累質量的不斷提高。

-5.“引”水入文,激活作文,大量地占有材料,只是寫作訓練的第一步。如何使學生用好用活材料,寫出文情并茂的文章,還有一個點撥誘導的問題。在抓這一環節時,可從如下幾方面去做。第一,搞好優文示例。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某一類型的作文訓練時,可選取該類型的優文2~3篇。可由教師范讀,也可由學生朗讀。然后由學生談看法,最后由教師作分析,特別要誘導學生認識作者是怎樣選擇材料、加工材料和組織材料的。使學生的大腦中貯存一個個的美文例子及其運用材料的技法。第二,教師“下水”,示范于生。對于一些比較難寫的文章,教師有必要“下水”,可以給學生做榜樣,學生可從中明白老師是怎樣選擇材料、加工材料和使用材料的,從而受到較大啟發。第三,進行現場表演,讓“死”材料“活”起來。在進行這一活動時,可根據一定的文題,選擇學生所積累的一些材料進行分析、加工、運用。怎樣加工,如何運用,要讓學生廣泛參與進來,讓他們感受這一過程,從中悟出些道理來。這樣,一件件鮮活起來的材料,會讓學生有“原來如此”的徹悟,會有“如魚得水”的興奮與快感。久而久之,便會真正做到會用材料,善用材料,寫好文章。

-ァ吧活是寫作的源頭活水。”文章是生活的再現與反映。讀文也好,體察生活也罷,對于學生來說,都是積累寫作素材的有效途徑。作為語文教師,自當指導學生為此而努力。讓廣大學生既熱愛生活,又勤奮讀書;既學會做人,又學會作文。使之在語文的人文教育中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ァ安牧匣累”作為作文素質訓練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還涉及方方面面,遠非筆者上述所論,但只要我們認真實踐,努力思索,想方設法總會使一系列問題得到解決,走出一條寬暢的寫作訓練之路,有效地完成作文素質訓練研究與實驗的任務,從而推動作文教學改革不斷發展。 

                              中國基礎教育21世紀

[為有源頭活水來--談作文素質訓練與材料積累]相關文章:

1.論文:談蘇教版國標本“單元練習”中的成語積累

2.大學素質拓展訓練策劃書范文

3.素質拓展訓練心得體會范本

4.大學生素質訓練的培訓方案

5.教師參加素質拓展訓練心得體會

6.素質拓展訓練心得體會范文

7.大學生素質拓展訓練的心得體會

8.談素質教育與全面發展論文

9.淺談素質教育有關的論文

10.淺談高中語文素質教育論文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性AV在线网站| 亚洲老人精品在线 | 日本午夜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 香蕉精品偷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 | 日本乱码伦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