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芭蕾型獨體字教學設計(通用7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芭蕾型獨體字教學設計(通用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芭蕾型獨體字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學習“豎撇”,掌握“芭蕾型”獨體字的書寫要點,并能將知識遷移至合體字中。
過程與方法:
感知發現,歸納臨摹,舉一反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悟漢字之美,培養學生愛漢字的情感;培養規范書寫漢字的好習慣。
重點難點:
掌握芭蕾動作“豎撇”的書寫要領; 掌握芭蕾字形的特點并會寫;
教學方法:
引導、觀察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1、導入課題
1、同學們,咱們先看一段視頻(課件“貝”的演變),
老師想告訴大家:漢字的演變從甲骨文、金文到篆書,從隸書到楷書;由行書到草書,歷經了3400多年的時間。漢字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們傳承和發揚。
2、請看圖片(課件學生作業圖),這些同學的字漂亮嗎?想不想比他們寫的更好?那就跟著老師進入今天的課題“芭蕾型”。
2、新授課題
(一)芭蕾字形典型動作------豎撇(踮腳尖)
豎撇有三拍:
1.右下小頓----短;
2.直豎向下----長;
3.輕提轉彎要出尖。(豎撇課件)
請同學們舉起小手,跟著老師做巴拍。把三拍連起來。(板書豎撇的實際書寫效果)
請同學們在書寫紙上描一寫二。(走下講臺紅筆巡視指導)
(2)一帶六字豎撇的延伸
芭蕾字形特點(課件“升”的特點)
a下為豎撇和長豎,撇稍短,上直下彎;豎直正立形,下伸稍長,猶如踮起腳尖跳芭蕾。細品便得其味。
b“升”的書寫:(課件“升”的口訣)
頭---小平撇,臂---橫,左腿--豎撇,右腿--懸針豎
口訣:撇起低,橫偏上;
豎撇短,把腿彎;
豎懸針,踮腳尖。
跟著老師一邊念一邊空手畫筆順,然后教師書寫板演。學生描一寫二,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糾錯。
“井”的書寫特點及口訣。(課件“井”的特點)教師講解板演,然后學生跟著老師一邊念口訣一邊空手畫筆順。然后,書寫紙上描一寫二。教師巡回指導及時糾錯。 “開”的書寫特點及口訣。(課件)教師講解板演,然后學生跟著老師一邊念口訣一邊空手畫筆順。然后,書寫紙上描一寫二。教師巡回指導及時糾錯。 “并”的書寫特點及口訣。(課件)教師講解板演,然后學生跟著老師一邊念口訣一邊空手畫筆順。然后,書寫紙上描一寫二。教師巡回指導及時糾錯。 “斤”的書寫要點及口訣。(課件)教師講解板演,然后學生跟著老師一邊念口訣一邊空手畫筆順。然后,書寫紙上描一寫二。教師巡回指導及時糾錯。 “斥”的`書寫要領及口訣。(課件)教師講解板演,然后學生跟著老師一邊念口訣一邊空手畫筆順。然后,書寫紙上描一寫二。教師巡回指導及時糾錯。 拓展延伸(一)。(課件)獨體字是學習合體字的基礎,同一獨體字和不同偏旁部首組合,可以組合出不同的多個合體字。 由“開”延伸的合體芭蕾字。(課件) 由“斤”延伸的合體芭蕾字。(課件)拓展延伸
(二)(課件)舉一反三,活學活用。(課件)
三、課堂作業展示
四、課堂總結
回歸芭蕾動作“豎撇”的書寫要領和芭蕾字形的特征和口訣:
撇起低,豎起高;
豎撇短,把腿彎;
橫偏上,身靈巧;
豎懸針,踮腳尖。
五、作業布置
完成書寫紙
芭蕾型獨體字教學設計 2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學生能夠準確識別芭蕾型獨體字的形態特征,理解其重心平穩、比例協調的結構特點。
掌握芭蕾型獨體字的基本書寫規則,包括筆畫的起止位置、長短變化、傾斜角度等,能夠規范、美觀地書寫常見的芭蕾型獨體字。
2.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觀察、比較、分析芭蕾型獨體字的形態,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和審美能力。
借助示范、練習、反饋等環節,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提升書寫技巧,提高手眼協調能力和書寫的表現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激發學生對漢字書法藝術的熱愛,培養學生耐心、細心的學習品質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引導學生在書寫中感受漢字的美感,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
深入理解芭蕾型獨體字的形態特征和結構規律,如筆畫的舒展、重心的穩定等。
熟練掌握典型芭蕾型獨體字的書寫方法,能夠將所學規則運用到實際書寫中,寫出美觀、規范的字體。
2. 教學難點
精準把握芭蕾型獨體字筆畫之間的呼應關系和空間布局,使書寫的字不僅外形美觀,更具靈動之感。
幫助學生克服書寫過程中的不良習慣,提升書寫速度的同時保證書寫質量,實現書寫的流暢性和藝術性的統一。
三、教學方法
1. 講授法:通過簡潔明了的語言,向學生講解芭蕾型獨體字的概念、特點、書寫規則等基礎知識,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有初步的理性認識。
2. 演示法:教師在黑板或借助多媒體設備進行現場示范書寫,直觀展示每個筆畫的起筆、行筆、收筆過程以及整個字的間架結構安排,使學生能夠清晰地看到書寫的步驟和技巧。
3. 練習法:安排充足的時間讓學生進行書寫練習,使學生在實踐中鞏固所學知識,提高書寫技能。教師在學生練習過程中巡回指導,及時發現問題并給予糾正。
4. 討論法:組織學生對書寫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不同字體的特點等進行討論,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力,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5. 欣賞法:展示優秀的書法作品,引導學生欣賞其中芭蕾型獨體字的美感和藝術魅力,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激發學生的書寫興趣和創作欲望。
四、教學準備
1. 多媒體課件,包含芭蕾型獨體字的形態分析圖、書寫示范視頻、優秀書法作品等資料。
2. 黑板、粉筆、米字格練習紙、鉛筆、橡皮擦等教學用具。
3. 制作一些簡單的教具,如可活動的筆畫模型,用于直觀展示筆畫的組合變化。
五、教學過程
1. 導入(5分鐘)
播放一段優美的芭蕾舞視頻,引導學生觀察舞者的姿態,感受其身體線條的舒展、優美以及動作的協調性。
提問學生:“芭蕾舞演員的動作和我們漢字中的某些字體形態有著相似之處,大家能聯想到哪些字呢?”引發學生的思考和討論,從而引出本節課的主題——芭蕾型獨體字。
2. 新授(15分鐘)
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芭蕾型獨體字,如“女”“戈”“飛”等,讓學生觀察這些字的外形特點,引導學生發現它們筆畫舒展、形態優美,如同芭蕾舞演員的姿態。
利用多媒體課件或筆畫模型,詳細講解芭蕾型獨體字的結構特點:
重心平穩:以“女”字為例,說明要使整個字看起來穩定,撇點和撇的交叉點應大致在一條垂直線上,如同舞者站立時身體保持垂直。
比例協調:分析“戈”字,長橫與斜鉤的長度比例要恰當,長橫約占整個字寬度的三分之一,斜鉤要舒展且有力度,這樣字的比例才協調美觀,就像舞者身體各部分比例和諧。
筆畫呼應:以“飛”字講解,橫斜鉤與撇的起筆、收筆位置相互呼應,筆畫之間雖不相連,但要有內在的聯系,如同舞者動作的連貫性。
教師在黑板上進行示范書寫,邊寫邊強調書寫要點:
起筆時,注意筆畫的藏鋒與露鋒,如“女”字的撇點,起筆可稍重,有藏鋒之意。
行筆過程中,控制好筆畫的輕重、快慢和方向,如“戈”字的斜鉤,行筆要穩且略帶弧度,體現出力度和美感。
收筆時,干凈利落,有的筆畫需回鋒,有的則自然收筆,像“飛”字的橫斜鉤收筆時要輕盈。
3. 練習(20分鐘)
學生在米字格練習紙上進行練習,每個字書寫5 - 8遍。教師巡回指導,觀察學生的.書寫姿勢和筆畫書寫情況,及時糾正錯誤。對于普遍存在的問題,集中進行講解和示范。
選取部分學生的練習作品進行展示,組織學生進行互評,讓學生從筆畫規范、結構合理、整體美觀等方面進行評價,提出優點和不足之處,教師給予總結和指導。
4. 拓展(10分鐘)
展示不同書法家書寫的芭蕾型獨體字作品,如王羲之、歐陽詢等書法家的字體,讓學生欣賞不同風格的書寫特點,感受書法藝術的博大精深。
引導學生嘗試用不同的書寫工具,如毛筆、鋼筆、彩筆等,書寫芭蕾型獨體字,體會不同工具帶來的書寫效果差異。
5. 總結(5分鐘)
與學生一起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包括芭蕾型獨體字的形態特征、結構規律和書寫要點。
強調書寫漢字不僅是一種技能,更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鼓勵學生在課后繼續練習,提高書寫水平。
六、教學延伸
1. 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選擇5 - 10個芭蕾型獨體字,用書法作品紙進行書寫創作,要求書寫規范、美觀,可適當添加裝飾元素,下節課進行展示和交流。
2. 組織書法興趣小組,定期開展書法活動,如書法講座、書法比賽等,為對書法感興趣的學生提供更多學習和交流的機會,進一步激發學生對書法藝術的熱愛。
3. 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關注漢字的書寫,如廣告牌、標語、書籍等,發現優美的字體并進行模仿學習,將課堂所學延伸到生活中。
七、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對于接受能力較弱的學生,要給予更多的指導和鼓勵。同時,要不斷豐富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和實效性。通過本節課的教學,觀察學生對芭蕾型獨體字的掌握程度和書寫水平的提升情況,總結教學中的優點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學中進行改進和完善。
芭蕾型獨體字教學設計 3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學生能精準把握芭蕾型獨體字“舒展、靈動”的形態,熟練運用書寫技巧,規范書寫“戶”“心”“也”等字。
2. 過程與方法:通過角色扮演、情境模擬,深度理解字的結構,提升書寫表現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對漢字藝術的熱愛,培養創新思維與文化自信。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領悟芭蕾型獨體字的形態精髓,掌握關鍵筆畫書寫。
難點:在書寫中融入情感與動態感,實現形神兼備。
三、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角色扮演法、小組合作法
四、教學準備
芭蕾舞表演道具(紗巾、彩帶)、多媒體設備、特制田字格練習紙
五、教學過程
1. 情境導入(8分鐘)
播放芭蕾舞者身著紗裙,手持彩帶翩翩起舞的視頻,邀請學生佩戴道具模仿動作,感受肢體的舒展與線條美。隨后展示“飛”“戈”等字,引導學生發現漢字與芭蕾姿態的相似之處,引出課題。
2. 探索發現(12分鐘)
分組觀察“戶”“心”等字,討論其結構特點,每組推選代表用肢體動作表現字的形態,其他小組進行點評。教師總結歸納字的`重心、比例、筆畫呼應要點。
3. 書寫實踐(20分鐘)
教師示范書寫,強調起筆如舞者亮相,行筆如舞姿延展,收筆如動作定格。學生練習書寫,小組內互評,推選優秀作品進行全班展示,教師針對性指導。
4. 創意拓展(10分鐘)
鼓勵學生用彩色筆為書寫的字添加芭蕾元素裝飾,如給“女”字加上舞裙,舉辦“漢字芭蕾展”,分享創作思路。
六、教學延伸
開展“漢字芭蕾”校園文化活動,組織學生設計班級文化墻,將芭蕾型獨體字與繪畫結合,展示優秀作品。
七、教學反思
關注學生在情境活動中的參與度,根據反饋調整教學環節,增強課堂趣味性與實效性。
芭蕾型獨體字教學設計 4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掌握典型芭蕾型獨體字書寫,了解其在古代書法作品中的演變。
2. 過程與方法:通過賞析、臨摹經典碑帖,提升書法鑒賞與書寫能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漢字書法魅力,增強文化傳承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剖析經典碑帖中芭蕾型獨體字的筆法與結構。
難點:在臨摹中體現古帖韻味,融入個人理解。
三、教學方法
欣賞教學法、臨摹實踐法、比較分析法
四、教學準備
王羲之《蘭亭序》、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等碑帖高清圖片、書法臨摹紙、毛筆(軟筆書法課適用)
五、教學過程
1. 文化導入(7分鐘)
展示古代書法名帖片段,引導學生尋找芭蕾型獨體字,講述漢字書法的發展歷程,激發學習興趣。
2. 賞析探究(13分鐘)
以《蘭亭序》中的“之”“少”等字為例,分析其筆畫粗細變化、結構疏密安排,對比不同書法家對同一字的.書寫差異,總結特點。
3. 臨摹實踐(20分鐘)
教師示范毛筆臨摹要點,學生選擇碑帖中的芭蕾型獨體字進行臨摹練習,教師指導握筆姿勢、運筆方法。開展“我與古人比書法”活動,展示臨摹作品并互評。
4. 總結拓展(10分鐘)
回顧所學,強調書法文化傳承意義。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用硬筆臨摹碑帖中的芭蕾型獨體字,制作書法書簽。
六、教學延伸
組織參觀書法展覽,邀請書法家進校園開展講座,指導學生創作書法作品參加比賽。
七、教學反思
根據學生臨摹情況,調整指導策略,加強對書法文化內涵的講解深度。
芭蕾型獨體字教學設計 5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快速識別、準確書寫芭蕾型獨體字,掌握書寫技巧。
2. 過程與方法:通過游戲,在趣味中提升書寫能力與反應速度。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團隊協作精神,激發書寫熱情。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在游戲中強化書寫規則記憶與運用。
難點:保持游戲中的書寫質量與規范性。
三、教學方法
游戲教學法、競賽激勵法、小組互助法
四、教學準備
漢字卡片、計時器、積分表、書寫小獎品
五、教學過程
1. 游戲導入(8分鐘)
玩“漢字猜謎”游戲,展示芭蕾型獨體字的.筆畫線索,讓學生猜字,活躍課堂氣氛,導入新課。
2. 規則學習(12分鐘)
以“闖關”形式講解書寫規則,每闖一關解鎖一個書寫要點,如第一關學習“重心平穩”,通過分析“也”字掌握要領。
3. 書寫游戲(20分鐘)
開展“漢字芭蕾接力賽”,小組合作書寫指定的芭蕾型獨體字,按書寫速度與質量計分;進行“限時書寫挑戰”,在規定時間內書寫最多且規范的字獲勝。
4. 總結頒獎(10分鐘)
回顧書寫知識,公布游戲積分,頒發“書寫小能手”等獎品,鼓勵學生課后繼續練習。
六、教學延伸
在班級設立“漢字書寫角”,投放游戲道具,供學生課余時間自主開展書寫游戲。
七、教學反思
把控游戲節奏,確保教學目標達成,關注不同學生在游戲中的表現,及時給予鼓勵與指導。
芭蕾型獨體字教學設計 6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基礎層學生能正確書寫,提高層學生書寫美觀,拓展層學生創作個性字體。
2. 過程與方法:分層指導、分層練習,滿足不同學生需求。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增強各層次學生自信心,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針對不同層次制定合適的教學內容與目標。
難點:實現分層教學的.精準指導與有效評價。
三、教學方法
分層教學法、個別輔導法、自主探究法
四、教學準備
分層練習任務單、個性化指導手冊、優秀作品案例集
五、教學過程
1. 學情診斷(7分鐘)
通過書寫小測試,了解學生基礎,將學生分為基礎層、提高層、拓展層。
2. 分層授課(13分鐘)
基礎層:學習“人”“入”等簡單芭蕾型獨體字的基本筆畫與結構。
提高層:分析“戈”“飛”等字的細節處理與書寫技巧。
拓展層:研究字體變形與創意設計,融入芭蕾元素。
3. 分層練習(20分鐘)
學生按層次完成對應任務單,教師巡回指導,對基礎層學生加強基礎筆畫練習,對拓展層學生提供創意啟發。
4. 分層展示(10分鐘)
各層次展示優秀作品,互相學習,教師分層評價,提出改進建議。
六、教學延伸
為不同層次學生推薦相應的書法練習資料,鼓勵學生自主提升書寫水平。
七、教學反思
動態調整分層策略,關注學生進步,及時優化教學方法,促進全體學生發展。
芭蕾型獨體字教學設計 7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掌握書寫,了解芭蕾與漢字在藝術表現上的共性。
2. 過程與方法:通過多學科融合學習,拓寬藝術視野。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綜合藝術素養,提升審美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挖掘芭蕾與漢字藝術的相通之處,指導書寫。
難點:實現多學科知識的有機融合與深度理解。
三、教學方法
跨學科教學法、項目式學習法、藝術體驗法
四、教學準備
芭蕾舞音樂、繪畫工具、舞蹈教室(如有條件)
五、教學過程
1. 跨界導入(8分鐘)
播放芭蕾舞曲,學生隨音樂自由舞動,用肢體表現節奏與韻律。展示芭蕾主題繪畫作品,引導學生發現線條、形態之美,引入漢字書寫。
2. 藝術探究(12分鐘)
對比芭蕾舞姿與芭蕾型獨體字,從線條、動態、平衡等角度分析共性,邀請學生用繪畫形式表現漢字的`“芭蕾姿態”。
3. 書寫創作(20分鐘)
教師示范書寫,融入舞蹈與繪畫的美感元素。學生書寫時播放輕柔的芭蕾音樂,完成后結合繪畫裝飾作品,舉辦“漢字藝術展”。
4. 總結升華(10分鐘)
回顧跨學科學習內容,強調藝術的相通性,鼓勵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創造美。
六、教學延伸
布置跨學科作業,讓學生創作“芭蕾與漢字”主題手抄報,融合書法、繪畫、文字介紹。
七、教學反思
評估跨學科教學效果,總結經驗,改進融合方式,提升學生綜合學習能力。
【芭蕾型獨體字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獨體字的教學設計范文(精選6篇)10-30
“古典概型”教學設計07-30
大腳丫跳芭蕾教學設計范文12-15
大腳丫跳芭蕾教學設計(精選7篇)09-02
辛是獨體字嗎07-14
《威尼斯的小艇》探究型教學設計09-28
辛是獨體字嗎?10-20
四是獨體字結構嗎07-28
支是獨體字結構嗎08-04
芭蕾的作文_芭蕾作文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