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區域活動設計《農藝園》

時間:2025-07-01 09:07:15 銀鳳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幼兒園大班區域活動設計《農藝園》(精選5篇)

  為了確保活動能有條不紊地開展,我們需要事先制定活動方案,活動方案是從活動的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方面進行安排的書面計劃。寫活動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區域活動設計《農藝園》,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區域活動設計《農藝園》(精選5篇)

  幼兒園大班區域活動設計《農藝園》 1

  一、區域名稱:農藝園

  設計意圖:

  《幼兒園指導綱要》中指出:“要讓孩子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性,了解一些接觸到的多元文化”。因此,圍繞我園重點課程《利用農村自然資源開展幼兒園科學探索活動》,在農村家庭與幼兒中進行初步的調查與摸底,發現孩子對農作物制作有著濃厚的興趣,同時許多家長在秸桿插接方面有著獨特的見解和精堪的技藝(因為家長小時侯玩過)。于是我們充分利用地方資源并結合孩子的興趣點,把民間農作物制作藝術運用到幼兒園區域游戲活動中,進行初步的探索和嘗試。

  1、農作物秸桿制作

  目標:

  民間農作物制作與農村兒童在藝術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傾向有相通之處,可以說民間農作物制作藝術和藝術活動有內在的共同特征。活動的開展可以鍛煉孩子們手的協調能力及智力的開發,是一項促進孩子們全面發展的活動。

  材料準備:玉米棒、絲瓜囊、麥草、稻草等農作物秸桿以及各色彩紙、彩帶、繪畫材料、剪刀、膠棒等裝飾材料和輔助工具等。

  指導要點:

  教師遵循以下幾個步驟進行指導:

  (1)、充分培養孩子們的初步動手操作能力,學會簡單的制作。

  (2)、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想象創造出新的制作物。

  (3)、幼兒在原有的操作基礎上根據自己的想象進行創編制作。

  2、種子粘貼畫

  目標:

  (1)、能利用種子進行鑲嵌作畫,根據其外形和顏色的特點表現一定的.形象。

  (2)、發現自然材料組合的美,體驗成功的喜悅。

  材料準備:

  (1)、不同種類的種子(如瓜子、芝麻、花生等)。

  (2)、繪畫材料(記號筆、油畫棒、紙等)

  指導要點:

  (1)、利用種子的外形特征組合不同的圖案。

  (2)、能細致地制作種子粘貼畫。

  二、區域名稱:福娃超市

  目標:

  1、了解超市的擺布和物品的擺放。

  2、掌握簡單的購物規則與要求。

  材料準備:

  活動前將超市的物品擺放有序。

  指導要點:

  1、帶領幼兒參觀超市。

  2、交流超市購物的簡單規則。

  購物規則:先選擇物品,再到收銀臺付錢。(不付錢不可以將物品帶回家)

  3、幼兒活動。

  選一名幼兒做經理,選一名幼兒收銀員,選四名孩子做營業員,其他孩子做顧客買東西。

  4、交換角色進行游戲。

  5、指導幼兒收拾整理物品。(分類擺放)

  另外我班還根據主題活動的實施,開展了小小服裝設計師、百變小偶人等區域供幼兒自由選擇游戲。

  1、小小服裝設計師

  目標:

  運用各種廢舊材料制作成服裝并運用多種方式對其進行裝飾。

  材料準備:

  塑料袋、報紙、掛歷紙、彩色卡紙、剪刀、膠棒等。

  指導要點:

  (1)幼兒自由選擇材料,嘗試各種方式制作服裝。

  (2)鼓勵幼兒大膽對所制作的服裝進行裝飾。

  2、百變小偶人

  目標:

  用多種材料和方法制作小偶人。

  材料準備:

  木制飯勺、木制刷柄、棍子、各式卡紙、剪刀、記號筆等。

  指導要點:

  (1)指導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木偶類型來制作。

  (2)邊玩木偶邊講故事。

  幼兒園大班區域活動設計《農藝園》 2

  一、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認識常見農作物的種子和幼苗,了解農作物的生長過程,激發幼兒對植物生長的探究興趣。

  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責任意識,通過種植、照顧農作物,學會記錄植物生長變化。

  讓幼兒體驗勞動的樂趣,感受糧食來之不易,培養幼兒珍惜勞動成果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各類常見農作物種子(如黃豆、綠豆、玉米、小麥等)、種植盆、營養土、小鏟子、小水壺、澆水壺、標簽牌、觀察記錄表、放大鏡、直尺。

  環境布置:在區域內設置種植架,劃分不同的種植區域,張貼農作物生長過程的圖片和相關科普知識海報,營造濃厚的.農藝氛圍。

  三、活動過程

  導入環節(5 分鐘)

  教師帶領幼兒觀察區域內張貼的農作物生長過程圖片,提問引導幼兒思考:“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些漂亮的植物是怎么長大的嗎?今天我們就來當小小農藝師,一起在我們的農藝園里種植農作物吧!” 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認識種子與工具(10 分鐘)

  教師展示準備好的各類農作物種子,引導幼兒通過看、摸、聞等方式觀察種子的形狀、顏色、大小等特征,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發現。接著,介紹種植所需的工具(小鏟子、小水壺等),并示范正確的使用方法,強調使用安全。

  種植農作物(15 分鐘)

  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農作物種子,在教師的指導下,用小鏟子將營養土裝進種植盆,放入種子,再覆蓋上一層薄土,最后用小水壺澆適量的水。種植完成后,幼兒為自己的種植盆插上標簽牌,寫上自己的名字和種植的農作物名稱。

  觀察與記錄(貫穿活動過程)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幼兒每天定時來到種植探索區,用放大鏡觀察種子的發芽情況,用直尺測量幼苗的高度,并在觀察記錄表上用圖畫或簡單的文字記錄農作物的生長變化。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用準確的語言描述自己的觀察結果。

  分享與交流(10 分鐘)

  定期組織幼兒開展分享活動,讓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種植的農作物的生長情況,分享自己在種植過程中的發現和感受,教師對幼兒的表現給予積極的評價和鼓勵。

  四、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將種植探索區的活動延伸到家庭,和家長一起在家中種植其他農作物,繼續觀察記錄植物的生長過程,并帶到幼兒園與同伴分享。

  在科學區投放更多關于植物生長的科普書籍和視頻資料,供幼兒自主探索學習。

  幼兒園大班區域活動設計《農藝園》 3

  一、活動目標

  讓幼兒了解常見農產品的加工方式,知道農產品可以加工成各種食品和生活用品。

  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創造力和合作意識,通過參與農產品加工活動,提高幼兒的實踐操作技能。

  激發幼兒對農產品加工的興趣,感受勞動創造價值的樂趣,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各種常見農產品(如小麥、大米、紅薯、蘋果、玉米等)、面粉、糯米粉、搟面杖、模具、蒸鍋、榨汁機、攪拌機、圍裙、手套、安全刀具(兒童專用)、包裝紙、彩帶。

  環境布置:將區域布置成溫馨的加工坊,張貼農產品加工的`流程圖和成品圖片,擺放整齊的加工工具和材料,營造濃厚的加工氛圍。

  三、活動過程

  談話導入(5 分鐘)

  教師提問:“小朋友們,我們平時吃的面包、餅干、果汁是怎么來的呢?” 引導幼兒思考農產品的加工過程,引出本次活動主題,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了解農產品加工方式(10 分鐘)

  教師展示準備好的農產品和加工后的成品,通過圖片、視頻等方式向幼兒介紹常見的農產品加工方式,如磨粉、榨汁、蒸煮、烘焙等,讓幼兒直觀地感受農產品加工的神奇變化。

  分組加工農產品(20 分鐘)

  將幼兒分成不同的小組,分別進行不同的農產品加工活動。

  面食制作組:幼兒戴上圍裙和手套,用面粉、糯米粉等制作各種形狀的面食,如餃子、饅頭、餅干等,使用搟面杖、模具等工具進行造型。

  果蔬加工組:幼兒使用安全刀具將水果(如蘋果、橙子)切成小塊,放入榨汁機榨成果汁;將蔬菜(如胡蘿卜、黃瓜)制作成沙拉或涼拌菜。

  農產品創意組:幼兒利用農產品進行創意制作,如用紅薯制作紅薯干,用玉米制作玉米工藝品,用大米進行粘貼畫創作等。

  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注意安全,幫助幼兒解決遇到的問題。

  展示與分享(10 分鐘)

  各小組將加工好的農產品展示出來,幼兒互相欣賞、品嘗,分享自己在加工過程中的感受和經驗,教師對幼兒的作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贊揚。

  四、活動延伸

  在美工區投放更多的材料,鼓勵幼兒繼續進行農產品創意制作,如用豆類制作手工藝品等。

  開展 “農產品加工小能手” 評選活動,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幼兒園大班區域活動設計《農藝園》 4

  一、活動目標

  讓幼兒了解市場交易的基本規則和流程,體驗買賣的樂趣,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引導幼兒認識常見農產品及其價值,學會簡單的計算和貨幣使用,提高幼兒的數學應用能力。

  培養幼兒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商業意識,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和應變能力。

  二、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仿真貨幣(紙幣和硬幣)、價格標簽、收銀臺、購物籃、各類 “農產品”(用實物或自制道具代替,如玩具水果、蔬菜模型、手工制作的糧食袋等)、計算器。

  環境布置:將區域布置成熱鬧的小市場,劃分不同的攤位,如蔬菜攤、水果攤、糧食攤等,張貼市場宣傳海報,營造真實的'市場氛圍。

  三、活動過程

  情景導入(5 分鐘)

  教師播放熱鬧的市場音效,創設農藝小市場的情景:“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的農藝園豐收啦!我們一起來開一個農藝小市場,把我們的農產品賣出去吧!” 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

  認識市場與商品(10 分鐘)

  教師帶領幼兒參觀各個攤位,介紹攤位上的 “農產品”,引導幼兒觀察農產品的特征,討論農產品的價格。教師示范如何制作價格標簽,指導幼兒為自己的農產品貼上合適的價格標簽。

  角色分配與交易活動(25 分鐘)

  幼兒自主選擇角色,如攤主、顧客、收銀員等。攤主負責介紹和推銷自己的農產品,顧客挑選自己喜歡的農產品,與攤主進行價格協商,然后到收銀臺付款。收銀員負責收款、找零,使用計算器進行計算。在交易過程中,教師鼓勵幼兒使用禮貌用語,如 “你好”“謝謝”“再見” 等,培養幼兒良好的社會交往習慣。教師巡回觀察,適時引導幼兒解決交易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如價格爭議、計算錯誤等。

  總結與分享(10 分鐘)

  活動結束后,教師組織幼兒進行總結,引導幼兒分享自己在活動中的感受和收獲,如 “你買了什么農產品?花了多少錢?”“當攤主和顧客有什么不一樣的感覺?” 教師對幼兒的表現進行評價,表揚在活動中表現出色的幼兒,鼓勵幼兒在今后的活動中繼續努力。

  四、活動延伸

  在語言區投放相關的市場交易繪本和故事,引導幼兒進一步了解市場交易知識,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定期開展農藝小市場活動,不斷豐富市場商品和游戲規則,讓幼兒在游戲中獲得更多的體驗和成長。

  幼兒園大班區域活動設計《農藝園》 5

  一、活動目標

  讓幼兒了解我國豐富的農藝文化,知道不同地區的特色農產品和農藝習俗,拓寬幼兒的知識面和視野。

  培養幼兒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熱愛之情,通過欣賞、制作與農藝文化相關的作品,提高幼兒的藝術審美能力和動手能力。

  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農藝文化的理解和感受,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力的.發展。

  二、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與農藝文化相關的圖片、繪本、視頻資料(如二十四節氣與農事活動、各地農藝習俗等)、彩紙、畫筆、剪刀、膠水、黏土、農作物秸稈、麻繩等手工制作材料。

  環境布置:將區域布置成充滿文化氛圍的角落,張貼農藝文化圖片和手工藝品,擺放與農藝文化相關的書籍和資料,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

  三、活動過程

  文化欣賞(10 分鐘)

  教師播放與農藝文化相關的視頻,如介紹二十四節氣中農事活動的視頻,引導幼兒認真觀看,提問:“小朋友們,你們從視頻里看到了什么?不同的節氣農民伯伯都在做什么呢?” 激發幼兒對農藝文化的興趣。然后,教師展示農藝文化圖片和繪本,與幼兒一起欣賞,介紹圖片和繪本中的內容,如各地特色農產品、農藝習俗等。

  討論與分享(10 分鐘)

  組織幼兒進行討論,鼓勵幼兒分享自己知道的農藝文化知識,如自己家鄉的特色農產品、在生活中見到的農藝活動等。教師引導幼兒積極發言,認真傾聽幼兒的分享,并給予肯定和補充。

  手工創作(20 分鐘)

  幼兒根據自己對農藝文化的理解和感受,選擇手工制作材料進行創作。

  繪畫組:幼兒用畫筆描繪自己心中的農藝場景,如豐收的田野、農民伯伯勞作的畫面等。

  手工制作組:幼兒用彩紙、黏土等制作農產品模型,如用黏土制作玉米、紅薯;用彩紙折出蔬菜、水果等。還可以利用農作物秸稈、麻繩等材料進行編織、粘貼,制作農藝裝飾品。

  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制作出獨特的作品。

  作品展示與講述(10 分鐘)

  幼兒將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區域內,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講述作品所表達的農藝文化內容。教師對幼兒的作品給予積極的評價,鼓勵幼兒繼續探索和了解農藝文化。

  四、活動延伸

  在圖書區投放更多與農藝文化相關的書籍,供幼兒自主閱讀和探索。

  邀請家長參與活動,讓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農藝文化資料,制作農藝文化手抄報,帶到幼兒園與同伴分享。

【幼兒園大班區域活動設計《農藝園》】相關文章:

大班區域活動設計的方案09-26

幼兒園大班社會區域活動方案11-14

幼兒園大班區域活動設計方案(通用14篇)12-24

幼兒園大班語言區域活動觀察記錄09-09

幼兒園大班區域游戲活動計劃(精選12篇)08-27

幼兒園的區域活動總結04-26

幼兒園中班區域活動設計方案(精選17篇)05-21

大班區域活動設計的方案優秀(8篇)09-27

大班區域活動設計的方案共8篇09-26

大班區域活動設計的方案(集合8篇)09-27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电影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成人Aⅴ 午夜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9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欧美中文 | 中文字幕乱老妇人视频 | 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