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教學設計范文(通用1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信任教學設計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信任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沁人心脾、饞涎欲滴”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被人信任的喜悅之情。
3、結合討論課后2題,理解課文側面烘托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被人信任的喜悅之情。
教學難點:
學習側面烘托的的寫作方法。
教具準備:有關告示以及桃園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有“告示”的圖片),圖上有什么?(公路、告示)這個告示,告訴了我們了什么?看后,你有什么想法或疑問?((1)那里的桃子真的能自己采嗎?(2)真的是三里路嗎?(3)真的有桃園嗎?)
既然大家有這么多疑問,你們想不想去看個究竟?(板書課題:信任)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讀完后,把結果告訴老師。
2、匯報初讀所獲。
3、思考:這篇課文給我們講了一個什么故事?(課文寫了“我”和丈夫到一個無人看管的桃林,自己摘桃子,自覺付錢的故事。)
三、重點感悟。
1、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默讀課文,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在那兒,我們得到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被人信任的喜悅。)
2、看看文中那些語句寫出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悅之情?
學生自學,畫有關的語句,寫體會。小組交流,以小組為單位全班進行交流。
(1)“告示”(簡明、準確、及時的告示牌引導人們準確無誤地來到桃園。)
(2)木桌上的留言。(“每籃桃子五元錢……放在箱子里。”)這段話你體會到什么?你看到這段留言的時候,心情怎樣?你為什么感到高興?(為桃園主人的信任而感到高興。)
(3)自采桃子。
同學們,你們想不想鉆進桃林,親自體驗一下自采桃子的樂趣?
(放有關桃林的圖片)看到這些桃子,你有什么感受?你最想干什么呢?
現在自讀第五自然段,看一看作者有什么感受以及他們的心情是怎樣的呢?
(“沁人心脾”是什么感覺?作者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饞涎欲滴”是什么意思?你感受到了嗎?)師及時進行點撥引導。
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有感情的進行朗讀。
指名讀。(師之道:“沁人心脾”的香味,大家感受到了嗎?誰愿意再來讀這一句。“沉甸甸”的應該怎樣讀呢?為什么?)
從哪里還能感受到桃園主人對我們的信任呢?
(4)無人看管的`錢箱。
“我掏出錢包,這才發現錢箱旁躺著一只大花貓。”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了什么哪?
(5)文章中多次提到狗和貓,找到有關句子,畫出來讀一讀,體會到了什么?(講側面烘托的寫作方法。)
四、進一步升華中心。
師:這次桃園之行,讓我們感受到了被信任的喜悅,所以,當汽車慢慢朝來路駛去時,我不禁回頭,久久地注視著那片果林,那間小屋,那間小屋,那孩子那個木桌和那道木柵欄。
作者為什么不禁回頭,為什么久久注視著?你體會到了作者什么樣的心情?
帶著自己的感受有感情的讀這一段。師配樂范讀,學生配樂齊讀。
師:公路邊的告示是引導旅行者的線索,它把人們引向了什么樣的地方?
五、拓展延伸:
你嘗到過被人信任的喜悅嗎?(討論交流)
六、作業:
被人信任是喜悅的,而被人不信任(誤解)是痛苦的,你有過被人信任或被人誤解的經歷嗎?課下寫一寫。
信任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信任與被信任的喜悅,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2、學習側面描寫的方法。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通過學習課文,知道公路邊的告示不僅把人們引向桃林,采摘到豐富的果實,也使人們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悅。”
2、學習側面描寫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談話: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信任》。
2、出示告示牌(桃子—自采—三里路),問:這塊告示牌有什么作用?
二、精讀感悟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告示”是引導旅行者的線索,也是全文的線索。那么,公路邊打告示牌究竟把人們引向了一個什么樣的地方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并把它劃下來。(在那兒,我們得到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悅。)
(1)學生默讀課文,找、劃文章的中心句。
(2)匯報(指名讀、齊讀)。
2、體會人與人之間互相信任的美好品德。
(1)課文中那些地方寫出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被信任?請同學們自讀課文劃出相關的詞句,讀一讀,并想想自己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2)學生根據要求自學。
(3)交流匯報。
①“告示”。(簡明、準確、及時的告示牌引導人們準確無誤地來到桃園。)
②木桌上的'留言、無人看管的錢箱。(抓住重點詞語進行體會,如:盡管、然后等,再進行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③自采果實。(通過指導學習小狗帶路的句子,相機學習第5自然段,問:文中哪個自然段最能體現作者的喜悅之情?學生找出相應的自然段,讀一讀,體會“我”被信任的喜悅之情。)
④體會桃園主人的狗、貓,訓練有素,熱情好客,善解人意。
回顧整篇文章,桃園主人有沒有出現過?你感受到桃園主人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你是怎么感受到的?(生交流,師小結,講“側面描寫”的寫作方法。)
3、小結:同學們,簡明、準確、及時的告示牌引導人們準確無誤地來到桃園,它還把人們引向了什么樣的地方?
三、拓展延伸
1、同學們,現在回想一下你自己的生活經歷,你有沒有因為信任別人或者被別人信任而享受到一種特別的喜悅或幸福呢?我們怎樣做,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
2、結合自己對“信任”的理解,寫一句自己最想說的話。
四、課堂總結
同學們,信任是一種發自內心的、不需要監督的行為,也是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的,只要每個人都以誠相待,我們一定會感受到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悅!
信任教學設計 3
【教材分析】
《信任》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第四單元“真誠”第二篇主體課文。
課文向我們講述美國一對夫婦在一塊路牌的指引下,到一桃園自摘桃子,自覺付錢的故事,字里行間洋溢著人與人之間信任與被信任的喜悅,贊美了人與人之間互相信任的美好品質。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進入第三學段,形成了一定的學習習慣和能力,能聯系上下文、結合語言環境理解詞語的意思,體會課文關鍵句在課文表達情意的作用的能力,具備運用多種方法搜集資料的能力,學習了圈點批注的閱讀方法,能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資源利用】
1、課件。
2、與信任有關的影像資料。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4個生字,正確書寫9個生字,理解“沁人心脾、饞涎欲滴、幽默、跳躍歡吠、”等詞語的意思,積累常用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信任的可貴,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悅。
3、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抓住重點語句體會體會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抓住重點語句體會體會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能在領悟中心的基礎上聯系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說說自己的讀文后感想。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情感
1、同學們,當我們隨著春風的腳步走向初夏,粉紅的桃花變成了一個個清香誘人的大桃子。每次在我回家的路上,總能看見公路旁邊立著的一塊木牌,看到這個牌子,(出示課件)桃子----自采----三里路。你從這個告示牌上獲得什么信息?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信任》這篇課文,齊讀課題。
3、讀后你有什么想法或疑問?
【設計意圖:一段充滿意境的導語,配上直觀的教學課件,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后面的教學做了鋪墊。】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我也和你們一樣有很多的疑問,你們想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嗎?那么就讓我們一起去探個究竟吧!老師先把文中的生字詞檢查一下。
2、檢查生字讀音,初步理解詞語。(出示課件)
①指名讀
②開火車讀
3、相機指導書寫“饞、脾”字。
4、自由讀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5、再次默讀課文,看作者這次有趣的經歷和我們平時購物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做上記號。
【設計意圖: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讓教師了解學情,及時調整教學思路。指導學生根據提示自主學習,并留給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研讀課文,合作探究
1、讓我們一起走進果林,去感受一下信任與被信任的喜悅吧
①默讀全文,看看從哪些地方可以表現果園主人對客人的信任,畫出有關詞句,多讀幾遍。
②將找到的句子讀給小伙伴聽一聽,再說一說你的感受。
2、誰愿意讀讀你畫的句子,說說你的感受?(重點引導學生感悟以下內容:、①簡明、準確、及時的告示牌,引導人們準確無誤地來到桃園。
②木桌上的留言,無人看管的錢箱。
③貓、狗的訓練有素,熱情好客。)
【設計意圖:讓學生閱讀中思考,在自主閱讀中理解,然后在小組里交流學習,既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又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既增強了合作意識,又增進了情感溝通。同時使他們能主動思考,大膽表達,善于傾聽,互相學習,共享成果。】
3、作者夫婦兩感受到別人的信任,此時的心情怎樣?
4、師配樂讀朗讀:鉆進果林…(課件背景:一片桃林)追問:你聽出了什么?
5、匯報、交流自己的感受。
6、老師把他們采摘的又大又紅的桃子帶給大家(播放課件),誰能讀讀這一段,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指名朗讀)
7、配樂齊讀這一段。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及閱讀課文的興趣。】
8、多么特別的購物經歷啊,以致于(課件出示最后一段,生齊讀。)
9、快速瀏覽課文,看看從什么地方還可以表現客人對果園主人的信任。
①學生勾畫,在旁邊做出批注。
②匯報、交流各自感受。
10、再次朗讀最后一段。
11、我為什么走了好遠以后,還要忍不住回頭“久久注視”呢?(課件出示,學生回答。)
(1)我久久地注視著那片果林,那間小屋,是因為(在那兒……喜悅)
(2)我久久地注視著那張木桌和那道木柵欄,是因為(在那兒……喜悅)
(3)我久久地注視著那個樸實而又純潔的`地方,是因為(在那兒……喜悅)
【設計意圖:利用多媒體,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抓住文中的省略號,激活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與文本中的人物進行心靈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
四、拓展練習,走進生活
1、你有這種被信任的體驗嗎?無獨有偶,在我國有一個無人看守的菜攤,見證了人們彼此間珍貴的信任(課件:播放新聞錄像“無人看守的菜攤”)。
2、學習了課文,看了這則報道,你又想說些什么?
3、讓我們把所有想說的話匯集到課文一段話中吧!(全班配樂朗讀最后一段)
【設計意圖:通過影像資料,出示具有導向性的問題,抓住有效時機,引導學生從課文走進生活談出自己對信任的理解,實際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心靈對話,讓學生談出心聲,升華體驗。】
總結:采摘桃子時,給我們帶來了喜悅。通過采摘桃的經歷我們感受到了互相尊重,信任,誠實守信,真誠待人后的喜悅,這就是人與人之間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悅!就讓我們誠實地對待信任我們的人吧。
五、作業布置
小練筆:如果“我”和丈夫回到家,會怎樣告訴家人由信任帶來的有趣的摘桃經歷?寫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信任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理解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信任是美好的品質。
2.技能目標:培養學生自我閱讀的能力,體會句子的深層含義。 3.情感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體會到信任與被信任的喜悅。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信任與被人信任的喜悅之情。 教學難點:
學習側面烘托的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信任》這篇課文。誰來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了誰信任誰的故事?
(桃園主人信任客人,客人信任主人;雙方互相信任) 2.那么雙方是怎樣信任的呢?下面請同學們認真聽課文錄音,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課文寫了“我”和丈夫到一個無人看管的桃林,自己摘桃子,自覺付錢的故事。) 二、深入學習
1.這次采摘桃子,作者最深的感受是什么?默讀課文,畫出文章的中心句。
(在那兒,我們得到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被人信任的'喜悅。) 2.學習1-2自然段。
重點體會告示牌的作用:“桃子——自采——三里路”、“醒目”、“總之,每當轉個彎,眼看就要失去方向時,紅箭頭又出現了。” (告示牌的設置贏得去果園的客人的信任,體現了果園主人的精心設計和細心)
3、學習第3自然段。
屋前有一張木桌,桌上擱著幾只竹籃,籃下壓著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朋友,歡迎您,每籃桃子五元錢,盡管自己采,然后把錢放在箱子里。祝您愉快!”
(1)你從這張紙條中獲得哪些信息?
(A.把“我們”當作朋友;B .讓“我們”自己采桃子自己付錢;C .信任“我們”)
(2)從這張紙條上,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主人?
(熱情,有禮貌,信任客人,友好??)
(3)讓我們以主人的語氣,把這張紙條讀一讀。
4、學習第4-6自然段。
同學們,你們想不想鉆進桃林,親自體驗一下自采桃子的樂趣? 下面就請小狗為大家帶路,同學們齊讀第4、5、6自然段,來體驗一下自采桃子的樂趣。 (1)(“沁人心脾”是什么意思?沁,滲入。本課指桃子芳香的氣味讓人感到非常舒適。“饞涎欲滴”是什么意思?涎,口水。饞得口水都要滴下來了。你感受到了嗎?)
(2)從哪里還能感受到桃園主人對我們的信任呢? (我掏出錢包,這才發現錢箱旁躺著一只大花貓。)
(3)文章中多次提到狗和貓,你們能體會到了什么? (果園的主人雖然沒有出現,但處處與人為善,相信每一位客人。課文通過對狗和貓動作、神態的描寫,從側面烘托了主人的美好品質。)
(4)請同學們找一找課文中描寫果實的長勢的句子?我們從中又可以體會到什么?
(說明桃園雖無人看管,但主人護理得很好,可見付出了很多勞動,主人很勤勞)
三、 品讀結尾,學習第7-9自然段。
(1)當我們滿帶著喜悅,上了車,這時又有一輛車朝這兒駛來,你認為他們又將在這兒收獲些什么呢?
(相信來到果園的人都將收獲同樣的喜悅——那種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被信任的喜悅。)
(2)學生齊讀第9自然段。思考課后的第一個問題,公路邊的告示牌把人們引向了什么地方?
(公路邊的告示把人們引向了??,讓人們采摘到??;還把人們引向了??的崇高境界,讓人們感受到??。) 四、拓展延伸,激情發散,表達感悟。
看著這美好的桃園,想著未曾謀面的桃園主人,回味著這次奇特的采摘經歷,此時此刻,你想說些什么?同學們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五、布置作業。
小練筆:如果“我”和丈夫回到家,會怎樣告訴家人由信任帶來的有趣的摘桃經歷?寫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板書設計:
主人→信任 ←客人 真誠 喜悅
信任教學設計 5
一、教材說明
這是一篇記敘文,文章記敘“我”深夜驅車回家途中,不小心撞碎了路邊小紅車的放反光鏡后,主動留下寫有自己姓名、電話的字條,后來,雙方通過電話使事情得到圓滿解決,說明了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的道理。
課文是按照事情發展順序寫的,共十一個自然段,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段(第一至第三自然段):“我”深夜驅車回家,撞碎了小紅車的反光鏡后,在小紅車上留下了聯系用的字條。
第二段(第四至第十自然段):“我”和小紅車主人在電話里相互表示感謝,表現了講究誠實和信用的人間真情。
第三段(第十一自然段):小紅車主人的話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
本文選取的是生活中極其平常的小事,描寫手法也極為樸實,沒有華麗的詞藻,但人物的言行卻感人至深。特別是課文的第二段,尤為情真意切,生動感人,要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充分體現其中蘊含的人間真情。
二、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分角色朗讀“打電話”這部分課文。
2、學會本課十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引導學生領悟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的道理。
三、教學方法
自學小組交流教師點撥
四、教學時間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檢查預習(7分鐘)
第一種:同學們,看到課題你們有什么問題?(可能問:什么是誠實?誠實就是真誠老實,什么是信任?信任就是相信,敢于托付。還可能問誰誠實?又是誰信任誰?等問題。教師根據學生的問題導入到檢查環節。)
第二種:同學們,你喜歡交什么樣的朋友?是實話實說,從不騙人的人,還是常常撒謊的人?這個不言自明,大家肯定選擇前者?為什么呢?因為他們誠實,誠實的人讓人有一種信任感。
下面,讓老師來檢查一下你們的預習情況。做好三步:
1、找學生快速讀出生字,生字出示在課件上。
2、聽寫生字組成的詞語,立即收齊學生的聽寫本。
3、找學生讀課文,看是否讀得正確、流利。
(二)引讀自學(12分鐘)
1、教師詢問學生對于課文內容有什么問題不明白,可以當堂提出來。(這個環節的目的是培訓學生帶著問題上課學習的品質。)
2、教師出示提前設計的問題,通過課件出示,問題是:(1)這篇課文的文體是——,文章的敘述順序是——。課文可以分為幾部分?(2)課文圍繞誠實與信任寫了一件什么事?課文講了誰的誠實,誰對誰的信任?從課文哪里能夠看出來?(3)課文的結尾寫道:他的話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是哪些話印在了“我”的腦海里,請用波浪線畫出來。(4)這篇課文為什么要用“誠實與信任”作題目?想想看還能換個題目嗎?
3、學生根據教師和同學提出的問題,自己讀文解決問題。學生能夠自己解決的問題,可以通過畫、批注等方式記錄,而對于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或者在讀書中產生的新問題都可以標示出來。在小組交流中提出共同討論。
(三)小組交流(5分鐘)
1、由小組長帶領把教師出示和同學提出的問題進行梳理,形成統一的認識。
2、把自己學習時沒有解決的問題提出來,請組員為其解決。如果小組同學不能解決,在全班展示時,提出來,請求教師和全班同學幫助解決。
(四)展示交流(12分)
1、教師首先詢問各小組是不是由解決不了的問題,確定難點,便于集中指導。
2、然后,按照教師和同學提出的問題順序解決問題。教師隨機點小組,有小組同學主動回答。把學生已經解決的問題,通過匯報的'形式檢查學生的自學和交流情況,從而全面掌握學生的學情。
3、重點解決學生沒有解決的問題。
預設:
(1)課文分為幾部分。可以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三個自然段,因為前三自然段圍繞“我”不小心撞碎了小紅車的后視鏡在寫。第四自然段開頭講“事隔三天”,明顯地與前面內容分割開來。第二部分是四至十自然段,主要在寫小紅車主人與“我”的對話。第三部分是第十一自然段,主要講了我與小紅車主人通話后的感受。引導學生從內容上來分段。
(2)是哪句話或哪些話給我深刻的印象,學生討論可以解決。
(3)為什么以“誠實與信任”為題?因為作者想向讀者說明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誠實和信任,所以,以此為題。是否可以換個題目?是的,可以換成“誠實比金錢更重要”。
(五)拓展交流(4分鐘)
問題:有人認為,課文中的“我”的做法很傻,因為當時并沒有人看見,完全可以離去不管,你是怎么看待這個問題的?如果你在生活中也遇到這樣的事情,你會如何處理呢?
讓學生自由討論,各抒己見,教師引導,讓學生知道應該按照誠實的做法去解決問題。
信任教學設計 6
【學習目標】
1、讀準“跳躍歡吠、沁人心脾、根深葉茂、饞涎欲滴”等一些詞語的讀音;通過了解“沁人心脾、根深葉茂、饞涎欲滴”這些詞語中帶點字的意思。
2、能快速默讀課文找到文中小狗的活動線索,并在熟讀了解內容的基礎上以此為線索簡要復述課文講述的一件事。
3、能結合課文有關內容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的含義;并能在領悟中心的基礎上聯系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說說自己的讀文后感想。
【重點和難點】
能結合課文有關內容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的`含義;并能在領悟中心的基礎上聯系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說說自己的讀文后感想。
【教學過程】
課前預習:
1、借助字典,讀通課文。
2、理解詞語:沁人心脾、饞涎欲滴、根深葉茂
3、思考:“信任”什么意思?課文主要寫了誰信任誰?
一、檢查預習,導入新課,理清脈絡
1、導入新課,齊讀課題。
2、檢查預習:
1)“信任”什么意思?(相信而敢于托付。)
2)課文主要寫了誰信任誰?
3、小結:桃園主人信任客人;客人信任主人,雙方互相信任。
板書:信任 桃園主人客人
4.雙方是怎樣信任?信任給人帶來怎樣的感受?一起學習課文。
二、學習2——6節,理解“主人怎樣信任客人”
1、讀讀2——6節,找出最能體現主人信任客人的一句句子。(第2節第3句句子)
(1)學生讀句子。
(2)出示填空:屋前有一張木桌,桌上()幾只竹籃,籃下()一張紙條,上面():“朋友,歡迎您。每籃桃子五元錢,()自己采,然后把錢()箱子里,祝您愉快!”
(3)給“盡管”換詞,理解詞意。(盡管——只管)
(4)你從這張紙條中獲得哪些信息? A.把“我們”當作朋友;B 讓“我們”自己采桃子自己付錢;C 信任“我們”
板書:讓客人自己采桃子自己付錢
2.抓住小狗熱情好客的句子,體會“主人怎樣信任客人”
(1)過渡:“我們”一到桃園就感受到了主人對“我們”的信任,偌大一個果園不見主人蹤影,是熱情好客的小狗代替主人招呼客人。板書:小狗熱情好客
(2)快速默讀讀2——7節,劃出小狗招呼客人的句子。
(3)師生合作讀好這些句子。(讀準“吠”的讀音,理解“吠”的適用范圍)
(4)用詞組概括小狗是怎樣招呼客人的。 板書:等待到來 撒腿領路 帶回原地 熱情道別
(5)借助詞組連起來說說小狗是怎樣代主人招呼客人的。
3.通過復述,進一步體會“桃園主人信任客人”。
(1)桃園里只有小動物在代替主人招呼客人而忙碌,這是為什么? (體現主人充分相信每一位客人,這種“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舉動讓人感到充滿溫暖和人情味。)
(2)將“紙條上的內容”與“小狗的熱情好客”連起來復述,體會“桃園主人信任客人”。
三.以讀代講。進一步學習2——6節,理解“我們信任主人”,體驗“被信任的喜悅”
1.當我們來到屋前看到主人的紙條,我們已經感受到了被信任的愉悅,在被信任的同時,我們也給予了對方信任,我們跟著小狗——(鉆進果林,只見根深葉茂的果樹上結滿了豐實的果子,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使人饞涎欲滴。)隨機理解“根深葉茂”、“沁人心脾”、“饞涎欲滴”的意思。
2.正因為有彼此的信任,“我們”才能感受到親手摘桃的愉悅——(我立即向一棵大桃樹跑去,先生跑向另一棵。我們沉浸在親手摘果實的歡愉中。)
3.當我們摘完桃子,不忘紙條上的托付,盡管一旁沒人,錢箱旁只躺著——一只大花貓,我們卻守信地如數付錢。看著大花貓,我對丈夫開玩笑說——“你認為它會數錢嗎?”丈夫也淘氣地回答——“也許會學會的。”這種無人在一旁看管的摘桃、付錢方式,讓人感到自己得到他人的尊重,心情輕松愉悅,連話語中也多了幾分幽默。板書:“我們”如數付錢
4.小結:信任是對人的一種尊重,它是相互的。信任更是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只有大家都真誠相待,都信守誠信原則,才能體驗到信任與被信任的喜悅。板書: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被信任的愉悅
四.創設情境,復述事情 。如果“我”和丈夫回到家,會怎樣告訴家人由信任帶來的有趣的摘桃經歷?借助板書復述事情。
五.學習第8節,
1.齊讀
2.“我”為什么禁不住回過頭去,久久地注視著那片果林?這時,我心里會想些什么?請你根據提示,聯系課文內容展開想象。 出示:我禁不住回過頭去,久久地注視著那片果林,想:________
信任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使學生了解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信任是美好的品質,也使學生從文中感受被人信任的喜悅。
2.細讀課文,理清文章的寫作順序,理解本文“側面描寫”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及難點]
理解課文,感悟信任的含義。了解本文的寫作特點。
[課前準備]
自制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引導學生回憶采摘的經歷,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引發學習課文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課文寫了什么事?
給你留下怎么樣的印象?
你有什么發現?(質疑)
三、帶著問題深入研讀課文
“一進桃園”——
這是一個怎樣的桃園呢?用一個詞來形容它。
“二進桃園”——
1.這么特別的桃園,如果他的主人在這兒,你有什么問題想問他嗎?
2.讓我們再次走進果園,去尋訪一下,也許在對課文的品味中你會對桃園主人了解得越來越深入,這些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默讀課文,思考:這位桃園主人是怎樣的一個人?從文中你對他有哪些了解呢?
請畫出重點詞語,補充批注。
3.在小組里交流,分享個人的理解,做好集體交流的準備。
4.全班交流,老師適時引導。
要點:
從桃園主人的精心布置的各個細節中(路牌、紙條、小筐、小狗帶路、累累碩果、錢箱和花貓),體會桃園主人的特點(熱情、真誠、勤勞、善良……);
5.體會表達特點,了解側面烘托。
回顧一下剛才的交流,想一想:桃園主人在課文的描寫中并沒有出現,你們是怎樣對他有了這樣深入的.了解的?
這種借助其他事物來刻畫人物的方法叫------側面描寫,起烘托的作用。
這正是本文的獨特之處,是我們這節課了解的新的寫作方法。初步感受它的作用。
“三進桃園”——
1.從采桃者的角度,體會他們都收獲了什么?
2.通過朗讀來傳遞這份被信任的喜悅(你從哪感受到采桃人的喜悅,就讀哪些語句。)
3.指導朗讀最后一段,感受桃子是有價的,而人與人之間的真誠是無價的。
4.激情發散,表達感悟:看著這美好的桃園,想著未曾謀面的桃園主人,回味著這次奇特的采摘經歷,此時此刻,你想說些什么?敞開心扉,寫下此時感受,然后交流。
總結:那就讓我們在生活中給予信任、收獲喜悅、享受真誠帶給我們的幸福吧!
信任教學設計 8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9個生字,正確書寫12個生字,并掌握多音字“撒”。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了解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能力目標:
1.學生反復誦讀,對相關內容展開想象,體驗情感。
2.用自己的話描述了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情感目標:
從故事中體會被人信任的愉悅之情,并由此崇尚與人相處時相信別人和取信于人。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一、告示質疑,導入新課
同學們,春暖花開,人們都愿意到郊外去走一走,看一看。我每次去外婆家,總能看見一塊立在路邊的告示牌(師出示:桃子——自采——三里路),看了這則告示你有什么疑惑嗎?(學生質疑。可能會提到:真的有桃子嗎?桃子真的可以自己采嗎?桃園真的距離路邊三里路嗎?)既然大家有這么多疑問,想不想去看個究竟?現在就讓我們走進課文《信任》,一起來讀讀吧!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遇到生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出示生字詞課件,學生開火車讀一讀。
3.利用多種形式理解詞語:豐碩、沁人心脾、沉浸、小心翼翼,樸實等。
4.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其他同學認真聽,一邊聽一邊想:課文中都寫到了誰?誰留給你的印象最深?(結合學生的回答板書:桃園主人客人)
三、細讀課文,深入品讀感悟。
(一)、這究竟是怎樣的一份信任,會讓同學們對桃園主人印象如此深刻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1—3自然段,看看哪些地方表現了桃園主人對客人的信任,畫出相關句子,多讀幾遍。
(二)、將找到的句子以小組為單位,讀給小伙伴聽聽,再說說你的感受。
(三)、全班交流。學生可能談到以下句子:
“桃子——自采——三里路”
“朋友,歡迎您,每籃桃子五元錢,盡管自己采,然后把錢放在箱子里。祝您愉快!”
“狗在我們身邊跳躍了一會兒,然后撒腿向前跑去。顯然,它們是在為我們領路哩。”
1、引導學生重點感悟:“朋友,歡迎您,每籃桃子五元錢,盡管自己采,然后把錢放在箱子里。祝您愉快!”
(1)桃園主人以什么方式傳遞著自己的信任?
(2)自己讀讀這則留言,看看從中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①“盡管”一詞你怎樣理解?怎樣做才是“盡管自己采”從中感受到什么?
②“然后把錢放在箱子里”與我們平日的購物有什么不同?從這些不同中你又能讀出點什么?
(3)同學們,如果此時你們看到這樣一則留言,心情怎樣?那么可想而知“我”和姐姐的心情了。為什么我們都會都有這樣的心情呢?
(3)指導朗讀。練讀,指讀第二、三段。
(四)、大家看完這張紙條后,現在最想干什么?看來同學們的想法又與“我”和姐姐的想法不謀而合了,那還等什么,去親自體驗一下吧,自己來讀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
①能不能告訴大家讀完后有什么感覺?
②將你們的感受通過朗讀展現出來吧!學生練讀、指名讀
③引導學生理解“沁人心脾”、 “沉浸”的意思。
“沁人心脾”是什么意思?你能表演一下嗎?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沁人心脾吧!現在再來讀讀這個詞,你理解了嗎?“我”和姐姐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呢?
“沉浸”你怎樣理解?沉浸在哪兒?僅僅是沉浸在親手采摘果實的歡愉中嗎?
④理解了這些詞語,再來讀讀這段話,相信你會有新的收獲。學生練讀、指名讀、齊讀。
(五).出示本課情境圖片:兩個孩子抱親自摘的桃子,笑得那么開心,她們為什么這樣高興呢?她們僅僅為摘到桃子而開心嗎?
四、點明中心,升華感情。
1.這次桃園之行,給“我”和姐姐深深的觸動,所以當汽車慢慢朝來路駛去時,我不禁回頭,久久地注視著那片果林,那間小屋,那張桌子,注視著那個樸實而又純潔的地方。我為什么不禁回頭,又為什么久久地注視呢?(根據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在那里,我們得到的是人與人之間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最后一段。
2.此時,看著這美好的.桃園,想著未曾謀面的桃園主人,回味著這次奇特的采摘經歷和這則告示:桃子——自采——三里路,你想說些什么?
3.課堂小結:信任,可以書寫人間最美的篇章,她不僅僅把人們引領到果園,更重要的是把人們引向了互相尊重的崇高境界,使人們得到了人與人之間地信任和被信任地喜悅,那就讓我們沐浴著信任的陽光,享受真誠帶給我們的幸福吧!。
五、拓展延伸
課文所講述的故事像綿綿的細雨灑落我們的心底,滋潤我們的心田。讓學生談一談,自己身邊的“被人信任”或是“相信他人”的事例,并寫一寫。
六、擴展
閱讀《無人看守的菜攤》《給予》
板書:
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悅
信任
桃園主人
客人
信任教學設計 9
教學導入:
1、學生齊背前一課用目光傾聽。
2、教師過渡:剛才大家背的用目光傾聽,是以詩歌的形式贊頌人與人的真誠的。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也是贊美真誠的,這是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請一名同學有感情的朗讀。
3、投影出示:文章的最后一段。
教學過程:
教師激趣: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怎樣的一個地方呢?(板書:真誠而樸實)讀后你有什么感受?(板書:信任)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地方給人真誠和樸實?
學生自讀自悟:
1、請你們出生朗讀課文,想想課文講述了怎樣一件事?
2、指名回答課文的主要內容。
3、信任的感覺真的很美好,從課文的那些語句中能感受到果園主人的樸實而真誠呢?
4、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畫出相關的句子和詞語。自己思考并相應寫出批注。
5、學生匯報,教師相機板書。
質疑問難:
果園主人出售水果的方式太新奇了,同學們讀后有問題要問嗎?
教師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觀點,總結后出示投影。
1、如果遇到不給錢的'怎么辦?
2、主人不出現為什么安排小貓和小狗?
3、主人的創意真能獲得每個人的信任嗎?
教師過渡:
同學們的洞察力很強。這些深刻的問題既源于用心讀書,又源于我們靈魂深處道德的反思。請同學們結合剛才的自學,思考這樣的事情會發生嗎?
文本對話:
1、學生結合課文中紙條上的話說自己的感悟。“盡管”是什么意思?主人能這樣做,是把采摘果實的人當成陌生人嗎?那么,是當作親人、朋友一樣親密。
2、那么這句話應該怎樣來讀呢?教師指導朗讀。
3、結合告示板、紅箭頭的段落體會主人的周到細致。
4、結合小貓、小狗,感受主人的熱情和友善。
5、結合無人看管的錢箱,感受主人對作者真誠的信任。
6、總結質疑的問題,知道只要彼此真誠,互相信任,就能換來美好的生活。
感情升華:
聲情并茂的朗讀文章的最后一段。
文本拓展:
是呀,被人信任的喜悅如一朵芬芳的花,淡淡幽香沁人心脾,讓人久久不能忘懷。生活中,你有過類似的經歷嗎?說說與大家分享。
1、學生回憶自己的體驗。
2、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有一位睿智的老人,用畢生的經歷著書立說,闡述誠信是人生立身之本。他是誰?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古今中外,誠信的事例數不勝數。同學們讀了好多書,你一定知道許多。能說一說嗎
3、學生匯報小故事。
4、教師作補充。“海爾集團的按期交貨用空運,不愿失去信用;《史記》中,延陵季子在徐國國君死后,仍然贈予寶劍,不畏人言……
5、回顧誠信的詩句、名言、成語、諺語。教師出示投影。
6、結合今天的生活實際說說誠信的意義。
教師小結:
誠信沒有重量,卻可以讓人有鴻毛之輕,可以讓人有泰山之中;誠信沒有標價,卻可以讓人的靈魂貶值,可以讓人的心靈高尚;誠信沒有體積,卻可以讓人心情灰暗蒼白,可以讓人情緒高昂,愉快。
相信同學們也會有一些感受,可以用上一兩句名言,在書上寫幾句話。
配樂朗讀
結束語:
也許,我們只是路旁的一株小草,無法如鮮花般迷人燦爛;也許我們只是山間,一條不為人知的清泉,無法如大海般浩瀚奔騰;也許,我們都只是蕓蕓眾生中一平常之人,無法如偉人般驚天動地令人矚目。但也決不能丟棄誠信這一做人之本。
信任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
1、讀準跳躍歡吠、沁人心脾、根深葉茂、饞涎欲滴等一些詞語的讀音;通過了解沁人心脾、根深葉茂、饞涎欲滴這些詞語中帶點字的意思。
2、能快速默讀課文找到文中小狗的活動線索,并在熟讀了解內容的基礎上以此為線索簡要復述課文講述的一件事。
3、能結合課文有關內容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的含義;并能在領悟中心的基礎上聯系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說說自己的讀文后感想。
教學重點:
能結合課文有關內容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的含義。
教學難點:
能在領悟中心的基礎上聯系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說說自己的讀文后感想。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去果園摘過水果嗎?都摘果哪些水果?有什么收獲呢?
2.美國作家蓋爾.布蘭克也去果園摘過桃子,想知道他特別的經歷和感受嗎?咱們一起來學習《信任》這篇課文吧。
3.板書課題,齊讀。
4.揭題:信任什么意思?課文主要寫了誰信任誰?
那么雙方是怎樣信任的?信任給人帶來怎樣的感受呢?相信通過學習,你會找到答案的。請同學們打開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5.檢查字詞掌握情況:
婆家 樹蔭 跳躍 歡吠 沁人心脾 根深葉茂 饞涎欲滴
小心翼翼 蹦蹦跳跳 掏錢包 沉甸甸
6.指名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二、研讀課文,合作探究
1.這次采摘桃子,作者最深的感受是什么?默讀課文,畫出文章的中心句。
2.仔細讀讀課文,找找文中哪些地方寫出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被信任?畫出有關的語句,寫簡單的批注。
先自己找,再在小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1)告示牌
a.課件出示:桃子自采三里路
b.告示牌上只寫了七個字,是什么意思呢?它把人們引向什么地方?
c.三里之外真的有桃林嗎?作者夫婦找到果園,采摘到了桃子嗎?
(2)木桌上的留言
課件出示:屋前有一張木桌,桌上擱著幾只竹籃,籃下壓著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朋友,歡迎您,每籃桃子五元錢,盡管自己采,然后把錢放在箱子里。祝您愉快!
a.紙條上哪些詞最能表現主人對客人的信任?盡管還可以換成什么詞?
b.你從這張紙條中獲得哪些信息?
c.從這張紙條上,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主人?(熱情,有禮貌,信任客人,友好)
d.讓我們以主人的語氣,把這張紙條讀一讀。
e.假如你就是作者,你看到這段留言的時候,心情怎樣?為什么?
(3)自采桃子。
a.同學們,你們想不想鉆進桃林,親自體驗一下自采桃子的樂趣?
(放有關桃林的圖片)看到這些桃子,你有什么感受?你最想干什么呢?
b.現在默讀第五自然段,看一看作者有什么感受?
(沁人心脾是什么意思?沁,滲入。本課指桃子芳香的氣味讓人感到非常舒適。作者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
饞涎欲滴是什么意思?涎,口水。饞得口水都要滴下來了。你感受到了嗎?)
c.課文為什么要寫果實的長勢呢?我們從中又可以體會到什么?
d.師:正因為彼此的信任,我們才能感受到親手摘桃的愉悅。請大家帶著自己的感受有感情的進行朗讀。
從哪里還能感受到桃園主人對我們的信任呢?
(4)無人看管的錢箱
我掏出錢包,這才發現錢箱旁躺著一只大花貓。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了什么呢?
師:瞧,主人不擔心人們摘了桃子不付錢,不擔心大家多摘了桃子少給錢,也不擔心有人會把無人看管的`錢箱抱走,充分的尊重信任客人,讓客人感受到受人尊重的喜悅。
3.文章中多次提到狗和貓,找到有關句子,畫出來讀一讀,體會到了什么?
A、從狗對客人的行為,我們聯想到什么?
(主人是多么的熱情好客,把大黃狗訓練的如此盛情,為我們領路。大花貓也旁若無人的躺在錢箱旁。)
師:果園的主人雖然沒有出現,但處處與人為善,相信每一位客人。課文通過對狗和貓動作、神態的描寫,從側面烘托了主人的美好品質。
四、整體回顧,感情升華。
1.師:這次桃園之行,讓我們感受到了被信任的喜悅,所以,當汽車慢慢朝來路駛去時,我不禁回頭學生接讀
2.作者為什么不禁回頭,為什么久久注視著?你體會到了作者什么樣的心情?
3.誰能通過你的朗讀讓我們感受到作者的這份留戀與不舍呢?
4.課件出示:
公路邊的告示把人們引向了,讓人們采摘到;還把人們引向的境界,讓人們感受到。
五、拓展延伸
課文所講述的故事像綿綿的細雨灑落我們的心底,滋潤我們的心田。最后,老師送你們一句名言與大家共勉。
六、布置作業:
小練筆:如果我和丈夫回到家,會怎樣告訴家人由信任帶來的有趣的摘桃經歷?寫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板書設計:
信任
桃子 自 采 三里路
迎客領路 親手摘桃 如數付款 愉悅返程
【信任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信任》教學設計07-10
《信任》教學設計09-11
《信任》經典教學設計05-25
《信任》教學設計06-29
教學設計:《信任》06-09
教學設計:誠實與信任09-01
信任的教學設計參考05-21
《誠實與信任》教學設計06-19
《誠實與信任》教學設計05-31
誠實與信任的教學設計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