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快樂的顏色》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快樂的顏色》,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快樂的顏色》 1
設計意圖
每個色彩寶寶心中都有自己的故事,有的寶寶高興,有的悲傷,有的郁悶,有的……你們猜猜這里的色彩寶寶是什么樣的心情呢?根據小班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考慮到小班幼兒的思維特征更多的是在直覺上,而顏色生活中隨處可見,為此我設計了《快樂的顏色》。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作品,體驗色彩中的'情緒感受。
2、能大膽運用顏色自由繪畫,體驗繪畫的樂趣。
3、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4、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5、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教學準備
1.感受生活中的色彩。
2.大型紙張、大小不等方形或長方形鉛畫紙若干、各種顏料(加膠水)、顏料盤、水粉筆、雙面膠、抹布。
3、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讓孩子對色彩感興趣,樂意參加玩色活動。
活動難點:
參與到玩色活動中,體驗嘗試樂趣。
教學過程
一、回憶自己的快樂。引導幼兒感受色彩的情緒。
1、看幼兒用書,教師引導幼兒:"每個色彩娃娃的心里都有自己的故事,有的高興,有的傷心,有的熱鬧,有的安靜。你能感受到嗎?
2、展示各種顏色的顏料:"讓我們看看哪種顏色最快樂,你能把它挑出來嗎?"畫一幅快樂的畫。(可播放歡快,熱情的背景音樂。)讓我們用這些快樂的顏色來做一個游戲。
3、小朋友們,你們快樂嗎?為什么會快樂?我們把最快的的心情畫出來。
二、引出幼兒感受色彩的情緒。
書上有什么?你找到了哪些顏色?它們都快樂嗎?
三、畫一幅畫快樂的顏色。
(1)提問:你想讓小畫筆畫出什么?
(2)提供水粉筆,油畫棒,水彩顏料,紙,幼兒自選并繪畫。
(3)幼兒玩色:讓幼兒在課桌上作畫;也可席地而坐,將紙放在地上作畫。
(4)操作中,教師與幼兒談談畫了什么,幫助表現或記錄一定的內容。如:太陽,小鳥,花,樹等,讓幼兒體驗初次繪畫的樂趣。
四、展示作品并討論。
哪幅畫最快樂?
它用了哪些顏色?
它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活動延伸:
游戲:色彩娃娃抱一抱。
教師演示讓不同的色彩“擁抱”,產生另外一種色彩:紅色和綠色"擁抱"變成了棕色;藍色和黃色“擁抱”變成了綠色;紅色和藍色“擁抱”變成了紫色。幼兒在教師的幫助下嘗試。
活動反思
《快樂的顏色》這一活動主要是讓孩子們掌握涂色技巧,發展小肌肉群的力量。活動中我以游戲“找蠟筆”為切入點,引發孩子們的興趣。在認識了顏色后,出示身體沒有顏色的顏色寶寶,請孩子們說說應該給它們什么顏色呢?抓住了孩子們探索、好奇的心理,牢牢的抓住了興趣點,讓活動順利進行。通過游戲,讓幼兒零距離接觸,視覺感官獲取顏色知識,師幼互動中感受合作的快樂。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興趣濃濃。在孩子們的自由作畫時間了,老師巡回指導,發現較好或有自己創意的孩子就進行及時表揚,孩子們互相學習,很好的完成了作品。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設計了有趣的教學用具和游戲設計,整個活動,幼兒在愉快的氣氛中獲得初淺的社會經驗,體驗了解他人的快樂。效果好。
小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快樂的顏色》 2
一、教學目標
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欣賞,感受不同色彩所傳達的情緒,提升對色彩的感知能力。
鼓勵幼兒大膽選擇并運用色彩進行自由繪畫,充分發揮想象力,表達自己內心的心情與想象,鍛煉手部精細動作與創造力。
讓幼兒在繪畫過程中,體驗創作帶來的樂趣,增強對美術活動的興趣與熱愛,培養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激發幼兒對色彩的濃厚興趣,使其主動參與到色彩探索與繪畫創作活動中,大膽嘗試運用多種顏色。
難點:有效引導幼兒將內心的情感和豐富的想象通過色彩準確地表達出來,讓幼兒真正沉浸并享受繪畫創作過程。
三、教學準備
收集生活中色彩豐富的圖片,如美麗的彩虹橫跨天際、五彩斑斕的花朵競相綻放、色澤誘人的水果琳瑯滿目等,以及對應的實物(若方便準備)。
為幼兒準備充足的大型紙張、大小各異的方形或長方形畫紙。準備各種顏料(添加適量膠水,防止顏料過快干燥)、顏料盤、不同型號的水粉筆、油畫棒、水彩顏料、雙面膠、干凈的抹布。
配備音樂磁帶或播放設備,挑選節奏歡快、熱情洋溢的背景音樂,用于營造輕松愉悅的創作氛圍。
準備色彩混合演示用具,如透明杯子或調色盤,以及紅、黃、藍三原色顏料。
四、教學過程
(一)感受色彩的情緒(8 分鐘)
欣賞生活中的色彩:教師借助多媒體展示生活中的色彩圖片,或者直接拿出準備好的實物,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提問:“小朋友們,看看這些圖片(實物),都有哪些漂亮的顏色呀?看到這些顏色,你們心里有什么樣的感覺呢?” 鼓勵幼兒積極發言,分享自己的直觀感受,比如 “紅色讓我覺得很熱情,像過年放的鞭炮”“藍色讓我感到很安靜,像夜晚的天空” 等。
色彩娃娃的故事:教師生動地講述色彩娃娃的心情故事,比如:“紅色娃娃今天特別開心,因為它和小伙伴們一起舉辦了一場熱鬧的派對;藍色娃娃有點小郁悶,它想去旅行,可是還沒找到好伙伴。” 通過故事,讓幼兒更深入地感受色彩與情緒之間的微妙聯系,引導幼兒思考不同顏色所代表的情緒變化。
(二)探索色彩的魅力(10 分鐘)
色彩游戲:找蠟筆:教師提前將各種顏色的蠟筆藏在教室的各個角落,然后對幼兒說:“小朋友們,現在我們要玩一個‘找蠟筆’的游戲啦!老師把好多顏色的蠟筆藏起來了,大家要仔細找一找,找到后大聲說出蠟筆的顏色哦。” 在游戲過程中,強化幼兒對顏色名稱的認識與記憶。
色彩混合演示:教師向幼兒展示紅、黃、藍三原色顏料,告訴他們:“小朋友們,這三種顏色可神奇啦,它們能變出新的顏色哦!” 接著,在透明杯子或調色盤中進行顏料混合演示,將紅色和黃色混合,讓幼兒觀察顏色的變化,提問:“看,現在變成什么顏色啦?” 引導幼兒說出橙色。同樣的方法,演示藍色和黃色混合變成綠色、紅色和藍色混合變成紫色,激發幼兒對色彩混合的強烈興趣與好奇心。
(三)創作快樂的色彩(15 分鐘)
引導創作:教師親切地問幼兒:“小朋友們,我們知道了這么多快樂的顏色,那你們想用哪些顏色來畫出自己心中的快樂呢?想一想,把你們的快樂都畫到紙上吧。” 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想要使用的顏色以及想要創作的畫面內容。
提供材料:教師為幼兒分發畫紙、顏料、水粉筆等繪畫工具,提醒幼兒:“大家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工具和顏色哦,在畫畫的時候要注意不要把顏料弄到衣服上和桌子上,如果不小心弄到了,就用抹布擦一擦。”
指導與互動:教師在教室里巡回走動,觀察幼兒的創作過程。對于不知道如何下筆的幼兒,教師給予啟發和引導,比如:“你可以先畫一個大大的太陽,用黃色和紅色來畫,怎么樣?” 對于已經開始創作的幼兒,教師積極與他們交流,詢問:“你畫的這是什么呀?為什么要用這個顏色呢?” 及時肯定幼兒的創意和想法,幫助他們解決在繪畫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如顏料不夠、畫筆使用不熟練等。
(四)展示與分享(7 分鐘)
展示作品:教師將幼兒完成的作品小心地展示在教室的墻面上或者專門的展板上,讓所有幼兒都能清楚地看到。
分享感受:邀請幼兒走到自己的`作品前,向其他小伙伴介紹:“我這幅畫用了紅色、黃色、綠色,我畫的是在公園里和爸爸媽媽一起玩,有好多漂亮的花朵,我們都很開心。” 引導幼兒認真傾聽他人的分享,感受不同作品所傳達的快樂。
評選快樂之作:教師組織幼兒進行投票,選出他們心目中最能體現快樂的作品。每個幼兒都有一次投票機會,將自己手中的小貼紙貼在喜歡的作品旁邊。投票結束后,讓幼兒說一說為什么覺得這幅作品最快樂,進一步加深幼兒對色彩表達情感的理解。
(五)活動延伸:色彩娃娃抱一抱(5 分鐘)
演示色彩混合:教師再次進行色彩混合演示,強調不同色彩 “擁抱” 后產生的奇妙變化,讓幼兒更加直觀地感受色彩混合的神奇效果。
幼兒嘗試:在教師的幫助和指導下,讓幼兒親自嘗試混合顏色。為每個幼兒提供少量的顏料和調色工具,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兩種顏色進行混合,觀察并說出混合后出現的新顏色,進一步鞏固對色彩混合的認識。
五、教學反思
在本次《快樂的顏色》美術教學活動中,整體效果較為理想。通過欣賞生活中的色彩圖片、實物以及講述色彩娃娃的故事,成功地激發了幼兒對色彩的興趣,讓他們初步感受到了色彩與情緒之間的聯系,達成了教學目標中對色彩感知能力培養的要求。色彩游戲和混合演示環節,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和好奇心,他們在游戲和觀察中,輕松地認識了顏色名稱,了解了色彩混合的規律,突破了教學難點。
在創作環節,大部分幼兒能夠大膽地選擇顏色進行繪畫,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用畫筆表達內心的快樂。教師在巡回指導過程中,與幼兒積極互動,及時給予鼓勵和幫助,使幼兒在創作過程中獲得了成就感,增強了對美術活動的興趣。然而,在活動中也發現了一些不足之處。個別幼兒在創作時,仍然比較依賴教師的引導,缺乏自主創新的勇氣,這可能與平時給予幼兒自主創作的機會不夠多有關。在今后的教學中,應更加注重培養幼兒的自主探索和創新能力,給予他們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另外,在展示與分享環節,由于時間有限,部分幼兒沒有足夠的時間充分表達自己的作品,導致分享不夠深入。下次活動可以適當調整時間安排,讓每個幼兒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創作思路和內心感受,進一步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審美能力。
【小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快樂的顏色》】相關文章:
小班美術顏色教案及反思05-06
小班美術教案認識顏色07-11
小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蘑菇》09-08
小班語言教案:送顏色教案及教學反思11-03
小班美術公開課教案《玩顏色》附反思04-06
小班美術教案:彩旗飄飄教案及教學反思10-16
小班美術教案與反思06-10
小班美術教案及反思06-20
小班美術教案及反思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