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作文在冬天里尋找生命的蹤跡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作文在冬天里尋找生命的蹤跡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作文在冬天里尋找生命的蹤跡教學設計 1
設計內容:
冬天,一般我們認為:這是一個萬物沉寂的季節。本次習作就是讓學生打破常規,通過觀察冬天中的人、事、物、景,描寫出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冬天。
設計目標:
1.通過組織開展觀察家鄉冬天氣候特征、植物變化的活動,尋找冬天中生命的蹤跡,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2.通過了解祖國各地的風光雪景和家鄉冬天的迷人景色,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山水水,熱愛家鄉一草一木的情感。培養研究自然、探索科學的興趣。
3.尊重學生的多樣性和差異性,分層要求,讓學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個性。
設計理念:
“孩子們有他們自己的生活,有他們獨特的認識生活的方法,也有他們獨特的表達手段”(楊再隋)。因此引導學生認識生活、認識周圍的世界,是貫穿本教學設計始終的主線。在設計中,我們還力求體現“自主.合作.探究”這一學習方式,鼓勵每一位學生在生活中,學習中主動去發現和探究。
設計特色:
體現生活化和活動化是本設計的兩大特色。
1.以生活為基點,注重思維能力的培養。作文是生活的反映,學生作文又以他們已有的生活經歷、情感體驗及一定的習作水平為前提。而本次習作的素材來源于學生對周圍世界(冬天)的“反思”,教師重在“引”,引導學生去發現,而不在于“套”。通過引導學生的“反思”,使他們感受到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冬天,實現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同步發展。
2.以活動為載體,激起作文之趣。兒童天性好動,設計中充分利用這一特性。如課前的觀察繪畫、課中的游戲超級猜猜猜、做個小小觀察家、比一比等,讓學生通過這些活動,達到“情動于中,形于言”的目的。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收集各地冬季來臨的信息,制作多媒體課件(一些冬季的圖片)。每生一篇《冬天之美》的散文。
2.學生準備:觀察冬天里人們的穿戴、植物、動物的變化,畫一幅《冬天來了》的圖畫。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引出話題
1.做“超級猜猜猜”的游戲,了解冬天的基本特征
(1)同學們,你們喜歡玩嗎?想玩嗎?好,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做游戲。首先進入我們游戲的第一環節——“超級猜猜猜”(大屏幕展示游戲名稱)。大屏幕展示以下幾組詩句: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春季)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夏季)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秋季)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冬季)
(2)我們來比一比,賽一賽,看看誰能從這些詩句中猜出詩人所描寫的季節,而且既快又準。
學生猜(點擊后出現括號中的內容)。
(3)我們現在就處在(冬季)(板書:冬天),那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到了冬天的來臨,它和其他三個季節有什么不同之處?
學生自由說。
二.小小觀察家—激活思維
1.是呀,在很多人眼里,冬天萬物凋零,沒有色彩,連我們古代的詩人都寫下了“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這樣的詩句。可是,冬天真的是如此蕭條,如此缺乏生機的嗎?你們想不想知道答案?下面我們就進入游戲的第二環節——小小觀察家。請你們從大屏幕展示的畫面中找出答案。
課件播放迷人的冬景:大雪覆蓋的松柏,紅艷奪目的雪中野果,陽光普照著銀裝素裹的大地,怒放的臘梅,田間勞動的農民,正在盡情堆雪人、打雪仗的孩子……
2.說說你從畫面中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板書:看到感受到)
三.小組合作—選取材料
1.我們從“大雪覆蓋的松柏,紅艷奪目的雪中野果,陽光普照著銀裝素裹的大地,怒放的臘梅”中,感受到在這寒冷的冬天也充滿了生機,感受到了濃濃的生命的氣息。(板書:生命)剛才的這些畫面,是老師找到的冬天中充滿生命的一些情景。那你們在課外一定也發現了許多生命的蹤跡。(將題目補充完整)現在請你拿出自己畫的《冬天來了》這幅圖,找一找,畫一畫。
2.四人組交流。說說自己發現了哪些生命的蹤跡,是如何找到的。推薦一人匯報,比比哪個組找到的充滿生命蹤跡的事例多。
3.全班交流反饋。形成板書(見板書設計,具體內容可作調整)。
四.引路—領悟方法
1.其實,只要我們善于觀察(板書:觀察),用心靈去感受,我們就會發現冬天仍然色彩斑斕,充滿生機。蘇軾的《冬景》一詩中就寫道“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桔綠時”。而法國著名的女小說家喬治·桑,用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發現了“冬天之美”。現在,我們一起來欣賞這篇抒情散文吧。(文章見附件)
學生閱讀《冬天之美》,劃出自己最感興趣的句子。
2.交流討論,形成以下共識:(形成的板書見板書設計)
陽光燦是爛、輝煌、眩目的,麥田是鮮艷的,苔蘚是美麗的,白雪是璀璨的,冬天之人聚集一堂。景美人更美。
五.分層—個性表達
“一切景語皆情語”,也就是說在表情達意時,往往要選擇典型的景物用以表達特定的情感。本文的作者不僅描繪出冬天農村充滿了生機勃勃的氣息,而且寫出了她對大自然的熱愛,對農村生活的喜悅,我們仿佛看見作者和大自然緊緊地擁抱在了一起。現在,相信同學們對冬天有了重新的認識。可由于時間關系,我們不可能再請每個同學來說了。這樣吧,請你提起筆來,從下面三題中任選一至兩題,把你的這種感受寫下來吧。(教師自行設計,大屏幕展示):
1.根據今天課的內容,將下面這首詩補充完整:
在冬天里尋找生命的蹤跡
悄悄的,悄悄的,冬天來到我們身邊,
樹木不再蒼翠,小草不再碧綠,鳥兒不再歌唱,
生命真的在冬天沉寂?
不,不。你瞧,
花壇里,那朵不知名的小花正對你張著笑臉,
田野里,
……
2.根據自己尋找的經歷,將如何找到冬天中生命的蹤跡的過程寫下來。
3.根據自己所作的.畫,將看到的冬天中最具有生命活力的景象寫下來,并寫出自己的感受。
附文
冬天之美
我從來熱愛鄉村的冬天。我無法理解富翁們的情趣,他們在一年當中最不適于舉行舞會、講究穿著和奢侈揮霍的季節,將巴黎當作狂歡的場所。大自然在冬天邀請我們到火爐邊去享受天倫之樂,而且正是在鄉村才能領略這個季節罕見的明朗的陽光。在我國的大都市里,臭氣熏天和凍結的爛泥幾乎永無干燥之日,看見就令人惡心。在鄉下,一片陽光或者刮幾小時風就使空氣變得清新,使地面干爽。可憐的城市工人對此十分了解,他們滯留在這個垃圾場里,實在是由于無可奈何。我們的富翁們所過的人為的、悖謬的生活,違背大自然的安排,結果毫無生氣。英國人比較明智,他們到鄉下別墅里去過冬。
在巴黎,人們想象大自然有六個月毫無生機,可是小麥從秋天就開始發芽,而冬天慘淡的陽光——大家慣于這樣描寫它——是一年之中最燦爛、最輝煌的。當太陽撥開云霧,當它在嚴冬傍晚披上閃爍發光的紫紅色長袍墜落時,人們幾乎無法忍受它那令人眩目的光芒。即使在我們嚴寒卻偏偏不恰當地稱為溫帶的國家里,自然界萬物永遠不會除掉盛裝和失去盎然的生機,廣闊的麥田鋪上了鮮艷的地毯,而天際低矮的太陽在上面投下了綠寶石的光輝。地面披上了美麗的苔蘚。華麗的常春藤涂上了大理石般的鮮紅和金色的斑紋。報春花、紫羅蘭和孟加拉玫瑰躲在雪層下面微笑。由于地勢的起伏,由于偶然的機緣,還有其他幾種花兒躲過嚴寒幸存下來,而隨時使你感到意想不到的歡愉。雖然百靈鳥不見蹤影,但有多少喧鬧而美麗的鳥兒路過這兒,在河邊棲息和休憩!當地面的白雪像璀璨的鉆石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或者當掛在樹梢的冰凌組成神奇的連拱和無法描繪的水晶的花彩時,有什么東西比白雪更加美麗呢?在鄉村的漫漫長夜里,大家親切地聚集一堂,甚至時間似乎也聽從我們使喚。由于人們能夠沉靜下來思索,精神生活變得異常豐富。這樣的夜晚,同家人圍爐而坐,難道不是極大的樂事嗎?
小學作文在冬天里尋找生命的蹤跡教學設計 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能夠細致觀察冬天的自然景象,積累描寫冬天的詞匯和語句;掌握按一定順序描寫景物的方法,完成一篇主題明確、內容具體的作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實地觀察、小組討論、教師指導等方式,提升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熱愛自然、善于發現生活中美的情感,激發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和熱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觀察冬天里的生命跡象,學會運用多種感官進行觀察;指導學生運用恰當的語言,按照一定順序描寫觀察到的景象。
教學難點:幫助學生深入挖掘冬天生命蹤跡背后蘊含的頑強生命力和獨特之美,并將自己的感受融入作文中。
三、教學方法
觀察法、討論法、講授法、情境教學法
四、教學準備
提前規劃好校園內適合觀察的區域,如花園、樹木集中區等。
為學生準備觀察記錄表,內容包括觀察時間、地點、觀察到的事物、特點描述等。
多媒體課件,包含冬天不同場景的圖片、視頻,如傲雪的梅花、結冰的河流、冬眠的動物等。
五、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5 分鐘)
播放一段展現冬天美麗景色和生命跡象的視頻,如寒風中依然挺立的青松、破冰而出的小魚等。播放結束后,提問學生:“在剛才的視頻中,大家看到了哪些冬天的景象?有沒有發現一些頑強的生命在寒冷中綻放?” 引導學生自由發言,激發學生對冬天生命蹤跡的探索興趣,從而導入課題。
觀察指導(15 分鐘)
帶領學生來到校園觀察區域,分發觀察記錄表。在觀察前,教師進行觀察方法指導:“同學們,我們在觀察時,可以用眼睛看事物的顏色、形狀、大小;用鼻子聞一聞有沒有特別的氣味;用耳朵聽一聽周圍的聲音。同時,要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比如從遠到近、從上到下。”
學生開始觀察,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學生認真記錄觀察到的內容。觀察結束后,組織學生回到教室,小組內交流自己的觀察發現,分享自己的'感受。
寫作指導(20 分鐘)
展示一些描寫冬天生命蹤跡的優美語句和范文片段,引導學生分析這些語句是如何運用修辭手法、從哪些角度進行描寫的。例如:“那株梅花,在皚皚白雪中傲然綻放,粉紅的花瓣像一個個小燈籠,散發著淡淡的清香,仿佛在向嚴寒宣告自己的不屈。” 讓學生學習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來生動地描寫景物。
教師總結寫作要點:確定寫作順序,可以按照觀察的先后順序,也可以按照空間順序;圍繞 “生命的蹤跡” 這一主題,選擇最有特點、最讓自己印象深刻的景物進行重點描寫;要將自己觀察時的感受融入到作文中,使文章富有情感。
學生寫作(25 分鐘)
學生根據觀察記錄和寫作指導,開始動筆寫作。教師在教室里巡視,及時發現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給予個別指導和鼓勵。提醒學生注意書寫規范、語句通順、標點正確。
作文講評(20 分鐘)
選取幾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包括寫作優秀和存在問題的作文,進行全班講評。先請小作者朗讀自己的作文,然后讓其他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從內容、結構、語言等方面進行評價,提出優點和不足之處。
教師進行總結點評,肯定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如獨特的觀察視角、生動的描寫等;同時針對存在的問題,如內容空洞、描寫不細致、語句不通順等,提出具體的修改建議。最后,引導學生根據講評內容,對自己的作文進行修改完善。
六、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觀察和寫作中。關注每個學生的表現,及時給予鼓勵和指導。同時,在今后的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寫作技巧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小學作文在冬天里尋找生命的蹤跡教學設計 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能夠準確描述冬天里不同生命的特征和狀態,積累豐富的描寫性詞匯;學會運用細節描寫、動靜結合等寫作手法,完成一篇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作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戶外觀察、資料收集、課堂交流等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讓學生感受冬天生命的堅韌與頑強,培養學生敬畏生命、熱愛大自然的情懷,增強學生對生活的觀察力和感悟力。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多角度觀察冬天里的生命現象,積累寫作素材;引導學生運用恰當的寫作手法,將觀察到的內容生動地表達出來。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在平凡的冬天景象中發現獨特生命之美的能力,使作文富有深度和內涵。
三、教學方法
實踐探究法、合作學習法、范例教學法
四、教學準備
布置學生課前收集冬天里生命的相關資料,可以是圖片、文字、故事等。
準備彩色卡紙、畫筆等工具,供學生制作 “冬天生命小報”。
制作多媒體課件,展示冬天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生命的精彩圖片和視頻資料。
五、教學過程
資料分享導入(10 分鐘)
請學生上臺分享自己課前收集的冬天里生命的資料,如北極熊在冰原上覓食的圖片、候鳥遷徙的故事等。分享結束后,教師總結:“同學們收集的資料非常豐富,原來冬天里有這么多神奇的生命蹤跡。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冬天,親自去尋找這些生命的足跡。” 從而引出課題。
觀察與實踐(20 分鐘)
再次帶領學生到校園或附近的公園進行觀察。這次觀察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同學們,除了用感官去觀察,還可以思考這些生命為什么能在冬天生存,它們有哪些適應冬天的特殊本領。”
觀察過程中,鼓勵學生用手機、相機拍攝下自己發現的生命蹤跡,或者用簡單的圖畫記錄下來。觀察結束后,回到教室,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在觀察中,你發現了哪些有趣的生命現象?這些生命給你帶來了怎樣的感受?” 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代表進行發言。
寫作指導與創意表達(25 分鐘)
展示幾篇優秀的描寫冬天生命的作文,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的結構、寫作手法和情感表達。例如,分析文章是如何運用細節描寫突出事物特點的,怎樣通過動靜結合使文章更生動。
教師進行寫作指導:先確定文章的中心,即你想通過描寫冬天的生命表達什么樣的情感或感悟;然后選擇合適的.寫作順序,組織好文章結構;在描寫過程中,要運用豐富的詞匯和多樣的寫作手法,把觀察到的和想到的內容詳細地寫出來。
提出創意寫作任務:學生可以選擇寫一篇傳統的作文,也可以制作一份 “冬天生命小報”,在小報上用文字和圖畫展示自己發現的冬天生命蹤跡。
學生創作(25 分鐘)
學生根據自己的選擇,開始進行創作。寫作文的學生認真構思、撰寫;制作小報的學生精心設計版面、繪畫和書寫。教師在教室里巡回指導,解答學生的疑問,提供必要的幫助和建議。
展示與評價(20 分鐘)
組織學生進行作品展示。寫作文的學生朗讀自己的文章,制作小報的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學生作為評委,從內容的豐富性、語言的生動性、創意的獨特性等方面進行評價,評選出 “最佳觀察獎”“最具創意獎”“最美文筆獎” 等。
教師進行總結評價,對學生的作品給予充分肯定和鼓勵,同時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方向。最后,鼓勵學生將自己的作品展示在班級的文化墻上,與大家共同分享。
六、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通過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關注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和收獲,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教學效果。
【小學作文在冬天里尋找生命的蹤跡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尋找生命》的教學設計08-13
在尋找野敗的日子里教學設計10-14
《淀粉的蹤跡》小學科學教學設計08-09
《尋找生命》教學反思10-08
尋找友情蹤跡作文(精選3篇)02-14
《尋覓春天的蹤跡》的教學設計05-19
《蠶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學設計范例06-13
尋覓春天的蹤跡優秀教學設計10-21
語文《尋覓春天的蹤跡》的教學設計07-25
《尋覓春天的蹤跡》優秀教學設計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