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筆算除法教學設計

時間:2025-09-16 16:56:05 賽賽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三年級下冊筆算除法教學設計(通用19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么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年級下冊筆算除法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三年級下冊筆算除法教學設計(通用19篇)

  三年級下冊筆算除法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初步學會"一位數除兩位數,商是兩位數"的筆算方法,掌握書寫格式并正確進行筆算。

  2、通過動手操作、探索和思考,經歷“一位數除兩位數,商是兩位數”的筆算方法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3、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掌握除數是一位數、商是兩位數的除法的筆算方法,特別是商的書寫位置。難點:理解算理,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數,應該與下一位上的數合在一起繼續除。

  學情分析:

  學生整體學習習慣不太好,書寫普遍不夠端正,數學水平參差不齊。學習不夠積極主動。學困生有5個,學習習慣比較差,上課聽講不專心,作業質量不高。措施是:培養形成良好的班風,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他們在不斷的'實踐中約束自己、鍛煉自己。加強與家長的聯系與溝通,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口算

  28÷7 30÷3120÷4 27÷3

  說出口算28÷7和 30÷3是怎么想的。

  2、筆算

  39 14

  說說寫豎式時要注意什么。

  二、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出示P15植樹情境圖。

  引導觀察:圖中告訴我們哪些信息?根據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問題?

  根據學生說的板書:三年級1班和三年級2班要植樹42棵,四年級1班和四年級2班要植樹52棵。

  板書:三年級平均每班植樹多少棵?四年級平均每班植樹多少棵?

  怎樣列式?

  42÷252÷2

  2. 42÷2等于多少?嘗試用以前學過的方法解決。

  學生思考匯報:(40÷2=20 2÷2=1 20+1=21)

  同學們會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樣用豎式計算呢?(揭示課題)板書:一位數除兩位數。

  三、合作探究,領悟算法

  1.例1: 42÷2=21

  (1)前面我們復習了商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現在出現了商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你們會用豎式計算嗎?大家試試,小組討論后各組把豎式寫到黑板上

 。2)比較一下,你喜歡哪一種算法?說說理由。

 。3)老師板演豎式計算最規范的格式

  師:現在就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列豎式算52÷2

  2.例2 : 52÷2

 。1)學生獨立計算后匯報,老師板書:

  26

  252

  4

  12

 。2)強調:筆算除法時,如果十位上除后有余數怎么辦?余數和除數有什么聯系?

 。3)比較例1和例2筆算豎式除法的異同?

  相同點:都是從被除數十位上的數除起,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商就寫在那一位上面。

  不同點:例2 是被除數十位上還有余數,要與個位上的數合起來再除 。

 。4)歸納例2的計算方法

  一位數除兩

  位數的筆算,要從被除數的( )除起;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就寫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被除數的哪一位除后有( )要注意( )比除數小,把( )與被除數的下一位數合起繼續除。

  3、理解算理

  (1)42÷2的算理 2 1

  242

  4-------表示(4)個(十),是(20)×(2)得到的 2

  表示(2)個(一),是(1)×(2)得到的 0

  強調:先用2除被除數哪一位上的數?后用2除哪一位上的數?每次除得的商寫在什么位置?

  算理:4個十除以2得2個十,商的十位寫2,表示2個十。2個十乘2得四個十,4個十減4個十得0不寫。把個位的2落下來,2除以2得1,商的個位寫1,表示1個一。1乘2得2,個位2減2得0.所以42÷2=21.

  (2)、讓學生說說56÷2的算理。

  4、概括筆算方法

  從十位算起,每位上的余數要比除數小,十位有余數要與個位落下來的數組成新的數來繼續除。計算過程要按照商、乘、減、比、落得順序筆算。

  四、鞏固練習

  1、完成P16“做一做”

  2、完成練習四第2題

  3、判斷改錯

  五、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一位數除兩位數,商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你有哪些收獲?

  六、作業

  練習四第1題

  三年級下冊筆算除法教學設計 2

  教學內容:

  32頁例7的第二題及做一做

  教學要求:

  運用知識的遷移,使學生掌握被除數末尾不夠商1的筆算方法,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掌握被除數末尾不夠商1的筆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5分鐘口算練習

  2.列豎式計算,并和同桌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415÷3 280÷6

  二、新授

  1.出示例2:562名學生分4批去參觀克隆鼠展覽。平均每批有多少人?還剩幾人?

 、湃嘧x題,題目里告訴我們什么數學信息?用什么方法計算?怎么列式?

 、562÷4,請你在練習本上列豎式計算,再在四人小組說說你是怎么算的.。請學生板演

 、菂R報:你是怎么算的?2除以4不夠商1怎么辦?為什么要商0,不寫行嗎?為什么?

 、热嗫诖

  2.做一做:631÷3340÷2704÷5843÷6

 、磐廊芜x兩題列豎式計算,再同桌交換檢查說說算法。

 、普垖W生板演,說算法。

  ⑶集體訂正

  3.鞏固:奧林匹克火炬在某地傳遞了816米,平均每天傳遞了多少米?

 、弄毩⑼瓿珊笸勒f算法

  ⑵集體訂正

  4.總結:今天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三、作業

  1.33頁第一題:517÷5403÷8262÷6564÷7

  2.33頁第四題。

  三年級下冊筆算除法教學設計 3

  教學內容:

  29頁例6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弄清商中間與末尾的不同意義。

  2.理解商中間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

  3.能主動思考、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

  教學重點、難點:

  從以學生為主體這個觀點出發,讓學生討論得出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并不斷溝通乘除之間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 引入

  1.口算

  2. 出示1033

  你能算出積,并把它改寫成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算式嗎?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3093=103

  二、新授

  1.出示例6。

  怎樣列式?結果是多少?你是怎么得到的?

  其他同學會用豎式計算嗎?

  (教師巡視,找典型問題以便反饋講評。)

  指板演題,問,為什么十位上要寫0?

  再出示學生中的典型問題,你有什么看法?

  學生討論后,教師把省去的這步去掉。

  小結:這題我們是怎樣計算的?

  2. 試一試。

  5355 6186 60153

  指第3題問:為什么60153上的中間會有兩個0?

  3. 出示 6058

  你會計算嗎?驗算一下自己對否,為什么商是70而不是7?

  4. 第30頁的第3題

  5.小結:今天我們學了什么?注意什么?

  三、 練習

  1.第29頁做一做

  2.第30頁的第1、2、4題

  三年級下冊筆算除法教學設計 4

  教學內容:

  26-27頁第4—7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做練習,進一步熟練一位數除多位數的筆算。

  2.邊練習邊觀察,從不同角度分析思考,體驗到探索的樂趣,創新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一位數整除三位數的基本練習課,鞏固多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 計算找聯系

  1. 獨立計算課本第27第5題。

  教師巡視看學生計算的方法。(有的同學做了27×5=135,直接就得出:135÷5=27)

  請做得快的同學介紹一下自己的方法。這個方法好嗎?我們就用乘除之間的.關系來計算。

  2.估一估,算一算課本第27頁的第6題。

  二、多角度思考,填()里的數

  出示 2()×4=104,你能在()里填正確的數嗎?

  請每組派代表說說你們的思考方法。(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

  三、 熟練筆算方法

  1. 判斷課本第26頁第3題商的余數。

  要指導自己判斷是否正確,可用什么方法驗證?

  下面我們來計算一下,看看它們商為數與你判斷的是否一致。

  再仔細觀察以下,商的為數與什么有關?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除數一位數

  被除數首位夠除:

  商的位數=被除數的位數

  被除數首位不夠除:

  商的位數=被除數的為數—

  2. 27頁第7題

  三年級下冊筆算除法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2、在理解分數意義的基礎上,使學生學會解決簡單的有關分數加減法的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動手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西瓜圖片,圓片,方格卡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復習

  2、情境引入

  展示情境圖內容,讓學生觀察,提問:你看到了什么?

  你想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出課題:分數的.簡單計算,板書課題。

  二、新課學習

  1、例1,教學分數的加法

  1)讓學生借助學具計算:

  2)學生交流,請學生說出計算的方法

  3)教師用教具演示的過程,讓學生理解分數加法的算理。

  2、例2,教學分數的減法

  1)用教具演示從里減去的過程

  2)讓學生說出教師演示的過程

  3)讓學生根據教師演示的過程列出算式

  4)提問:

  5)引導學生說出算理并計算

  3、例3

  1)出示1個圓片:整個圓可以用幾表示?用分數表示是幾分之幾?

  2)用教具演示減的過程

  3)讓學生說一說演示的意思。

  4)學生根據演示列出算式1

  5)讓學生計算

  6)全班交流

  請學生說出計算過程

  4、學生先探討,然后師生共同小結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三、鞏固練習

  1、計算下面各題

  2、填一填

  四、課堂總結

  通過學習,你認為在計算分數的加減法時,應該注意什么?

  三年級下冊筆算除法教學設計 6

  教學內容:

  筆算除法練習

  教學目標:

  1.能比較熟練地掌握初商過大,初商過小時的調商方法。

  2.能熟練正確進行筆算。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先填一填把除數看作幾十來試商,再算出來。

  2.下面的.括號里最大填幾?

  40( )<306

  30( )<207

  40( )<275

  60( )<194

  90( )<351

  ( )60<137

  3.根據試商情況,在括號里寫出準確商。

  二、提高練習。

  1.填一填。

 。1)9331,把31看作( ),商大約是( ),計算后可知準確結果是( )。

 。2)12016,把16看作20來試商,商大約是( ),余數是( ),說明商( ),應試商( )。

  2.計算下面各題。

  3.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三、課堂達標

  1.填一填。

  (1)375□ 3要使商為一位數,□可填( ),余數是( )。

  (2)一個數除以17,商是14,有余數。當余數最大時,被除數是( )。

  (3)7832可以這樣想,把32看作( )試商,78里面有 ( ) 個30,所以商是( ),余數是( )

  (4)在( )里填上合適的數。

  87里最多有( )個20 78里最多有( )個30。

  142里最多有( )個60 610里面最多有( )個80。

  2.筆算下面各題。

  18221=

  28836=

  29242=

  3.解決問題。

  飼養專業戶王大伯家養了185只公雞和229只母雞,還養了46只鴨。養雞的只數是鴨的幾倍?

  三年級下冊筆算除法教學設計 7

  一、學習目標:

  1、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會正確計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

  2、培養學生的'驗算習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 會正確計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

  二、難點。

  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算理。

  三、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括號里最大填幾?

  2、計算并且驗算。

 。1)64÷4

 。2)84÷ 2

 。ǘ┨骄啃轮

  1、情境展示。

  第一條信息與問題:三年級(1)、(2)兩個班共捐書256本,每個班平均捐了多少本書?

 。1)齊讀題目,并指名說已知條件與問題。

  (2)要每個班平均捐了多少本書應怎樣列式?(指名回答:256÷2)

  (3)教學用豎式計算256÷2。

 、賹W生用以前學過的方法在本子上試算。

  ②師指名板演并嘗試說計算過程。

  (4)師生共同交流算法。

  ①除。用2個百除以2,商1一個百,1寫在百位上。

  ②乘。用口訣“一二得二”算出商1個百乘除數2等于2個百,寫在2個百的下面。

 、蹨p。用2個百減去2個百等于0,后面還沒除完,不寫0。

 、懿。檢查余數0是否比除數小。

  ⑤放。把被除數十位上的5放下來繼續除 (再重復上面的筆算步驟。)

 。5)指名2—3名學生講算法

 。6)師;這樣計算正確嗎?請你在練習本上驗算一下。(指名板演,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7)口答。

  2、練習。

  獨立完成課本第17頁的“做一做”。

  ①、②并驗算。

  432÷2 522÷3 (請二個同學板演并指名學生說說怎樣計算的)

  3、計算方法。

  大家通過學習知道怎樣計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嗎?

 。ㄈ┤n。

  今天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三年級下冊筆算除法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鞏固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算理和計算方法。

  2、結合習題滲透事物之間是有練習的這有簡單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教學重點

  通過練習旨在鞏固除數是一位數除法,除的順序和豎式的書寫格式,練習時不但對學生計算步驟方法要充分重視,同時要培養學生書寫正確、整齊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 基本練習

  1.口算:

  36÷6= 72÷9= 81÷9= 14÷7= 12÷3= 9÷3= 21÷7=

  25÷5= 35÷7= 20÷5= 42÷7= 28÷4= 6÷3= 42÷6=

  全體練習,同桌校對

  2. 出示課本練習題。

  46÷2 63÷3 55÷5 48÷4

  91÷7 85÷5 64÷4 72÷6

  邊做邊思考上下兩題有什么聯系?

  3.許多事物,它們之間都是有聯系的,我們數學也不例外。請同學們看第21頁第3題。算算、填填、說說每一組上下有什么聯系。

  小芳想擺成這樣: 小東想擺成這樣:

  96盆花

  數學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二、筆算練習

  1. 80÷5 68÷4 98÷7 864÷4 936÷2 696÷4

  2.比一比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三、作業

  第21頁第4題。

  三年級有90名學生。每兩人用一張課桌,需要多少張課桌?把這些課桌平均放在3間教室里,每間教室放多少張?請同學們說一說計算商是兩位數1的筆算除法的方法。

  課后反思:引導學生將平時的生活經驗轉變成數學經驗,這樣在尊重了學生的.基礎上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了提升。

  三年級下冊筆算除法教學設計 9

  教學內容:

  25頁例4

  教學目標:

  1.在觀察、比較、溝通等活動中理解乘法驗算除法的方法。

  2.能正確運用乘法對整除與帶余數的除法進行驗算。

  3.培養良好的驗算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讓學生經歷觀察、填寫、思考等學生活動,感知乘、除法的關系。初步感受可以用乘法來驗算除法。

  教學過程:

  一、 生活引入

  1. 一本寓言故事書5元,如果你用100元錢買同樣的書,你準備買什么,最多可以買多少本?

  1005=20(本) 1007=14(本)2(元)

  2.通過觀察比較初步得出驗算方法。

  出示:

  186=108

  467+3=325

  10+86=

  32+57=

  3.比較一下,上下兩個算式 之間有什么聯系?你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根據學生得出的'結論,教師板書:商除數=被乘數

  商除數+余數=被乘數

  二、新授

  1. 驗證用乘法驗算除法的方法。

  指板書問:是這樣嗎?我們來驗證一下:出示例4。

  教師巡視指導。

  你們驗證的結果怎樣?

  2. 驗證帶余數除法的方法。

  你是怎樣驗算的?還有不同的方法嗎?(教師要鼓勵學生創新,除數商的一種還可以:100-2=98 987=14

  3. 小結。通過上面題目的聯系,請同學們說說除法驗算的方法和驗算時要注意的問題。

  三、練習

  1.課本第25頁做一做。你們驗算了嗎?我們要養成自覺驗算的良好習慣。

  2.課本第26頁第3題。

  你們打算用什么方法把它分成題目要求的這兩類?

  一般學生:算出結果再分類。

  好學生:看末尾。如果是0或5能被5整除,沒有余數,反之帶余數。

  三年級下冊筆算除法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鞏固除法法則、估算及驗算方法。

  2、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筆算除法計算的過程,鞏固兩位數除法的筆算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學生養成認真計算和認真檢查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商的位置。

  教學難點: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計算法則。

  教具 圖片、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教師導學

  一、復習導入

  1、口算卡片(略)

  2、填空

  1)把320平均分成40份,每份是( )

  2)每份是70,490里面有( )個70

  3)( )( )=2019,除數最小是( )

  4)32240的商寫在( )位上。

  5)475與195的差里有( )個70。

  6)如果430+6=126,那么12630=( )( )

  7)有163個雞蛋,每30個裝一箱,這些雞蛋需要( )個箱子。

  3、說說怎樣計算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二、練習內容

  1、計算

  34642

  17157

  167493

  87673

  200187

  1033284

  2、計算并驗算

  481483

  844533

  324347

  182763

  156828

  266936

  3、按要求在()里填上一位適當的數字,再計算。

  商是一位數 商是兩位數

 。 )2538 ( )7627

  ( )9682 ( )0464

  解決問題;

  1)一個排球42元,300元最多可以買幾個排球?

  2)一部電話機94元,一部掃描機846元,掃描機的單價是電話機的幾倍?

  3)探究題

  小英做一道除法題時,把除數48看成84,結果得到的商是37余12,求正確的商是多少?

  4)競賽題

  三、總結

  通過這幾節課的學習,你學會計算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了嗎?說說怎樣計算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四、作業

  91頁5----8

  三年級下冊筆算除法教學設計 11

  教學內容:

  22頁例3

  教學目標:

  1.再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中理解一位數除法,被除數得最高位商得數不夠商1,需要看被除數的前兩位再除的算理。

  2.再經歷一系列的計算練習后,感悟多位數除一位數的筆算步驟,并能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3.再合作交流中積極發表自己意見,同時學會傾聽,并從中體驗探究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學生獨立嘗試,小組交流等學習方式引導學生感受——理解——概括一位數除三位數,被除數得最高位商得數不夠商1,需要看被除數得前兩位再除得算理與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 引入

  1. 口算

  400÷10080÷890÷1056÷849÷763÷781÷9

  2. 出示

  74×4=29652×7=364296÷4=364÷7=

  你能根據上面的乘法算式,很快地填寫出下一個除法算式的商嗎?你是怎么想的?

  3. 出示

  284÷4=350÷7=16÷4=14÷7=296÷4=364÷7=

  邊填邊想這兩題上下之間有什么聯系?

  二、新授

  1.出示例3。

  2.你能列式計算嗎?算好后請你在四人小組交流以下問題

  (1)被除數前一位2除以6不夠商1,你是怎么處理的?

 。2)處理后得到的商你寫在被除數的.哪一位商?為什么?

 。3)接下來的商你又寫在哪一位上?為什么?

  學生說,教師板書

  3. 試一試:156÷3

  集體訂正

  4. 計算。

  378÷6 425÷5

  引導學生把每次除后余下的數余除數進行比較,問:你發現了什么?

  強調:為什么每求一位商,余下的數必須比除數小。

  6.小結。

  指著例3與學生的板演提問

  說說你今天學會了什么?

  三、練習

  1.做一做

  156÷3434÷8605÷5863÷7

  2.計算。

  176÷2456÷4381÷3495÷5

  這4道題都是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為什么有的商是兩位數,而有的商是三位數?想想商的為數與被除數、除數有什么關系?

  三年級下冊筆算除法教學設計 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口算整十數除整十、幾百幾十的數(商一位數)。

  2、會用合適的方法估算兩位數除兩三位數的除法,并能應用口算的方法求解。

  3、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口算除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

  整十數除整十、幾百幾十的數的口算計算方法;并能以此估算兩位數除兩三位數的除法。

  教學難點】

  理解整十數除整十、幾百幾十的數口算的算理

  【教學設計】

  一、課前談話

  1、老師這里有一包東西,猜猜是什么?

  2、這一卷硬幣你們猜猜有幾個?提示:估計要有個對照標準,現在看看5個硬幣有多厚?(老師測量一下大約1厘米,共長16厘米左右)

 。ń探o孩子估測方法,培養孩子進行估測的能力)

  根據估測板書正確答案:80個

  二、情景導入

  1、現在老師拿著80枚硬幣去買東西,你們感覺怎么樣?(不方便,太重了)

  那你們幫老師想個好辦法嗎?

  生:可以兌換成紙幣

  那你打算怎么兌換呢?

  生:5元,10元,20元,50元,(板書)

  那么分別能兌換多少張呢?怎么用數學方法表示出來呢?

 。ò鍟80÷5=16張 口答

  80÷10=8張8個10是80

  80÷20=4張 80÷50不是正好,下次討論)

  2、探究算理

  “80÷20=4”你是怎樣想的?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誰來說說自己的想法?

 。1)20×(4)=80 所以:80÷20=4(想乘法算除法)

 。2)8÷2=4 所以:80÷20=4

  (轉化成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

  追問: 80怎么變成8啦?這里的8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

  因為80元就是8張十元,20元就是2張十元,8÷2=4 所以:80÷20=4

  (80個一元就是8個十元,20個一元就是2個十元,所以8÷2=4,那么80÷20也=4)

  6、現在老師有150枚1元的硬幣,也讓你來兌換一下,不過這次兌換成50元的紙幣,可以兌換幾張?

  150÷50=3(套)

  你是怎么想的.?

 。1)50×3=150 所以:150÷50=3(想乘法算除法)

 。2)15÷5=3 所以:150÷50=3(轉化成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

  追問:這里的15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

  因為150元就是15個十元,50元就是5個10元,15÷5=3

  所以:150÷50=3

  7、小結:

 。1)剛才,我們碰到的問題,我們都是用除法來解決的,仔細觀察黑板上的算式,你發現與我們以前學習的除法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ǔ龜刀际钦當,以前都是一位數)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的是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除法。(板書課題)

  (2)我們可以怎樣來做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想一想,說給你的同桌聽聽!

  (3)誰來把你聽到的說一說?

  (想乘法算除法或是轉化成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

 。4)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80÷40 90÷30 250÷50 640÷80

  (選擇1題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8、做的不錯,解題過程中運用的兩種方法時我們都在想什么?

 。ǘ加玫搅顺朔ǹ谠E)

  現在你能不能倒過來,由一句乘法口訣想到一道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除法?

 。ㄕ垘孜粚W生來想)

  三、估算兩位數除兩三位數的除法:

  黑板上的兩個除法算式的被除數和除數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末尾都是“0”,是整十數和幾百幾十的數,生活中的數不會都這樣特殊。

  1、出示62枚硬幣。

 。1)把62枚硬幣,每20枚硬幣卷成一卷,估計一下,大約可以卷成幾卷?

  (2)你能用算式表示一下嗎?說說你是怎樣估計的?

  62÷20≈60÷20=3(卷)

  2、出示120枚硬幣。

  (1)把120枚硬幣,每18枚硬幣卷成一卷,估計一下,大約可以卷成幾卷?

 。2)你能用算式表示一下嗎?說說你是怎樣估計的?

  120÷18≈120÷20=6(卷)

  3、剛才,我們都在做同一件事情,那就是――估算,在估算的時候,我們采用了什么方法?

 。ㄋ纳嵛迦氲姆椒ǎ

  4、游戲練習:我們一起來做個包硬幣的游戲:

  請你根據圖示,寫出算式,算出得數。

  93÷30 90÷29

  142÷70 140÷67

  161÷40 160÷38

  5、選擇一位學生作品在展示臺上展示并評價,分析估的過程。

  四、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又有哪些收獲?

  62÷20≈60÷20=3(卷)、120÷18≈120÷20=6(卷)、93÷30≈ 3(卷) 90÷29≈ 3(卷)……這些是我們剛剛學過的估算題,那么這些題目如果用上等于號,那又會是多少?這個問題留給大家思考,以后的數學課上我們再一起來研究!

  三年級下冊筆算除法教學設計 13

  教學目標:

  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初步學會一位數除兩位數,商是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引導學生根據具體情境合理進行計算,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應用數學的能力。

  教學重點:

  一位數除兩位數,商是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

  讓學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法算式的演算格式。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溝通舊知,建立聯系。從樹上摘蘋果,課件出示蘋果樹圖,看誰摘得最快?

  600÷6 27÷3 240÷8 160÷4 3 ) 9 9 )37

  [設計意圖]:通過回憶舊知,溝通舊知,建立聯系自然引入本節內容。

  2.師:同學們,現在是什么季節?春天萬物復蘇,春暖花開,這是一個植樹的好季節。(課件出示春天圖,再出示同學們舉著隊旗走在山坡上去植樹的情境圖),讓學生說圖意。

  3.引導觀察:圖中告訴我們哪些信息?根據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問題?怎樣列式?(根據學生的回答師板演)

  生:三年級平均每班植樹多少課?42÷2=

  4.師:42÷2等于多少(生:42÷2=21)

  你是怎么想的?

  生:分小棒的方法,擺好42根小棒,把四個十和兩個一平均分成兩份。出示圖片:

  生:口算40÷2=20 2÷2=1 20+1=21

  同學們會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樣用豎式計算呢?(揭示課題)板書:一位數除兩位數。

  [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植樹情景引出新課,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價值,進而樹立起學好書學的信心。

  二、自主探索,領悟算法

  (1)探索豎式:用豎式計算,你們會嗎?試試看學生獨立計算后,反饋

  第一種第二種

  21 21

  2)42 2 )42

  42 4

  0 2

  2

  (2)比較一下,你喜歡哪一種算法?說說理由。

  學生發表意見:(學生多數會喜歡第一種算法,簡單、豎式短,很少有學生喜歡第二種也就是課本例題的形式)

  師:其實第二種方法有自己的優勢,它能讓大家很清楚地看出計算過程。

  (3)師邊用電腦演示邊講解:筆算除法的計算順序和口算一樣,要從被除數的最高位除起。請哪位用第二種方法做的同學上來講解一下。(師配合補充)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主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感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同時,樹立選擇最優方法的意識。同時在一定程度上發展了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設計時本著“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原則,操作形成表象,動腦想算理,動口說算法,及時規范豎式的寫法、總結算法,從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這樣安排既體現知識的產生過程,又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利用操作、演示、歸納、概括等方法揭示具體到一般的規律,完成由形象到抽象思維的過程。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1、P20做一做

  2、請你當小法官,別判錯。

  1 4 2 21

  2 )28 3 )69 4)84

  2 6 84

  8 9 0

  8 9

  0 0

  3、買作業本:小紅去買了3本同樣的作業本,一共花了3元6角,每本作業本多少錢?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獲得新知識的基礎上,獲得成功的體驗。好的學生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學習相對差一點的同學也能夠掌握本節課的重點知識。辨析練習有利于突破教學難點,預防學生計算時出差錯,讓學生運用剛學到的計算方法來分析、判斷和推理。安排自選練習,既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又使大多數學生有自我表現的機會,增強練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四、梳理知識,總結升華

  同學們,這節課你學得開心嗎,你都有哪些收獲?

 。墼O計意圖]對本節課學習的知識進行簡單的回顧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識網絡,整理學習思路,掌握用除法豎式計算的方法,為后面的學習打好基礎。

  三年級下冊筆算除法教學設計 1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會學習除法估算的必要,了解除數是一位數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導學生根據具體情境合理進行估算,知道什么時候要估大些、什么時候要估小些,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應用數學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理解學習除法估算的必要

  1、 看圖出示以下情境和問題:

 、僬n本例2:李叔叔他們三人平均每人大約運多少箱?

 、趶膶W校到仙女湖有223千米,客車行駛了4小時,平均每小時約行多少千米?

 、勖柯狅嬃3元,100元最多能買多少聽飲料?④在一次地震中,有災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發一頂帳篷,最少要準備多少頂帳篷?

  2、請學生嘗試列出解答上面各題的算式。

  一般來說,學生都能根據除法的含義列出下列4個算式:124÷3≈、223÷4≈、100÷3≈182÷4≈。

  3、體會除法估算是解答問題的一種工具。

  請學生逐一說出上面四道算式的意思,讓學生在說算式意思的過程中,體會生活中許多問題的解答要用除法估算來完成,理解除法估算是解決問題的重要工具。

  二、怎樣進行除法估算

  1、一般方法

 。1)從上面4個算式中抽出:124÷3≈,請學生嘗試估算。

 。2)展示、交流學生估算的過程和方法。

  生1:124≈120 生2:124=120+4

  120÷3=40(或3×40=120) 120÷3=40

  每人大約運40箱。 剩下的'4箱中每人還

  可運1箱,每人大約

  運41箱。

  引導學生對以上兩種估算的過程和方法進行比較:

  ①兩種估算的過程和方法都是正確的。

 、趦煞N結果雖然有微小的差異,但都接近準確值,不影響對問題的合理解決,可以說,這樣的差異在本題的解決中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3)讓學生獨立估算223÷4≈。

  學生估算的過程和方法與124÷3≈的估算過程方法會基本相同。有以下幾種思路:

  生1:223≈200 生2:223=200+23 生3:223≈240

  200÷4=50 200÷4=50 240÷4=60

  平均每小時 平均每小時 平均每小時

  約行50千米。 約行55千米。 約行60千米。

  以上3種結果都對,說明汽車的速度每小時在50~60之間,當然以55最佳,因為它更接近準確值。

 。4)歸納除數是一位數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通過以上兩例、引導學生歸納: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估算,一般是把被除數看成整百(整十)或幾百幾十(幾千幾百)的數,除數不變,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進行計算。

  2、面對具體情境進行估算

  (1)再現問題:

 、倜柯狅嬃3元,100元最多能買多少聽飲料?

 、谠谝淮蔚卣鹬校袨拿182人,如果按每4人發一頂帳篷,最少要準備多少頂帳篷?

 。2)組織討論:

  組織學生討論以下兩個問題:

  a、在解決問題①中,能將100估成120嗎?為什么?b、在解決問題②中,將182

  成160合適還是估成200合適?

 。3)交流看法:

  請學生針對上述兩個問題在班上進行思想的碰撞。通過研討,讓大多數人明白:在問題①中,只有100元錢,所以估算時不能將100估大,只能估小;在問題②中,已知災民182人,在考慮所需帳篷數時,應將182看成200,這樣才能保證有足夠的帳篷讓災民渡

  困難期。

 。4)估算解答

  請學生獨立完成100÷3≈、182÷4≈的估算。學生作業后,點名說一說估算的過程結果。

  三、鞏固練習

  1、完成課本第16頁做一做第1、2題。面對第1題的具體情況,讓學生思考:把260看成240或280都可以嗎?為什么?

  2、完成練習三第3、4題。面對脫離了具體背景的除法估算,請學生根據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正確求出估算結果。完成后,可請學生簡單說一說是將被除數看成多少來計算的。

  3、補充練習:160人去春游,每輛車坐28人,6輛車夠嗎?你會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嗎?

  請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將乘、除法估算技能用于解答同一個問題之中,培養學

  生靈活解題能力。

  解法一:28≈30 解法二:160≈180

  30×6=180 180÷6=30

  160<180 180>160

  6輛車夠。

  三年級下冊筆算除法教學設計 15

  教學目標

  1.掌握連除、乘除混合運算的順序。

  2.會正確分析問題中的數量關系,會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逐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熱情。

  4.通過觀察分析、合作探究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求異思維,增強學生對數學的應用意識和創新精神。

  重點:

  掌握連除、乘除混合運算的順序,能正確計算除數是一位數的乘除、連除的兩步計算題。

  難點:

  正確分析問題中的.數量關系,理解每一步算式的意義。

  教學流程

  一、情境創設,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今天方老師帶大家去一個你們很樂意去的地方-學校閱覽室。在那里可藏著很多的數學問題。走!咱們一起看看去。

  [說明:由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引入新課,容易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時又容易使學生產生親切感,從而帶著良好的學習狀態進入新課的學習。

  二、交流合作,解決問題

  擺書

  1.學生細看課件的信息,領會題意。

  師:誰能來說一說發現的數學信息

  生:閱覽室有200本書, 2個4層的書架

  (隨著學生說的課件出示條件)

  師:根據圖中的信息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

  生:2個書架有幾層?

  生:一個書架可以放幾本書?

  生:平均每個書架每層放多少本書?

  2.合作探究。

  師:看同學們提了這么多的問題,猜猜看老師今天最想請大家解決哪個問題?

  學生的回答展示,今天重點要解決的問題:平均每個書架每層放多少本書?

  3.學生自己獨立思考并列式計算,再在小組內交流你是怎么想的,總結一下有幾種方法

  4、匯報,展示交流4種不同的解題方法。(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在黑板上)

  匯報的時候說一說你列的算式的意思,并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

 。1)200÷2=100(本) (2)2×4=8(層)

  100÷4=25(本) 200÷8=25(本)

 。3)200÷2÷4 (4)200÷(2×4)

  =100÷4 =200÷8

  =25(本) =25(本)

  5、匯報時提問:(1)200÷2求的是什么?結果再除以4是什么意思?

 。2)2×4算出的是什么?200÷8表示什么意思?

 。4)4×2是什么意思? 200÷(4×2)求的是什么?去掉括號可不可以?

  師總結:第一個是按書架分先求一個書架有多少本書,第二個不按書架分,先求的總層數。然后按總層數分,雖然思路不一樣但是都是平均分,我們都能解決同一個問題。

  6、比較這幾種算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你最喜歡用哪種方法?和同桌說說看。

  師:你喜歡用哪種方法就用那種方法。

  師:(1)、(2)列的是分步算式,(3)和(4)列的是綜合算式。像這樣有乘有除的算式叫乘除混合運算。

  7、觀察算式,發現運算順序

  師:像這種連除、乘除混合運算,在算的時候怎樣判斷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呢?

  請大家仔細觀察(3)、(4)兩個算式,比較一下,看看在計算順序上你有什么發現?

  可能情況:算式不同,得到的結果相同;(從左往右算,)

 。3)式沒有括號,先算200÷2,后算100÷4;(4)式先算括號里的,再算除法;

  8、小結:像連除法和乘除混合運算這樣的同級運算都是從左到右一步一步計算的,如果有括號的先算小括號里的,再算括號外的。(板書)

  三年級下冊筆算除法教學設計 16

  教學內容: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筆算除法,課本15-16頁例1、2。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通過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的過程,初步掌握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的形成過程,體驗數學知識的遷移與聯系。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索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教學重點:

  掌握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筆算方法,特別是商的書寫位置。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理解商的位置確定的意義,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數,應該與下一位上的數合在一起,繼續除的道理。

  教學準備:

  學生演示小棒、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知道植樹節是幾月幾日嗎?為什么要植樹?

  師:為了響應國家號召,過幾天就是3月12日,某學校三四年級的同學為迎接植樹節的到來,到山坡上去植樹,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15頁主題圖:

  提問:通過看圖,你們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提問:你們能根據圖中的數據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A設:)

  生1:三年級平均每班植樹多少棵?

  生2:四年級平均每班植樹多少棵?

  ……

  (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板書:三年級平均每班植樹多少棵?四年級平均每班植樹多少棵?)

  提問:要求三年級平均每班種多少棵樹?算式該怎樣列呢?

  引導學生說出算式并板書:42÷2=并說一說想法。

  2、試著口算,并匯報口算方法。(指名匯報)

  師:剛才同學們嘗試用口算的方法算出了結果,是否正確呢?能不能用筆算的方法來驗證剛才的結果,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除法。(板書課題:筆算除法)

  【設計意圖:直奔主題設計除法問題,突出本節課教學重點,通過口算的試商的方法既為計算作鋪墊同時也訓練學生養成先口算的習慣,形成數感】

  二、合作探究交流、學習新知

  1、動手操作,理解算理

 。1)提問:42÷2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ɡ斫獍42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師:請一名同學用準備好的小棒分一分,看是怎樣分的,每份是多少呢?并把你的分法與大家說說。

  【設計意圖:著力訓練學生進行有序思考,養成良好的數學思考習慣】

 。2)讓學生演示分法并說明每份的結果。

 。A設:)

  方法1:先把4個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得到2個十;再把2個一平均分成2份,每份得到1個一。2個十和1個一合并起來是21。

  方法2:先把2個一平均分成2份,每份得到1個一,再把4個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得到2個十;2個十和2個一合并起來是21。

  師:比較兩種分法,你認為哪一種分法更合理?說說你的想法。

  2、學習新知探究筆算方法

 。1)師:剛才同學們用了分小棒的方法再一次驗證了42÷2的結果,那豎式怎樣寫呢?(師邊板書邊結合提問完成豎式)

  師:結合剛才的分小棒的`方法,除法豎式應從哪位算起?表示什么?商幾?應寫在哪一位上,表示什么?為什么?

  (2)、結合課件小棒的分法扮演算式并說說筆算的過程。

 。3)、學生獨立在練習本上再次演算。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操作體會計算的過程,數形結合有助對除法筆算的理解,通過再次自己的學習對筆算的過程進行鞏固】

 。ㄐ〗Y):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都是從高位算起的。如果第一步計算有余數又如何計算呢?

  3、自主探究、嘗試練習

  師:四年級兩個班共種52棵,平均分成2份,該怎樣分小棒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課件演示分的過程。(課件演示)

 。1)學生嘗試獨立計算。(巡視輔導并及時了解情況)讓算得快而好的同學板演并匯報計算過程及想法。

 。2)教師及時改正有問題的地方。

  【設計意圖:學生經過差不多一節課的學習,精力可能有所欠缺,設計競賽活動有助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也活躍課堂氣氛,同時也助學生對筆算除法方法的鞏固】

  (3)比較例1和例2和剛才這幾道題在計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歸納總結計算方法:說一說們我們今天學習的筆算除法應先從哪位除起?每次除得的商寫在什么位置上?

  【設計意圖:通過對相關練習及例1、2在計算上的相同點及不同點幫助學生初步掌握計算方法,并進行適當的方法歸結有助他們對計算方法的進一步鞏固】

  三、練習反饋

  找學生到黑板上用豎式計算下面兩道題

  66÷3=92÷4=

  四、全課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或有什么要提醒同學的,請跟同學們說說。

  三年級下冊筆算除法教學設計 17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初步學會一位數除兩位數,商是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2.能力目標:

  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3.情感目標:

  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應用,增加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一位數除兩位數,商是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難點:讓學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法算式的演算格式。

  教學過程:

  一、溝通舊知,建立聯系

  1.口算

  600÷6 27÷3 240÷8 160÷4

  2.筆算

  9÷3 37÷9

  二、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出示P19植樹情境圖,讓學生說圖意。

  2.引導觀察:圖中告訴我們哪些信息?根據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問題?怎樣列式?

 。ǜ鶕䦟W生的回答師板演)

  42÷2 52÷2

  3.師:42÷2等于多少(生:42÷2=21)

  你是怎么想的?

 。ㄉ40÷2=20 2÷2=1 20+1=21)

  同學們會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樣用豎式計算呢?(揭示課題)板書:一位數除兩位數。

  三、自主探索,領悟算法

  1.教學例1 42÷2=21

 。1)用豎式計算,你們會嗎?試試看

  學生獨立計算后,反饋

 。2)比較一下,你喜歡哪一種算法?說說理由。

  學生發表意見:(學生多數會喜歡地一種算法,簡單、豎式短,很少有學生喜歡第二種也就是課本例題的形式)

  師:其實第二種方法有自己的優勢,它能讓大家很清楚地看出計算過程。

  (3)師邊用電腦演示邊講解:筆算除法的計算順序和口算一樣,要從被除數的最高位除起。請哪位用第二種方法做的同學上來講解一下。(師配合補充)

 。4)讓學生質疑

 。ㄟ會有一部分學生會提出第一種豎式也很清楚地看出計算過程.)

  師:現在就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列豎式算52÷2

  2.教學例2:52÷2

  (1)學生獨立計算后反饋。

  (2)你們同意哪一種算法?

  學生討論后得出:第一種是先口算出26的,應該用第二種方法才正確。

  (3)師:讓我們借助小棒來驗證(師生共同擺小棒,師邊演示邊講解)

  52÷2也就是把52根小棒(5捆和2根)平均分成2份。先把5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20),還余1捆;再把多余的1捆拆開與2根合并是12根也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加起來共分得26根,所以52÷2=26

  師指第二個豎式,被除數十位上余下的“1”,這個1是怎么來的?表示多少?指商個位上的“6”,這個6是怎樣得來的?同桌互相說一說。

  (4)我們再看一看電腦是怎樣算的?(電腦演示)誰愿意當小老師把電腦演算的過程再說給大家聽聽?(指名學生敘述計算過程)

  (5)比較例1和例2筆算豎式的區別,強調:筆算除法時,如果十位上除后有余數怎么辦?余數和除數有什么聯系?

  (6)指導看書質疑

  3.練習反饋P20做一做1

  4.引導概括總結:從哪一位除起?商怎樣寫?被除數十位上除后有余數怎么辦?每次除得的余數和除數有什么聯系?

  三年級下冊筆算除法教學設計 18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有余數的除法”。

  【教材分析】

  本節課《有余數的除法》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中的第二、三課時,是小學數學第一學段數與代數部分的內容,是在學生學完了表內除法和除法豎式的基礎上學習有余數的除法,由于學生是第一次接觸余數這個概念,從教材來看內容抽象、概念性強,它是表內除法的延伸和發展,是學習多位數除法的基礎,所以本節課的內容的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學情分析】

  從學生方面看:學生剛學過表內除法,比較習慣用乘法口訣求商,而有余數除法不能直接從乘法口訣求商,要用豎式算。并且豎式中每一步的意義及具體寫法學生較難理解,雖然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有一些感性認識和經驗,但缺乏清晰的認識和數學思考的過程。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掌握這樣知識跨度較大的內容是比較困難的。因此,本節課選用合理的操作活動,可以讓學生豐富感性認識,獲得鮮明表象,從而建立“余數”的概念,理解“余數是分到不能再分以后余下的部分”;讓學生通過數字、圖像、語言及數形結合等方式多方位體驗有余數除法的含義;掌握有余數除法計算方法及感知余數比除數小的規律。

  【設計理念】

  陶行知先生說過:“人生兩個寶,雙手和大腦”手和腦一塊兒干,是創造教育的開始,手腦雙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因此在教學中,我根據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合作學習時利用手中的學具進行了充分的操作、實踐,從而來發現規律,實現了知識的再創造。在教學中我注重從直觀、形象、具體的.材料入手,讓學生經歷具體問題“數學化”的過程,在觀察、猜測、操作和歸納等活動中,引導學生動手、動腦、動口,調動各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感知概念的形成,從而為計算教學做好準備。

  【教學目標】

  1、通過平均分的活動,認識余數,知道余數的含義。

  2、在初步理解有余數除法的基礎上,掌握有余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學會試商,使學生感受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3、通過分橡皮過程,初步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及觀察、比較、綜合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理解有余數除法的含義。

  2、正確地用豎式計算有余數的除法。

  難點:理解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每組一盒橡皮、課本、筆、練習紙

  【教學方法】

  教法:引導法、觀察法、猜測法、操作和歸納法。

  學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觀察、分析、比較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發興趣(猜一猜)

 。1)猜一猜。出示:各位同學好各位同學好……

 。2)請同學們利用已經學過的找規律的知識,猜一猜第10、17、31……個字各是哪個字?然后教師逐一作出回答,學生共同進行驗證,發現老師說的很對,學生很驚奇。

  (3)適時引入:想不想知道老師為什么能很快猜出來的?因為這里面隱藏著一個奧秘,想知道是什么嗎?等你們學會了今天的知識,就能破解這個奧秘了。

  二、動手操作,建立表象(分一分)

 。1)有6盒橡皮,數量不等(15、16、17、18、19、20塊),每個小組各一盒橡皮。

 。2)小組合作:把你的哪一盒橡皮平均分給每一個同學,該怎么分?有剩余嗎?并在小組里交流分的過程。

 。3)合作把你們分的過程用圖表示出來,并說出是怎么分的。

 。4)各小組輪流匯報分的過程和結果?并說一說發現什么?

  根據學生所說的,教師引出:在生活中經常會出現分配有余,這就是數學中的有余數的除法。板書課題。(有余數的除法)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列一列)

 。1)根據你所分的過程,能不能試著列出橫式和豎式,學生試列,教師進行點拔。

 。2)評價所列的式子,說一說為什么要這樣列,每個數各代表什么?誰能說一說怎樣列豎式計算?被除數是幾?除數是幾?剛才分的結果是每組幾個?所以商幾?寫在什么地方?實際上分掉了幾個?被除數17下面寫幾?還剩1個,在橫線下面寫“1”,剩下的"1"我們叫它""余數"(板書:余數。跟讀兩遍)

  (3)指導列和讀算式,并說一說各部分表示什么?

  橫式結果的寫法17÷4=4……l怎樣讀這幾個算式呢?

  強調:為了分清商和余數,在商的后面先寫6個小圓點,再寫余數,讀作“商4余1”。讓學生再齊讀一遍。

  (4)說一說你的試商方法?(用乘法口決來試商)

 。5)對學生所列情況進行更正,并強調正確的列法。

  四、教師引領,知識內華(算一算)

 。1)教師出示例題2。

  23÷5=4……3

  (2)不用分,根據你剛才的經驗,你能直接列出以下幾個算式嗎?

  分別有21、22、23、24、25塊橡皮,平均分給5人,每人可分幾塊,還余下幾塊呢?

 。3)說一說你是怎么列的,為什么?教師出示結果。

 。4)觀察這些算式中除數和余數的大小,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15÷5=3(塊)

  16÷5=3(塊)……1(塊)

  17÷5=3(塊)……2(塊)

  18÷5=3(塊)……3(塊)

  19÷5=3(塊)……4(塊)

  20÷5=4(塊)

  21÷5=4(塊)……1(塊)

  22÷5=4(塊)……2(塊)

  23÷5=4(塊)……3(塊)

  24÷5=4(塊)……4(塊)

  25÷5=5(塊)

  發現:除數是5,余數是1、2、3、4,余數比除數小。

 。5)教師反問:“余數可以等于或大于除數嗎”?學生舉例說出理由。

  強調:計算有余數的除法時,余數必須比除數小。

  五、綜合實踐,學以致用(練一練)

 。1)第52頁的“做一做”。(判斷題,進一步明確“余數要比除數小”。)

  (2)判斷開放題:想一想在一道有余數的除法算式中,如果除數是8,余數有可能是幾?如果余數是6,除數有可能是什么數?

 。3)解決問題。(課件出示)

 。4)首尾呼應,拓展延伸

 。ìF在你們能想出老師為什么會很快猜出你們前面第10、17、31……個字各是哪個字?你們也能運用今天學的“有余數的除法”知識,很快地猜出第24個、第30個字是什么嗎?)

  六、暢談收獲,回歸生活(說一說)

 。1)小朋友,這節課你有什么新的收獲?你體驗最深的是什么?

 。2)找一找生活中有余數除法的例子,說給你的同伴聽!

  板書設計:

  有余數的除法

  23÷5=4……3

  在有余數的除法時,余數必須比除數小。

  三年級下冊筆算除法教學設計 1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數的算理,并能口算簡單的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

  2、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注意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數學表達能力。

  教學重、難點

  能較準確的口算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一位數除幾百幾十(或幾千幾百)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口算:(出示卡片)

  16÷8 36÷6 64÷8 40÷5 20×3 120×4

  2、口答

  60里面有( )個十.

  800里面有( )個百.

  150里面有( )個十.

  3000里面有( )個千.

  二、學習新課

  1、談話:今年春節,天氣很冷,我們每個家里仍然吃上了新鮮的蔬菜和水果,這和運送蔬菜的叔叔、阿姨辛勤勞動分不開的,我們一起去瞧一瞧吧。ㄕn件出示主題圖)仔細觀察,從圖中你能收集到哪些數學信息?(請1至2名學生回答)

  2、它描繪的是農民運送蔬菜的情境,趙伯伯承擔運送瓜的任務。他說:“我3次就能運完60箱!甭犃粟w伯伯的話,你能提一個什么問題呢?

  3、根據學生回答貼出卡紙:趙伯伯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4、你們會列式解決這個問題嗎?(學生說算式)

  5、要解決“趙伯伯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這個問題,算式是60÷3。為什么是用除法算呢?(邊說邊板書:60÷3)

  7、你能根據王叔叔、李阿姨他們的信息各提出什么問題呢?(學生提問題,說算式)

  8、根據學生回答貼出卡紙:王叔叔平均每次運多少箱?(板書算式:200÷3);

  李阿姨平均每次運多少箱?(板書算式:240÷3)

  9、看看黑板上提出的三個問題,都是用除法計算來解決。這就是我們這個單元學習的內容《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這節課先來學習“口算除法”。

  1、同學們,我們來看第一個問題,你們知道60÷3等于多少嗎?請把你想到的結果告訴同桌小朋友,并說一說你是怎樣得到這個結果的。如果你不會做,那就請你拿出學具盒中的小棒來分一分,相信你一定能找到答案的!

  2、學生討論、操作。

  3、好,請同學們一起告訴我,60÷3,商是——

  4、你是怎樣求出這個商的呢?還有不同的方法嗎?(請2至3名學生介紹不同的方法)

  應變預設

  學生的方法大概會有以下三種,如有困難,教師應適當引導,最好三種方法都能呈現出來,使學生體會到解決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方法:

  1、擺小棒:1捆小棒表示1個十,6捆小棒就是60。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要分2捆,是20,所以60÷3=20。

  2、想乘法:因為20×3=60,那么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一定是20,所以60÷3=20。

  3、想除法:因為6÷3=2,所以6個十除以3等于2個十,也就是60÷3=20。]

  5、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相應的板書。(板書:①6÷3=2; ②(20)×3=60 6 0÷3=2 0 60÷3=20,6個十 2個十

  6、現在,我們知道趙伯伯平均每次運多少箱了嗎?真了不起!同學們把自己提出的第1個問題解決了。在算60÷3是多少的時候,用了這么多方法,有的是擺小棒;有的想6個十除以3等于2個十;還有的是想乘法算除法。

  1、600÷3等于多少?同學們先想一想。

  2、誰能說說你是怎樣做的?(因為有60÷3的基礎學生應該很快想到:因為6÷3=2,所以600÷3等于200或6個百除以3就等于200;想乘法:(200)×3=60,600÷3=200)

  3、看來同學們已經學會了口算像這樣整十數除以一位數,整百數除以一位數的方法,那么就用你喜歡的方法口算下面幾道題。

  出示:口算下面各題,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80÷4 400÷2 300÷5

  1、看來新知識大家掌握得不錯,李阿姨也想請大家幫忙算一算。

  2、該怎么列式呢?根據學生回答板書:240÷3=

  3、240÷3等于多少呢?好像挺為難的,那咱們就在小組內先討論討論,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開始討論吧!

  4、找到答案了嗎?請學生介紹自己的計算方法。(板書:①24個十÷3=8個十;②(80)×3=240)

  [評析:讓學生從現實情境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積極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一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讓不同水平的學生在自己思考、操作的'基礎上得出結果,再開展組內交流,最后組織不同算法的學生進行全班交流,這一自主寬松的探究過程;既體現了算法多樣化,又讓每個學生都有說話的機會,使培養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這一目標能落到實處。]

  三、鞏固提高

  做一做

  1、(課件演示p15頁做一做第1題)仔細觀察這幅圖,你們發現了什么?

  (1)聰聰的問題是什么?你們能幫她解決這個問題嗎?請試一試。

  (2)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據學生回答板書:40÷2=

 。3)要求40÷2得多少,你們是怎么算的呢?引導學生說出不同的方法。

  (4)好!讓我們一起告訴聰聰答案吧——平均每間蜂房住20只。

 。5)看!聰聰在謝謝你們呢!

  2、請同學們翻開數學書第15頁,做一做第2題,請大家開動腦筋,把答案直接寫到書上,開始吧。w訂正)

  3、我們用今天學習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出示數學書17練習三的第5題共3頁,當前第2頁123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四、課后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除法,同學們能積極開動腦筋,主動學習,表現真棒!說說這節課你們都有哪些收獲?

  五、布置作業:完成教科書第17頁第1、2題

  教學內容:教科書13-15頁圖示和例1

【三年級下冊筆算除法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筆算除法教學設計07-20

筆算除法教學設計15篇10-02

《筆算除法》教學反思05-28

筆算除法教學反思09-22

筆算除法教學反思04-20

《筆算除法》教學反思05-10

筆算除法教學反思05-03

人教版三年級教學設計:筆算除法05-05

除數接近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的教學設計10-05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综合一区欧美激情 | 色五五月影音先锋在线视频 | 亚洲动漫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色久在线免费观看 | 中国三级在线观看久 | 在线欧美2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