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信息技術教案

時間:2022-11-11 14:23:24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1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信息技術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15篇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利用網上免費資源獲取免費的電子郵箱。

  2、能力目標:通過自我探索,協作學習,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自我探索、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團體協作的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學習和使用網絡與他人進行交流的興趣和意識,體驗交流的愉悅,并收獲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申請免費電子郵箱的過程和步驟。

  教學難點:電子郵箱地址中各部分的組成。

  如何突破難點:利用比喻把抽像變為具體,易于學生理解和接受。

  教學法:任務驅動法、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引導、指導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1師:快樂的“六一”已經結束了,大家開心嗎?那你一定有很多的收獲了,那你愿意把它們與你遠方的親人或朋友分享嗎?(照片和作文)那你是用哪種通訊方式傳遞的?

  學生:郵局信件(出示信封)、電子郵件

  2、師:那電子郵件和傳統的郵局發信有哪些區別呢?

  生:比較快、能給許多人同時發信、還能發送“聲音”、、、、、、

  師:對了,那電子郵件有以下的特點:使用簡易、投遞迅速、收費低廉、易于保存、全球暢通、一對多的郵件傳遞。

  3、想寄電子郵件就得有個電子郵箱,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申請電子郵箱吧:

  二、任務驅動,試著做,合作探究

 。1)進入注冊頁面

  1、全體自己看書,嘗試練習第一步

  輸入網址“mail.sina.com.cn”,再按回車進入“新浪”網站,單擊“注冊免費郵箱”按扭。

  2、第一小組同學演示

  3、教師演示

  4、再鞏固練習

 。2) 輸入郵箱名并檢測是否可注冊

  1、全體自己看書,嘗試練習第二步

  輸入自己想要的郵箱名,再點“查看郵箱名是否可用”來檢查,填寫好后,單擊“下一步”

  2、生和生之間針對在剛才在練習中出現的問題提出并解決問題。(哪些是郵箱名不能用的)

  3、第二小組同學演示并總結可用的郵箱名

  4、老師演示

  4、再鞏固練習一次

 。3)填寫個人資料

  1、全體自己看書,嘗試練習第三步

  填寫密碼、密碼查詢問題和答案、個人信息等個人資料。再單擊“提交注冊信息”

  2、生和生之間針對在剛才在練習中出現的問題提出并解決問題。

 。艽a查詢問題非得填嗎?它有什么用?)再聽教師的總結。

  3、第三小組同學演示

  4、教師演示

  5、再鞏固練習一次

 。4)申請成功后,進入免費郵箱

  1、全體自己看書,嘗試練習第四步

  申請成功后,單擊“立即進入免費郵箱”

  書寫并記下自己剛才的郵件地址和密碼以及密碼查詢問題和答案。

  2、第四小組同學演示

  3、教師演示

  4、再鞏固練習一次

  三、講解一下電子郵箱地址的組成并做練習題。

  一個正確的電子郵箱的地址是由用戶名和提供郵件服務器的服務器名組成,中間用@隔開。@的左邊就是我們申請時的用戶名,也叫郵箱名,右邊是郵件服務器名,同學們都是從www.sina.com這個網站上申請的。所以@后的郵件服務器名都是sina.com。相當于學生名+@(意思是“在”)學校地址

  1、以下哪個是正確的郵箱地址:

  Awomen#163.com B163women.com

  C163.com@women Dwomen@163.com

  2、以下郵箱名可用嗎?為什么?

  A1313330 Bwo CLI*123

  3、請排列注冊郵箱順序:

  填寫個人信息、打開注冊頁面、進入免費郵箱輸入郵箱名、

  4、申請郵箱名時,郵箱名是世界唯一的嗎?

  四、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分五個小組在新浪mail.sina.com.cn、中華freemail.china.com、網易網mail.163.com、21CNmail.21cn.com、hotmail網www.hotmail.com上以”yunzhusiyiban”為郵箱名,同樣以它為密碼為咱們云竹小學四一班申請一個免費的公共郵箱,可以讓咱們集體中的每一位同學使用。

  五、同學們現在用幾個同學小結一下今天你們學會了什么?

  六、作業布置:下節是發送電子郵件,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課后練習嘗試一下。

  板書設計:

  第一節 注冊電子郵箱

 。1)進入注冊頁面

 。2)輸入郵箱名并檢測是否可注冊

 。3)填寫個人資料

 。4)申請成功后,進入免費郵箱

  郵箱名+@+域名=電子郵箱地址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2

  教學內容分析:

  《給圖畫添加文字》這一課主要讓學生掌握以下幾方面知識:1、在“畫圖”窗口中找出“文字”工具,給圖畫添上文字。2、單擊“查看(V)”菜單中的“文字工具欄(E)”命令,選擇字體、字號、顏色。3、移動文字框到圖中適當位置。通過教學,讓學生熟練掌握為圖畫添加文字的方法,為今后進一步學習文字編輯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通過學習,使學生正確掌握繪圖板的操作方法,知道添加文字的作用,掌握在圖片中添加文字的方法,并能通過改變字體、字號以及字體顏色的操作來美化圖片。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審美創新意識,在操作中不斷學生豐富求新的思想和協作創新能力,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善于與他人合作精神,鼓勵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生動手動腦能力。

  教學重點:“文字”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學難點:“文字工具欄”命令和漢字的輸入及美化。

  教學策略

  教學設計時,首先熟悉教學內容,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充分考慮到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教師適當加以輔導及時鼓勵,教學中以學生主動探究為主,讓學生多動手,多練習。讓學生學會互相合作,學會自主創新。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如何綜合地使用畫圖工具來創作一幅畫,現在,老師請大家欣賞一下幾位同學的作品。(出示兩幅畫:一幅有字,一幅沒有字)你能找出上面兩幅畫有什么地方不同嗎?

  2、學生發言后,教師小結。同學們,如果你們想在畫好圖后,也像個小畫家一樣,喜歡在圖上添上個圖畫名,再寫上自己的姓名,要怎么辦呢?

  3、在我們的“畫圖”窗口中有一個“文字”工具,同學們能在工具箱中找到它嗎?利用這個“文字”工具可以給圖形添上漢字,使畫面圖文并茂。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如何給圖畫添加文字。

  (板書課題)給圖畫添加文字

  二、新授,講練結合

  (一)、使用“文字”工具添加文字。

  1、出示圖畫:給圖畫添上“房子”和“小華畫”等文字。(教師演示)

 、賳螕艄ぞ呦渲械摹拔淖帧惫ぞ甙粹o。

 、谠凇肮ぞ邫跔顟B選擇器”中選擇透明方式。

  教師提出注意點:(在選擇“文字”工具欄后,在工具箱下面的“工具狀態選擇器”會出現兩種圖標:上面一種是添加文字是按不透明方式插入到圖中,下面一種是按透明方式插入到圖中。這兩種方式有什么區別呢?當選擇“不透明方式”時,所添加文字的背景色會帶入圖畫中;當選擇“透明方式”時,所添加文字的就不會把自身的背景色帶入圖畫中。所以通常情況下按透明方式處理。)

  [練一練]

  讓學生上機自己來觀察一下兩者的區別。

 、圻x擇前景色為紅色。教師:這是所添加文字的顏色,要與背景色進行區分。我們可以利用顏料盒來選擇不同的顏色。

  ④在畫圖區合適的位置沿對角線拖動,形成一個文字框。教師:拖動時按住鼠標器左鍵。形成文字框以后,在文字框中會出現一閃爍光標。

  ⑤單擊“查看(V)”菜單中的“文字工具欄(E)”命令,選擇字體為黒體,字號為30!拔淖止ぞ邫凇卑ㄗ煮w、字號的選擇,還可使文字進行加粗、變斜、加下劃線的修飾,并可使文字豎向排列。教師進行下拉菜單的演示,并依次選擇不同的字體、字號進行比較。

  [練一練]

  讓學生進行字體、字號的變換。

 、迒螕羧蝿諜谥械妮斎敕ò粹o,彈出“輸入法”列表,選擇“智能ABC輸入法版本”。

 、叻謩e輸入漢語拼音fang和zi,打出漢字“房子”。教師:如所要的這個字沒在當前的列表中出現,可按“+”“-”鍵進行翻頁。

  ⑧單擊文字框外任意區域,“房子”兩個字就添加到圖上了。

  教師:此時,文字便不能再做任何修改了。

  ⑨把鼠標放在邊框上,按住鼠標的左鍵,就可以移動文字框。

  (二)、用同樣的方法在圖畫上添加“小華畫”三個字。

  中添加文字的方法,通過操作,同學們能正確掌握操作方法,使得圖畫圖文并茂,讓人看了有一種美的享受。

  教學設計意圖及評價:

  教學時,通過教師講解,示范,讓學生操作,教師輔導。讓學生掌握在圖片中添加文字的方法,并能通過改變字體、字號以及字體顏色的操作來美化圖片。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審美創新意識,在操作中不斷培養學生豐富求新的思想和協作創新能力,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善于與他人合作精神,激發學生動手動腦能力。,教學中,充分讓學生體會學習的樂趣,通過讓學生瀏覽各自的作品,讓學生發表意見,并提出修改建議。表揚積極完成任務的學生,讓大家選出優秀作品,由作者談談體會,讓學生發表意見,并提出修改建議。這樣設計教學,既有利于完成教學任務,又為學生創造寬松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充分掌握所學知識。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3

  教學目標

  “矩形”、“直線”、“橡皮”、“放大鏡”工具的使用。

  學會如何保存文件。

  課前準備

  電子教室系統或多媒體投影設備。

  學生優秀作品。

  課題

  畫一張抽象畫

  教學重點

  真確使用“矩形”和“直線”工具。

  教學難點

  直線起點或終點處是否能與圖形緊密連接,為下節課打好基礎。

  教學過程

  導入

  1、看一組學生畫的抽象畫,他們畫的好看嗎?

  2、研究一下這些畫他們大概是怎樣畫出來的。

  3、要畫這些抽象畫并沒你們想象中那么難,今天你們每一個人都將有一幅屬于自己的抽象畫了。

  打開畫圖程序。

  展開

  一、矩形工具的使用。

  1、單擊工具欄里的“矩形”按鈕,就選中了矩形工具。

  2、大家一起來研究一下矩形工具是如何使用及他有什么特點。

  3、小結。在畫面上畫一些不同大小不同粗細的矩形。

  4、巡回指導。

  二、直線工具的使用。

  1、分析范畫:在畫上還有許多直線連接著矩形的邊。

  2、直線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矩形工具的使用方法有相同之處。

  3、任意用直線連接矩形的邊,注意線的接口不要有空隙。

  4、巡回指導。

  三、運用放大鏡進行檢查。

  1、講解放大鏡的使用。

  2、把有空隙的地方用直線連接起來。

  四、填充顏色。

  簡單講解如何填充顏色。

  五、保存作品。

  1、單擊菜單欄上的“文件”,選擇“保存”

  2、在文件名中給你的作品取個名字。

  3、單擊“保存”后,你的作品就保存在你的計算機上了。

  4、巡回指導。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4

  第一課 初識神奇新朋友

  一、教材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剛接觸信息技術課,本課又是第一課,也是學生第一次進入電腦教室,“細節決定成敗,習慣決定命運”,因此,讓他們做到遵守信息技術課的紀律,做到負責任地使用電腦,養成良好的上機習慣,在今后的信息技術課學習中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教材通過實物圖片,漫畫等學生感興趣的形式,使學生明確地知道在機房上課應該遵守的機房規則,明確信息技術課的紀律。

  教材通過設計形象可愛的卡通形象咪尼,帶入學生進入探索計算機奧秘的學習境界中,先讓學生認識計算機室,了解電腦,以及電腦在學習、生活、工作中的廣泛用途,激發學生探索的興趣。在“學一學”中,教材通過實物圖片的展示,讓學生了解電腦各部分的外形,從而對電腦的各個部分產生感性認識,使學生了解電腦各部分的名稱和用途;

  本課的重點在于介紹正確開、關機的順序及在機房應該遵守的機房規則,了解電腦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用途,方便快捷的功能,認識到電腦與我們的工作、學習、生活越來越近甚至密不可分。激發學生主動探索電腦神秘面紗的愿望,持久學習的熱情。

  二、課前準備: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初步認識計算機的基本組成,知道各部分的名稱;

 。2)了解計算機的各部分的功能;

  (3)明確地知道在機房上課應該遵守的機房規則;

 。4)了解電腦在學習、生活、工作中的廣泛應用。

  2、過程與方法

  (1)學會正確地開機和關機的方法;

 。2) 規范、負責任地使用電腦。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2)學會遵守機房規范,學會并養成正確的操作姿勢。

  四、教學重難點分析:

  1、教學重點:

  (1)初步認識計算機的基本組成,知道各部分的名稱;

 。2)學會正確地開機,關機的方法。

  2、教學難點:

 。1)學會遵守機房規范,學會正確的操作姿勢。

  五、教學流程:

  (一) 創設情景,導入課程

 。ǘ 任務驅動,初識電腦

 。ㄈ 尋寶探秘,啟動電腦

 。ㄋ模 自主探究,關閉電腦

 。ㄎ澹 判斷討論,形成規范

 。 小結暢想,保持興趣

  六、教學過程

  1、互動小游戲

  2、展示電腦在各行各業的用途,師生交流討論。

  3、說唱兒歌《我是電腦小高手》。

  我是電腦小高手

  電腦前坐小小人,鍵盤上跑小小手;

  新浪搜狐走一走,天下大事腦中收;

  網上論壇逛一逛,跟著老師齊沖浪;

  電腦電腦我愛你,我是電腦小高手。

  讓我們和咪尼一起探究電腦的奧秘,揭開電腦的神秘面紗吧。

  1、參與游戲,感受電腦的方便快捷;

  2、觀看,計算機在生活中的用途:寫、畫畫、查資料、玩游戲等神奇功能。

  通過此環節讓學生親身體會電腦的方便快捷以及它的用途廣泛,與人們的學習生活密不可分。激發學生探究計算機的興趣。

  一、任務驅動 初識電腦

  1、角色扮演:請學生觀看大屏幕上計算機各部分圖片,扮演角色,自我介紹。例如:我叫(顯示器 ),我形狀(是個長方形),我的功能是(通過我可以看到多姿多彩的圖片,動畫,電影……)

  老師給予充當角色扮演學生充分肯定,并及糾正不正確之處,補充不足之處;

  歸納總結。

  2、拓展認識:

  展示不同外形的計算機,加深對計算機各個部分的認識。

  3、和咪安裝電腦。(利用課本自帶光盤中的falsh動畫及游戲,安裝電腦各部分)。請學生搶答,并利用鼠標點擊完成任務。

  1、根據已有對電腦的認知,并結合書本,了解計算機的基本部分。

  2、積極參與“角色扮演”解說計算機的各個部分,及基本功能。

  2、觀看,認識不同外形的計算機;

  3、觀看情景動畫,指出計算機各部分的名稱,完成小游戲。

  “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贝谁h節可以給一部分對電腦有初步認知的同學充當小老師的機會,既鍛煉和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滿足了學生的榮譽感。將枯燥單調的理論知識融于活潑的活動中,讓學生愿意接受,容易接受。

  二、尋寶探秘 啟動電腦

  1、尋寶探秘(尋找電源開關)

  剛才大家認識電腦部件,安裝電腦做得非常好,老師現在讓大家輕松一下,我們來做個小游戲,名字叫“尋寶探秘”,今天我們要尋找的寶貝就在我們的機房里,而且有很多哦,寶貝長什么樣呢?出示圖片:

  2、正確開機

  在咪尼的指引下,正確開啟計算機。

  3、認識桌面

  學生自主啟動電腦后,結合課本認識電腦桌面。

  4、幫助咪尼認識桌面,完全flash情景動畫。

  1、參與“尋寶探秘”游戲中,找到電源開關標志,認識電源開關標志的作用。

  2、聆聽咪尼介紹正確開機的順序,正確開啟計算機。并獨立正確開啟電腦。

  3、結合課文認識電腦桌面;

  4、指出電腦左面上的名稱。

  通過這個過程,學生技能體會成功探秘的喜悅,又能將新知(電源開關圖標和正確開機的方法)在愉快的過程中悄悄掌握。

  三、自主探究 關閉電腦

  1、請你幫一幫

  電腦不使用后,也要正確的關閉它,請一位會正確關機同學,幫助咪尼正確關閉計算機。

  教師,補充說明正確關機的好處,并提醒關閉顯示器。

  2、指導學生獨立正確關閉計算機。

  1、參與“請你幫一幫”

  2、學會正確關閉計算機。

  3、獨立正確關閉計算機。

  教育的成功,在于讓學生體驗幫助成功、嘗試成功、自主成功。因而,在此環節讓學生達到嘗試成功,自主成功,幫助成功。

  四:判斷討論 形成規范

  1、請你來判斷

  認識了計算機,并學會正確開啟和關閉計算機后,要想和計算機成為好朋友,讓它幫助我們在信息技術的海洋里遨游,還需要同學們尊重和愛護計算機,養成良好的上機習慣,這樣計算機才愿意和你成為好朋友。

  你們看下面的小朋友做的對嗎?

 。ù笃聊怀踝R圖1.6)

  2、討論你認為上機時,應該做到哪些。教師指導討論。

  出示機房上機規則(圖片或者照片)

  3、保持正確姿勢

  同學們剛才說得都非常好,老師相信大家一定可以做到,不過,老師還有一點提醒大家,現在大家正是生長發育的時期,要保持正確的坐姿,才能更健康地生活學習。

  1、判斷錯與對,學會遵守機房規范,養成良好上機習慣。

  2、討論

  3、學會正確的坐姿。

  “細節決定成敗,習慣決定命運”,規則是促進習慣養成而不是約束個性發展,遵守信息技術課的紀律,做到負責任地使用電腦,養成良好的上機習慣,不僅僅是本課的教學任務,而是常規的養成教育。

  小結暢想

  持續興趣

  1、課堂小結

  1、暢想未來

  你希望或者認為將來計算機將運用到哪些領域,服務于人類。

  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持續高昂的學習興趣。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5

  教材分析:

  從本課開始,學生學習“畫圖”的重點從工具箱轉向了菜單,由“繪”到“變”,這就要求學生更多的抽象思維。“復制”、“粘貼”對接觸計算機不久的學生來說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尤其是“復制”。按學生思維,“復制”后就能出現一個一模一樣的內容。

  本課教材利用“種子”這個生動的比喻讓學生在操作中理解“復制”、“粘貼”、消除“,突破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活動目標:

  1.學會“復制”、“粘貼”的使用方法。對“復制”、“粘貼”有感性的理解。

  2.學會讓選定區域變形。

  3.能清除選定的區域。

  重點:

  學會“復制”、“粘貼”的使用方法。

  難點:

  學會“復制”、“粘貼”的使用方法。

  課前準備:

  制作好范例,要求學生自己設計一朵最美麗的花,畫在書本上。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展示一組校園內美麗的花壇和盆花的組圖,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課件出示flash動畫《校園美景》

  2、出示范畫,讓學生觀察,說說你有什么發現。

  生:花的形狀都是一樣的。

  (設計意圖: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睘榱思ぐl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上課伊始播放《校園美景》片段,學生聆聽著悠揚的旋律,觀看著本校的美景,一下子拉近與學生間的距離。學生們積極性高漲,課堂氣憤頓時活躍了起來,學生以濃厚的興趣進入了下一個環節。)

  二、感受交流,設計“種子”

  過渡:要畫這么多的花,你有什么想法嗎?

  1、先要設計一朵美麗的花,我們可以把這朵花當作“種子”。

  2、誰能設計這朵花呢?

  3、請一位學生操作演示。

  4、美麗的花朵還有許多品種。出示其他形狀的花朵。

  5、請學生設計一朵最美麗的花當“種子”。

  6、簡單交流學生設計的“種子”。

  (設計意圖:單純講授復制、粘貼學生會感覺比較乏味。因此,開展任務驅動的方法,讓學生進行獨立的探究,引導學生從不同的方式和角度發現問題并能通過合作來解決問題。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在活動中關注全體學生,讓每一位孩子都投入到實踐活動中并“享受”快樂,讓每一位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享受創作帶來的樂趣,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討論交流,百花盛開

  1、我們已經設計好了一朵花,那么怎樣才能把它當成種子,種出很多很多的花呢?

  生:復制,粘貼。

  2、請一位學生操作演示。

  3、討論復制、粘貼的一般過程與方法,重點理解要先用“選定”工具選中“種子”。

  4、如果學生對于連續粘貼不太明白的,可以用生活中敲印章的方法進行演示說明。

  5、學生進行練習。

  6、交流展示。

  (設計意圖:將設計的一朵花變成很多很多花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熟練掌握選定工具使用方法,通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經歷一個學習的過程,掌握菜單工具的使用,教師只是一個組織者和指導者。)

  四、童心未泯,千變萬化

  1、請學生觀察范畫(畫中的幾朵花發生了變化),說說有什么新的發現。

  2、變了形的花是怎么來的呢?請學生互相討論探究。

  3、交流花朵變形的方法。

  4、學生練習,看誰的花變化的最漂亮。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環節主要想讓學生通過已有的生活經驗,充分挖掘學生的思維,渲染學生對于種子變化的想法。當然學生有可能憑空設想,但不論學生如何說,教師都應及時地給予評價,在學生的對于變化花種子的盼望中引導學生思索操作的方法并進行練習。)

  五、有錯就改,清除畫得不好的花

  1、在交流花朵變形時,指出有的同學畫出了不滿意的花,請學生幫助解決,看誰的辦法多。

  2、進行匯報。

  (設計意圖:發現問題,找出問題,進而改之。)

  六、完成范畫(時間允許的情況)

  1、讓學生給這幅畫添上背景,如小鳥等,提示學生可利用今天學習的知識。注意要保存圖畫,并記錄文件名。

  3、完成后小結本課。

  (設計意圖:美化校園并與以前學過的知識進行連接。)

  七、與同伴同樂,分享創作的快樂

  (設計意圖:通過展示及欣賞同學的'作品,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學會欣賞。)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6

  教材概述

  《信息王國的小畫家》是選自廣州市信息技術教科書第一冊的第二單元第7課。“曲線”工具是繪圖的一個基本工具,通過對本課的學習,可以掌握用“曲線”工具畫三種曲線的方法,為計算機繪畫創作奠定基礎。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倭私馇的三種樣式:一個彎的曲線、兩個彎的曲線、閉合曲線;

  ②學會用“曲線工具”畫三種不同的曲線;

 、蹖W會用簡單的曲線進行圖畫創作。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講解、演示、講解,學習用“曲線”工具畫圖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運用“曲線”工具完善圖畫,并對圖畫進行填充顏色,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美感。

  教學方法

  講授教學法、演示教學法

  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了解“曲線”工具

  1、用“曲線”工具可以畫出的三種曲線:

  ①一個彎的曲線 ②兩個彎的曲線 ③閉合曲線

  2、用“曲線”工具畫曲線的方法:

  第1次拖動確定曲線的起點和終點,

  第2、3次拖動確定曲線彎曲的方向和程度

  3、三種曲線畫法的演示操作:

  第二環節:“曲線工具的運用

  運用“曲線”工具將“野生動物園”圖畫畫完并填上顏色。

  1、用一個彎的曲線畫出屋頂、小火車山洞;

  2、用兩個彎的曲線畫出灣灣的小河;

  3、用閉合曲線給柳樹畫上樹葉。

  第三環節:課后練習

  “曲線”工具還可以畫出很多漂亮的圖畫,運用剛才的方法,嘗試畫以下的圖畫吧。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7

  教學目標:

  1.學會管理“日志”,學會整理“相冊”。

  2.通過管理“日志”,整理“相冊”,讓學生清楚文章需要分類存放,圖片需要具體說明,從而方便與人交流,從而使其成為我們真正交流的學習平臺。

  3.通過“我的空間”的管理,使學生形成文章、圖片歸類存放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4.通過管理“我的空間”,進一步培養學生有效學習的信息素養。

  教學重難點:

  重點:(1)學會管理“日志”,分類存放,對需要修改的日志進行編輯或刪除;(2)掌握整理“相冊”,修改照片信息并分類存放。

  難點:學會對“相冊”進行有效分類管理。

  教學準備:

  多媒體網絡教室

  教學過程

  修改案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還記得“我的空間”單元第一課時,讓大家發布的“猜謎語”嗎?今天可是我們大家揭曉答案的時刻哦!那應該怎樣來發布我們的答案呢?

  誰來說說。

  要對原來的日志進行修改,如何修改。

  學生發表自己的想法。

  二、探究新知

  1.管理博文

 、偃罩拘薷

  組織學生看書學習,對“猜謎語”日志進行答案的補充。

  學生自主探究“管理日志”,將自己的謎語答案通過編輯補充完整(學生發的第一篇日志)

  學生結果反饋

  學生演示:師板過程:我的空間—日志—編輯—出現日志(填寫答案)

  師:在這里,我們還可以對先前的日志標題和內容進行修改,對于不要的日志我們可以刪除。但如果刪除日志,這篇日志的其他留言也會隨之消失,因此我們要刪除時,一定要慎重對待。

 、谌罩痉诸

  師:在編輯修改日志的過程中,你是如何理解第4步中的“分類發布”的。

  學生思考,并談談自己對分類的看法和理解。

  組織學生討論,交流,理解分類的內涵。

  師:日志上的信息使我們共享在個人空間上與好友交流的信息,日積月累,文章大幅度增加。如何讓訪問的好友更便捷的分享你提供的日志信息,我們可以對日志信息進行分類。

  日志信息可以怎樣分類?

  一學生或師做演示:編輯—選擇分類(新建分類)

  問:新建分類根據什么而定義?

  練習:進一步對有需要修改的日志,根據需要進行適當的完善,并將它們有效分類管理。

  ③日志管理反饋

  展示一個學生分類管理的效果。

  補充:有好方法和建議和大家分享嗎?

  學生介紹自己的日志管理方法和經驗。

  2.管理“我的相冊”

  師:在個人空間中,除了日志可以表達信息與好友交流,相冊也是我們在個人空間上發布信息的主要手段。如何來對“相冊”進行有效管理呢?

  組織學生小組合作新知。

 、傧鄡怨芾

  學習情況反饋

  師:相冊管理可以做些什么?

  為什么要對相冊進行管理?

  學生思考、回答:完善相冊信息,便于分享。

 、谙鄡苑诸

  問:在圖片管理過程中,你還有什么建議嗎?

  學生回答:需要分類。

  師:日志多了,需要分類管理,照片也可以分類整理,照片怎樣分類管理?

  學生回答:轉移到(選擇相冊)

  教師引導:相冊怎樣新建?師演示過程。

  提示:在照片上傳的過程中,就應該對圖片進行及時分類,做到隨時高效管理照片文件。

  小組合作:將自己喜歡的照片添加到相冊,并進行分類管理。

  學生演示。

 、巯鄡怨芾碚故

  評價:他(她)分了幾類?合理嗎?是否有建議?

  他(她)的分類好在哪里?

  學生交流信息。

  三、課堂總結

  組織學生討論交流:你是如何來管理自己個人空間的?你認為一個好的個人空間應該具備哪些基本要素?你在管理個人空間時的依據和標準是什么?

  學生討論、交流。

  結束語:通過同學們的精心地呵護和打理,老師相信每位同學都將擁有一個健康向上的個人空間。老師要提醒大家,同學們平時要經常對自己的個人空間進行維護,這樣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網絡家園。

  板書設計

  管理“我的空間”

  管理博文

  管理“我的相冊”

  教學反思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知名的搜索引擎;學會google搜索引擎的高級搜索及高級應用功能;掌握google搜索引擎的搜索方法。

  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學習的方法,掌握搜索引擎的基本操作;通過小組協作學習的方法,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正確判斷并篩選信息的能力,養成良好、健康的上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指導學生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準確高效地搜索因特上的信息。

  難點:教會學生靈活運用不同的搜索方法高效地獲取信息,并有效地辨別、篩選信息,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學生進入教室后啟動計算機,利用這段時間按就進的原則將3-4位同學進行分組,以便同學們進入自主學習過程中可采取自主合作討論式學習。

  二、導入新課

  老師:同學們知道北京大學的址嗎?

  學生:……!

  老師:請大家現在就通過絡來尋找答案,在一分鐘后告訴我。

  學生:北京大學的址是http://www.pku.edu.cn/。

  老師:那你是用什么方式來查到這個址的呢?

  學生:用百度……。

  老師:對,這就是我們常用的搜索引擎。那什么是搜索引擎呢?又該如何來使用它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

  板書課題:搜索引擎

  三、學習新課

  (一)搜索引擎簡介

  定義:搜索引擎其實也是一個站,只不過該站專門信息檢索服務,它使用特有的程序把因特上的所有信息歸類以幫助人們搜尋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老師:剛才這位同學用百度找到的答案,還有沒有用其他搜索引擎的同學呢?

  學生或老師:還有谷歌,搜狗,一搜,愛問,3721等。通過大家的回答,同學們用得最多的還是百度,是因為百度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那全球使用最多的搜索引擎又是那一個啦?

  學生:……

  老師:那就是google。下面就以google為例來進行學習。

  (二)基本搜索:

  啟動IE瀏覽器,在地址欄中輸入http://www.google.com進入谷歌搜索引擎,下面我們來google一下自己,選取一位同學的名字輸入,以王小梅為例。單擊google搜索按鈕進入搜索結果界面。對結果界面作簡單講解:

  統計行(有人說,如果在因特上有條關于一個人的信息,意味著這個人小有名氣;如果有0條,則說明這個人已經很著名了,那王小梅同學有11400條搜索結果,那就應該是很有名的人了哦!),頁標題,頁,址,文本大小。

  我們在搜索欄內輸入的名字,在搜索引擎中稱為關鍵詞。關鍵詞是獲取良好搜索結果的前提,正確使用關鍵詞,可以縮小我們的搜索范圍。那么如何提煉關鍵詞呢?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重點。

  (三)利用絡課件學習

  1、圖片高級搜索的使用

  例:搜索大小為800*600像素的武隆仙女山圖片。使用的就是圖片高級搜索。步驟如下所示:

  ①登陸www.google.com 啟動谷歌搜索引擎

 、谶x擇圖片搜索目錄

 、圻x擇圖片高級搜索

  ④在窗口中輸入要求的相應關鍵詞

  ⑤單擊google搜索

  如有存在問題的同學,可以借助視頻幫助完成。

  2、提煉關鍵詞和搜索結果

  (1)提煉關鍵詞技巧

  現實生活中需要我們根據實際情況來提煉關鍵詞,例如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可以使用 cctv2;查詢臥鋪票價格,可以用火車時刻表作為關鍵詞來查詢。

 。2)從搜索結果中提煉信息

  或許在我們搜索出來的結果中沒有我們直接所需要的信息,這就需要我們在已搜索的結果中進行提煉,以得到我們所需要的信息。

  例如:查看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今晚8:47播放什么體育節目。輸入關鍵詞查詢:cctv5今日節目預告。

 。ㄋ模⒕毩

  以小組為單位,根據絡課件所學知識,每個小組分工完成以下練習。完成各自負責的練習后,小組成員間相互討論,相互間都能掌握3道練習的解決方法。

  (1) 搜索大小為800*600像素的酉陽龔灘古鎮圖片,并將搜索結果添加到收藏夾。

  (2) 查找關于春晚小沈陽而不包含趙本山的相關頁。

  (3) 在清華大學的站上查找招生信息。

  四、鞏固反饋

  各個小組分別派一個代表任選兩小題進行完成,并有針對性的進行講解。

  第一題:圖片高級搜索的應用內容較為簡單,同時提示同學們要學會舉一反三,視頻高級搜索跟我們的圖片高級搜索大同小異,覺得有困難的同學同樣可以使用我們的googel幫助來完成。

  最合適的關鍵詞是:春晚 小沈陽 –趙本山

  第二題:知識點在高級搜索竅門之縮小搜索范圍里面的指定域。應該是一道很簡單的題目,不過不知道清華大學URL地址的需要進入google搜索引擎找到相應的址。

  五、知識拓展

  查詢吐魯番到北京的最低臥鋪價是多少?

  這一題主要是需要同學們提煉關鍵詞,這其實是搜索的一個升華,需要同學們不斷積累,當然也包括一起社會閱歷的積累,利用搜索引擎來解決我們生活中的問題是我們學習的最終目的。雖然完成這一道題并不難,可以通過很多方法實現也許永遠沒有標準答案,在這里講的只大家。搜索輸入關鍵詞:吐魯番到北京火車時刻表,然后進入選擇進入無極火車(搜索結果第一條)

  六、教學反思

  通過調查,學生反映出百度是他們非常喜歡使用的一種搜索工具,但是他們使用的過程中效率是比較低的。比如遇到搜不到的時候,他們會放棄,遇到很多干擾信息的時候,他們寧愿去挨個找,慢慢試,而沒有想過如何提高自己的搜索效率。任務的設計比較平淡,只能算是完成了教學目標。任務是組織課堂和活躍課堂的催化劑,設計的好可以是整堂課的亮點所在,當然這也要根據教學的需要來安排。在這堂課中,我一共安排了兩個任務:一個是到百度中實踐老師的幾個技巧,一個是學生自己先到上去搜索有關新疆的一些旅游景點的圖片。思路是對的,但如果在設計任務的時候可以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設計的更具體一點,效果會更好,內容也會更充實。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9

  一、教學目標:

  1、認識計算機硬件各部分的名稱,知道計算機的硬件組成。

  2、在游戲中訓練學生單擊鼠標的熟練程度。

  二、教學重點:

  熟練地單擊鼠標

  三、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新課

  1、認識計算機各部分的名稱,知道每一部分的作用。

  計算機主要是由顯示器、主機、鍵盤、鼠標等幾個部分組成的,它可以幫助人們做很多事情。

  2、單擊:

  單擊,就是用食指快速地按一下鼠標左鍵,馬上松開。這個操作通?梢杂脕磉x中某個對象或執行某個操作。

  學習單擊的方法及作用。學生明確后進行單擊練習,學習練習的過程中,注意進行指導。注意學習的操作方法

  3、大顯身手:

  打開計時游戲“打鼴鼠”,檢驗一下你操作鼠標的水平。

  說一說開機和關機的順序。

  4、課堂小結。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10

  課前準備

  課前談話:以學生上課用教材文字內容及編排為談話內容,請學生談談對書本的印象。

  1、仔細聆聽,交流發言。

  談話導入,建立和諧的師生學習環境。

  范例激趣

  1、出示文檔《我的學!

 。3種不同文字設置的內容)

  2、提問:你覺得3個文檔的文字有什么不同?你認為哪個漂亮?為什么?

  3、教師在黑板上板書小結(字體、字號、字形)。

  1、學生認真觀察范例。

  2、了解從字體、字號、字形對文字進行設置,明確目標。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明確學習任務。

  個案示范

  挑選學生最喜歡的一種效果進行示范(教師邊示范邊講解操作要點)

  1、先選中要設置的文字。

  2、然后在工具欄上選擇相應的效果按鈕,對選中的文字進行字體、字號、字形的設置。

  1、聽教學習。

  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掌握操作技能。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1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循環的基本原理;了解哪些情況下需要用循環的方法設計程序。

  2.能力目標:初步學會使用循環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完成機器人巡邏一周和不停巡邏的任務。

  3.情感目標:通過相互幫助,共同解決問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教學難點:

  理解什么是循環。

  課時安排:

  1-2課時。

  課前準備:

  機器人;編程環境;機器人巡邏場地。

  大樓

  起點

  機器人巡邏場地

  教材分析:

  本課實際上是要求控制機器人走正方形路線,教材設計有兩個意圖:首先,機器人走正方形路線,學生可以實踐“模塊化”的方法,對任務進行分解。機器人沿大樓巡邏一周,實際上可以分解成8個動作:4個“前進”和4個“轉彎90°”,如果把“前進和轉彎90°”看成一個小任務,那么巡邏一周就是執行4次小任務。這樣分析以后,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就可以完成巡邏一周的任務了。第二,教材對機器人衛士的要求是“不停地巡邏”,如果學生運用原有的方法和經驗,也就是運用順序結構編寫程序,這樣的程序勢必會很長很長,這樣使學生充分感受到順序結構程序的局限性,從機器人周而復始走正方形的具體事件來引出循環,方便學生理解循環并從這個具體案例中體會和學習運用循環編寫程序的方法。

  教學建議:

  1.創設情境,引出主題。可以展示機器人活動范圍,宣布機器人的工作任務:不停地沿著大樓巡邏。

  2.引導學生分析任務并嘗試,初步完成巡邏一周的任務。

  3.讓學生思考完成巡邏2周、10周、100周的程序,讓學生體會到程序的“太長太繁”。

  4.引出循環的概念:解釋循環,并以巡邏一周為例,示范用循環的方法編寫程序。

  5.嘗試運用循環的方法編寫巡邏指定周數的程序,完成巡邏任務。

  6.小結。

  練習建議:

  本課練習1是對控制轉彎方向技能的具體運用,讓學生感受到對“循環體”做小的改動,程序的結果就會發生很大的影響和變化,從而進一步感受到循環的特點。練習2有一定的難度,這里主要是考查學生對“循環體”的抽象能力,找出這個任務中哪些動作是“重復執行”的,在這里,機器人走長方形路線的循環體應該是“前進一段(長)——轉彎90°——前進一段(短)——轉彎90°”,循環2次走完一周,走N周循環的次數就是2*N()。

  附參考程序:

  1.樂高機器人程序

  巡邏一周的程序永不停止地巡邏的程序

  2.納英特機器人程序

  巡邏一周的程序

  不停巡邏的程序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12

  教材分析

  《文檔的修改(一)文字的插入與刪除》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實驗教材,科學出版社小學信息技術第二冊(下),第三課的內容,教學對象是小學六年制五年級的學生,它是教材關于Word排版知識鋪墊的延伸,并且貫穿著以后整個Word排版知識的教學,是學生能夠順利、快捷操作使用Word的基礎之一,也是形成學生“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綜合運用”這合理知識鏈的必要環節。教材目的是讓學生學會插入文字與刪除文字,重點是利用插入文字與刪除文字的操作方法修飾文檔,體現信息技術學科與語文學科的整合。

  學情分析

  我校來自于轄區五個學校及外來務工子弟,由于生源分布較散亂,因而學生基礎參差不齊,有的學校還未開設信息課,因此要照顧大多數學生,利用邊講邊操作的方法,使學生逐步掌握電腦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三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操作系統使用能力,大部分學生已經學會了文字的錄入和簡單的文字處理,培養學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及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每個學生都能夠掌握插入文字與刪除文字其中一種操作方法,一半的學生能掌握多種操作方法。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自我探索、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團體協作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具體實例,讓學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勵、體驗成功,在不斷嘗試中激發求知欲,在不斷摸索中陶冶情操。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插入文字與刪除文字的操作方法。

  難點:學會在實例當中運用插入文字與刪除文字

  教學過程

 。ㄒ唬⿲⒄n堂中學生所用到的兩個任務傳送到學生機上。

 。ǘ﹦撛O情境、激情導入(2分鐘)

  1.首先在大屏幕上展示一段話。

  讓學生去觀察這段話,有什么發現。

  此環節的設計意圖是創設一個學習環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巧妙設計一個缺憾,引導學生發揮觀察能力、運用語文所學知識引出課題1——插入文字。

 。ㄈ┬抡n授知

  a、插入文字

  1.教師演示插入文字的操作方法。(3分鐘)

  2.四人一小組合作討論并操作練習任務1。(教師巡視并進行輔導)(10分鐘)

  3.總結任務1,提煉特點,引出課題2(1分鐘)。

  此環節的設計意圖是引導學生如何在句子插入文字,并通過具體實例多次操練,以達到在句子中插入文字的運用,在任務1在最后一個例子引出說明課題2——刪除文字。

  b、刪除文字

  1.教師演示刪除文字的操作方法。(3分鐘)

  2.四人一小組討論,結合課本知識操作練習任務2,并帶著是否可以有其他的刪除文字的操作方法去完成任務2。(教師巡視并進行輔導)(10分鐘)

  3.收集學生的刪除文字的操作方法并獨個演示操作(2分鐘)

  4.讓學生用不同的刪除文字的操作方法去重新做一次任務2,并討論哪一種刪除方法去方便。(5分鐘上)

  5.完成任務3(2分鐘)

  設計意圖是引導學生在句子中刪除多余的文字,并學會多種刪除操作。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13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

  讓學生掌握選擇文本的操作;掌握復制文本的操作;掌握粘貼文本的操作;掌握剪切文本的操作;掌握插入文本的操作。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3、創新目標:

  理解計算機操作的思想,自己編輯有自己風格的。

  4、德育目標:

  通過學習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科學的熱愛。

  確定五點重難點:掌握五種小編輯的操作。

  德育點:在編輯成功后,讓學生談談感受,體驗成功,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科學的熱愛。

  空白點:編輯有自己特點的。

  教具微機

  主要技術激發創造性思考與想象技術。

  教學過程中的五環節設計:

  教師行為學生行為

  一、導引目標,激發興趣

  請大家看老師連續打兩遍同一首古詩,然后,問大家想不想也能象老師一樣快捷呢?觀察老師打字,激發學習欲望

  二、創設條件,自主參與

  根據課文中的提示,自己寫一篇日記,并嘗試用一用五種小編輯的功用。學生自主嘗試

  三、組織研究,體驗發現

  1、組織學生研究,要制做成象老師這樣的一篇文檔,還應用哪些小編輯,要會使用WORD的哪些功能?

  2、學生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說出自己創作的過程。

  四、引導創新,應用實踐

  讓學生用剛才掌握的知識,去自己寫一篇日記。學生自主嘗試自己編寫。

  五、反思小結,鞏固提高

  1、這節課你都學會了哪此知識?

  2、以搶答的形式進行課后練習的完成。

  3、說一說自己編寫的感受。

  研究性作業:

  請編輯一個帶有藝術字的小。

  設計目的: 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14

  一、教材分析

  《漂亮文字我來變》是《信息技術》教材小學版四年級上冊第四課。教學對象是小學四年級學生。本課內容是文檔處理知識鋪墊的延伸,通過學習,讓學生掌握如何改變字體、字號、顏色及藝術字的編輯等使得文章更加層次分明、重點突出。本課主要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改變文字的大小;第二部分是改變文字的字體;第三部分是改變文字的顏色;第四部分是插入藝術字及藝術字的簡單調整。

  這節課是整合美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的文檔處理知識的教學綜合課。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經過一年的信息技術地學習,對計算機的操作有一定基礎。而且經過前幾節課的學習對word也有了一定的認識,在教學中,針對學生的特點,適當放手讓學生自學自悟,自主發現問題,合作交流解決問題,讓學生經歷探索的過程。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文字的大小、字體、顏色及藝術字的的概念。

  2.技能目標:(1)掌握改變文字的大小、字體、顏色的方法。(2)掌握設置藝術字的方法。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培養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審美能力。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

  讓學生熟練掌握文字修飾的基本方法和掌握插入藝術字的方法,并對藝術字進行簡單調整。

  難點:

  能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文字修飾;文章修飾美觀、賞心悅目,更符合需要。

  五、說教法和學法

  1、說教法:

  本課采用的主要教法有任務驅動法、示范操作法、創設情境法、合作交流法等。

  根據學生的認知操作水平和本課教材的特點,教師應把重點放在“導”上,創設情境,設疑鋪墊,加以引導,以導促思;留于余地,給足時間,加于輔導,以導促學。

  2、說學法:

  在學習方法上,本課主要讓學生運用嘗試法學習,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對于出現的問題,同桌之間相互討論,集思廣益,互相啟發,實現信息與思想的交換,以求得問題的解決和認識的深入,并能鍛煉學生歸納、分析和表達的能力,培養學生敢說、敢探索的優良品質。

  、教學過程

 。ㄒ唬⒔虒W準備:

  不同字體的書法作品、兩張電子賀卡、古詩《江雪》,每名學生一臺電腦裝有word20xx的軟件 微機教室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以及信息技術課程學科特點,結合四年級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已有知識基礎和生活情感,設計本教學流程。

  (二)說教學流程:

  為了能夠讓學生有效的掌握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我預設了如下的學習活動。

  1.創設情景,導入新課。2.探究學習,自主建構3.觀摩協作提升技能

  4.歸納總結提高認識5、課外延伸,整合學習

 。ㄈ┚唧w過程如下: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首先展示一組古代書法家的作品,包括篆書、

  楷書、隸書、草書等不同字體的作品。讓學生感受一下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塊瑰寶-----書法的魅力.同時讓學生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接下來老師介紹計算機中也有許多不同的字體,恰當的運用這些字體能使我們的電子文檔更加活潑鮮明、美觀大方。

  下面老師出示兩張內容一樣的電子賀卡,一張沒有經過任何修飾,另一張在字體、顏色等都做了修飾,讓學生感受一下那張比較好看?同樣的內容為什么給我們的視覺感受不一樣呢?

  最后教師抓住時機提出教學內容:你們想學會讓文章變得漂亮起來的本領嗎?那好這節課我們大家一起來研究、學習如何讓文字變漂亮。

  設計意圖(此環節的設計目的是創設一定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設計了一個賀卡的對比增加學生的視覺感受,利用學生對美好事物的向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情景中主動、積極地接受任務,從而樂學。同時也為后面的教學打下鋪墊。)

  2.探究學習,自主建構

  本環節分三個層次展開:

  第一層次:點擊工具,認識菜單。

  我們要想把《校園的早晨》也變得那么漂亮,就得先認識格式工具欄的各種菜單,尤其是字號、字體、字形、顏色等工具欄的使用。教師一一介紹菜單的作用,介紹時邊演示邊介紹。

  (本環節我先讓學生熟悉各種文字修飾的方法,積蓄經驗,為培育學生的成功學習奠定基礎。這一環節的設計體現重視雙基的教學理念。)

  第二層次:讓學生感受文字的變化過程

  例1:將古詩《江雪》的標題改為黑體、二號字,顏色設為紅色。操作步驟:(廣播演示)

  師講解:(1)選定→字體(格式工具欄)→黑體→字號→字體顏色→紅色。學生操作練習

 。ㄟ@部分內容較簡單,利用格式欄修飾,直觀、方便,教師只需稍加啟發,學生自然而然就能領會,所以更多地應該讓學生自己嘗試操作,通過自己實際操作來了解操作過程,親自逐步感受文字變化的前后過程的效果。)

  第三層次:嘗試操作,合作交流。

  教師讓學生打開之前保存的文章《校園的早晨》,根據學生的特征,讓學生提出文字修飾方法,而后學生嘗試自主操作學生操作完成后,小組合作交流,修改修飾。

  過度:經過以上設置,大家覺得文章是否美了?你們想不想把文章的題目變得更醒目些?想得話,下面就要請大家自已來探索一下了,看誰學得又快又好,我們就請他來做小老師,教大家。

  布置自學第三部分:插入藝術字。給《校園的早晨》做個漂亮的標題。

  可以小組合作交流。學生操作中教師巡視,并進行個別輔導。

 。▽嵺`操作是信息技術教育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前提,在整個課堂結構中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進行上機操作,提高操作能力。在以學生為中心思想指導下,我的設計側重學習的設計,讓學生有更多的主動與自由。)

  3.觀摩協作提升技能

  在這個環節里,我讓學生主動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觀摩一下,評一評,如果你覺得誰的作品比自己的好,也可以虛心的向他討教討教。

  設計意圖(在與同伴合作的過程中,及時發現別人的優點,同時鼓勵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多向其它同學去學習。讓學生充分運用自己的智慧來解決新問題)

  4、歸納總結提高認識

  學生互相說說是怎樣給《校園的早晨》化裝的。老師幫助學生梳理知識,歸納總結。

  師小結:聽了的匯報覺得大家對今天學習的內容已掌握的不錯了,但是不是修飾了文章,文章就一定美觀,如果應用不當,文章反而不會讓人賞心悅目,而會讓人感到雜亂無章。因此,我們在修飾文章時,應該適當選擇運用,要注意到文章是否美觀,是否符合需要,是否能達到預期效果。

  5.課外延伸,整合學習

  選定自己的一篇作文,進行文字修飾,文章編排,然后打印,交給家長評價。

  教學理念

  1.注重學生興趣的引導,實現教學目標。

  2.改變學習方式,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學習,并且通過多種學習方式(如自主學習、協作學習、自我創新等),獲取信息,掌握操作。

  3.分層教學的實施。學生不僅有鮮明的個性,而且有差異。因此分層教學,照顧學生個體差異,使得每一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都能達到自己的“最近發展區”。

  4.調動積極因素,促進學生學習,F在的學生一般都有很強的表現欲,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在實踐中的成就感,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調動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學習。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15

  計算機的軟件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計算機的硬件,計算機僅僅有硬件還是無法工作的,它的工作需要軟件的支持,什么是計算機軟件呢?我們這一節課就來解決這個問題。

 。1)軟件的的概念

  支持計算機進行工作的各種指令,就稱為計算機的軟件。計算機要靠軟件的支持,才能進行正常工作。

  (2)軟件的分類

  系統軟件,如Windows 20xx/98/xp

  應用軟件,如 Word20xx/Powerpoint20xx/Frontpage20xx、金山打字等。

  打開“金山打字”軟件,讓學生對軟件有一個感性的認識。

 。3)認識鍵盤

  常用的計算機鍵盤上有101個鍵,為了方便操作,一般將這些鍵分為四個區:

  文字鍵區:這是鍵盤最常用的區域,也叫主鍵盤區。由英文字母鍵、數學符號鍵和一些輸入輔助鍵組成。

  ①空格鍵

  ②回車鍵

 、弁烁矜I

 、苌蠙n鍵

  編輯鍵區:一般用于文字的處理和編輯。其中的上下左右鍵是用來控制光標的。

  功能鍵區:作用是配合各種軟件,執行特定的功能。

  小鍵盤區:按鍵與文字鍵區的數學鍵是一樣的,把這些按鍵集中在一起是為了可以更快地輸入數學。

  注意:在用鍵盤輸入字符時,手指擊鍵時要輕快、有彈性,就像彈鋼琴一樣。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08-26

小學的信息技術教案02-13

小學的信息技術教案08-25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08-26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06-12

小學信息技術的教案03-31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07-14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07-25

教案:小學信息技術教案參考08-27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范文11-06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全 | 亚洲欧美人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 中国老熟女精品久久国产精 | 色花午夜福利网站 | 欧美国产亚洲日韩在线二区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