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班綜合:小兔比利教案(精選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綜合:小兔比利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綜合:小兔比利教案 1
一、教材簡解
本活動設計來源于繪本《小兔比利》,故事講述了比利在春天里尋找蝴蝶的過程中認識了許多春天的動植物。而在日常的生活中,當孩子們看到“蝴蝶”的時候總是會表現出好奇、興奮等各種各樣的反應。孩子們對蝴蝶都很感興趣,然而,絕大多數幼兒并不知道蝴蝶翅膀上的花紋是對稱性的。于是我選用了繪本《小兔比利》進行活動設計,讓幼兒在和比利尋找蝴蝶的過程中了解蝴蝶花紋的對稱性,使其在認識蝴蝶的同時,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讓其喜歡探索大自然,感知春天的美。
二、目標預設
1、能夠用自己的話大膽地說出看到的春天,知道一些春天常見的動物或昆蟲。
2、初步感受蝴蝶翅膀上花紋的主要特征——對稱。
3、體驗裝扮蝴蝶的樂趣。
三、重點、難點
重點:能用大膽地說出自己看到的春天。
難點:理解蝴蝶翅膀上花紋的對稱性,并能裝飾。
四、設計理念
本活動是綜合了語言、科學、美術等方面的綜合性活動。為了讓幼兒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我結合繪本《小兔比利》,設計了以幫助比利尋找蝴蝶為主線,喚起幼兒們幫助比利的熱情。讓幼兒在幫助比利尋找蝴蝶的過程中了解蝴蝶翅膀花紋的對稱性以及有關春天的動植物,使其在立體、動感、充滿情趣的繪本畫面中能主動、大膽地講述畫面內容,以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充分感受春天的美,讓幼兒喜愛大自然,并能主動地參與到探索大自然的活動當中。
五、設計思路
春天,草兒青青,花兒盛開,彩色的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美麗極了。幼兒們對美麗的蝴蝶充滿了濃厚的興趣,繪本《小兔比利》正好講述了比利在尋找蝴蝶的過程中發現了許多春天的動植物,我想借用此次活動幫助幼兒理解對稱的含義以及了解春天的景色,所以我設計了本次活動,這既滿足了幼兒的興趣需要,又幫助幼兒到體驗到探索大自然的樂趣。
六、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
老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好朋友,它的耳朵長長的,尾巴短短的,眼睛紅紅的,走起路來蹦蹦跳跳的。你們猜它是誰呀?
(二)引出課題
1、出示小兔子比利圖片:
老師:比利最大的愛好就是畫畫,畫小草、畫大樹、畫天上的小鳥、水里的小魚等等,只要是它看見過的東西都能畫得很漂亮。
2、展示春天圖片:
老師:現在春天來到了,大樹發芽了、小草變綠了,桃花也盛開了,比利的好朋友說在春天里有漂亮的蝴蝶,想請它幫忙畫一幅蝴蝶的畫,可是比利從沒見過蝴蝶,不會畫。為了不讓好朋友失望,比利決定要去尋找蝴蝶。可是蝴蝶到底長什么樣子呢?
(三)了解蝴蝶的特征
1、提問:
(1)老師:小朋友,你們見過蝴蝶嗎?見過什么樣子的蝴蝶?
(2)老師:你在哪里見過蝴蝶?(知道蝴蝶喜歡在草叢中、花叢中停留)
(3)老師:蝴蝶會飛嗎?(引導幼兒學習蝴蝶飛的動作)
(4)老師:蝴蝶身上有一對漂亮的翅膀,所以它飛舞的樣子很美。
2、展示蝴蝶標本:
(1)老師:你們看,我這里準備一些了不同種類的蝴蝶標本,我們來幫助比利認識蝴蝶吧!
(2)引導幼兒分組觀察蝴蝶標本,相互交流自己的發現。
(3)請組內派一名代表談談自己的發現。
(4)教師小結(認識蝴蝶翅膀的對稱性。)
3、展示小兔比利高興的圖片:
老師:比利現在高興級了,它非常感謝你們的幫忙,所以它想邀請你們一起去尋找蝴蝶,小朋友!你們愿意嗎?
(四)課件講述故事“小兔比利”:
1、邊講邊讓幼兒猜測邊提問以介紹書中的春天景物和動物或昆蟲。
提問: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猜猜誰在這里?(師介紹相關動物或昆蟲)
2、找到蝴蝶后引導幼兒再次描述蝴蝶的外形特征。(翅膀的對稱性)
(五)裝扮蝴蝶:
1、再次展示小兔比利圖片和一些有色彩的和部分未涂色的蝴蝶圖片:
師:比利看到了蝴蝶,高興極了。它回到家就畫了很多蝴蝶打算送給自己的朋友。可是還有這么多蝴蝶沒有涂顏色,要來不及了,這該怎么辦啊?(引出幼兒幫助涂色)
2、介紹涂色要求,強調對稱性,指導幼兒涂色。
3、作品講評
(六)以和小兔比利給好朋友送蝴蝶圖片結束活動。
中班綜合:小兔比利教案 2
設計理念
以繪本《小兔比利》為載體,結合中班幼兒對自然探索的興趣,通過“幫助比利尋找蝴蝶”的主線,融合科學認知(蝴蝶對稱性)、語言表達(描述春天景物)和藝術創作(裝飾蝴蝶翅膀),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動手能力,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
活動目標
認知目標:認識春天常見動植物,理解蝴蝶翅膀花紋的`對稱性。
技能目標:能用語言描述春天景物,嘗試用對稱圖案裝飾蝴蝶翅膀。
情感目標: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萌發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繪本《小兔比利》PPT或動畫片段
蝴蝶標本或高清圖片、春天場景圖片(草地、花朵、昆蟲等)
彩色卡紙、水彩筆、亮片、膠水等裝飾材料
輕快背景音樂(如《春之聲圓舞曲》)
活動過程
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教師出示謎語:“耳朵長,尾巴短,紅眼睛,蹦蹦跳。”引導幼兒猜出“小兔比利”。
展示比利圖片:“比利今天想請小朋友幫忙,它要畫一幅蝴蝶畫送給朋友,但沒見過蝴蝶,怎么辦?”
探索春天,認識蝴蝶
“蝴蝶的翅膀像什么?”(引導描述形狀、顏色)
“左右翅膀的花紋一樣嗎?”(總結對稱性)
觀察標本:分組觀察蝴蝶標本,引導幼兒發現翅膀花紋的對稱性。
互動問答:
情景模擬:播放春天場景視頻,提問:“你在視頻里看到了什么?蝴蝶在哪里飛?”
故事講述,深化認知
播放繪本PPT,教師講述比利尋找蝴蝶的過程,重點描述遇到的動植物(如甲蟲、小鳥、麗春花)。
提問互動:“比利在花叢中找到了什么?蝴蝶的翅膀是什么樣子的?”
藝術創作,裝飾蝴蝶
示范操作:教師展示對稱裝飾方法(如先畫一半花紋,再鏡像復制)。
幼兒創作:分發卡紙蝴蝶模板,鼓勵用對稱圖案裝飾翅膀,可添加亮片、貼紙等材料。
分享展示:幼兒介紹自己的蝴蝶作品,教師點評對稱性和創意。
延伸活動
戶外探索:天氣晴朗時,帶幼兒到花園觀察真實蝴蝶,記錄發現。
家園共育:建議家長與孩子制作“春天探索手冊”,記錄看到的動植物。
活動反思
通過標本觀察和藝術創作,幼兒能直觀理解對稱性,但在操作中需加強個別指導,確保對稱圖案的準確性。
中班綜合:小兔比利教案 3
設計理念
基于繪本中比利學習自我保護的故事,結合中班幼兒社交需求,通過角色扮演、情景模擬等活動,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合作能力和抗挫精神。
活動目標
認知目標:了解基本自我保護方法(如避開危險區域、遵守規則)。
技能目標:能與同伴合作完成任務,用語言清晰表達需求。
情感目標:增強自信心,體驗克服困難后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繪本《小兔比利》中“學習自我保護”片段動畫
場景道具:模擬河邊(藍色地墊)、懸崖(紙箱堆)、安全區域(綠色地墊)
角色頭飾(比利、大樹老師、小兔伙伴)
任務卡(如“幫比利找胡蘿卜”“避開危險送信”)
活動過程
故事導入,引發共鳴
播放動畫片段:“比利為什么總是摔跤?大樹老師教了它什么?”
提問互動:“你在玩耍時遇到過危險嗎?該怎么做?”
情景模擬,學習保護方法
組1:用身體搭“安全橋”,幫助比利避開“河邊”取胡蘿卜。
組2:扮演“大樹老師”,向其他幼兒演示正確玩耍姿勢(如不推擠、看前方)。
分組任務:
教師總結:強調“不玩水、不爬高、遵守規則”等安全口訣。
合作游戲,提升社交能力
規則:幼兒戴頭飾,分組用勺子運“糧食”(沙包),途中需避開“危險區域”(教師用搖鈴提示)。
目標:培養團隊協作和應變能力。
游戲《小兔運糧》:
抗挫訓練,增強心理韌性
挑戰任務:設置稍高難度的“鉆洞洞”游戲(用身體搭洞,要求快速通過)。
鼓勵語:“比利通過練習跑得更快了,我們也能做到!”
延伸活動
日常滲透:在班級設置“安全小衛士”角色,輪流提醒同伴注意安全。
親子任務:家長與孩子繪制“家庭安全地圖”,標記危險區域(如廚房、陽臺)。
中班綜合:小兔比利教案 4
設計理念
基于繪本《小兔比利》中比利尋找蝴蝶的情節,結合中班幼兒對自然探索的興趣,設計以“觀察-發現-表達”為主線的綜合活動。通過觸覺感知、科學觀察和藝術創作,引導幼兒認識春天的動植物,理解蝴蝶翅膀的對稱性,培養觀察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審美能力。
活動目標
認知目標:能用語言描述春天的景物,認識蝴蝶、甲蟲等常見昆蟲。
技能目標:通過觀察標本和涂色活動,理解蝴蝶翅膀的對稱性,并嘗試對稱裝飾。
情感目標:感受春天的.美,萌發對大自然的熱愛,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繪本《小兔比利》節選片段或PPT
蝴蝶標本、放大鏡、觸摸書《小兔比利》
彩色卡紙蝴蝶模板、水彩筆、對稱涂色示范圖
春天場景背景板(含花朵、樹木貼紙)
活動過程
情境導入:猜謎激趣
謎語:“耳朵長,尾巴短,紅眼睛,蹦蹦跳。”引出主角小兔比利。
提問:“比利在春天里遇到了什么難題?”(引導幼兒回憶繪本中比利尋找蝴蝶的情節。)
探索發現:春天的秘密
觸覺感知:出示觸摸書《小兔比利》,讓幼兒觸摸毛茸茸的兔子、滑亮的甲蟲,描述觸感。
科學觀察:分組觀察蝴蝶標本,用放大鏡觀察翅膀花紋,討論“左右翅膀的花紋是否一樣”。
教師小結:蝴蝶翅膀的花紋是對稱的,就像照鏡子一樣。
藝術創作:裝飾蝴蝶翅膀
示范對稱涂色:教師展示對稱涂色步驟,強調“先畫一邊,再畫另一邊”。
幼兒操作:分發蝴蝶模板,鼓勵幼兒選擇喜歡的顏色對稱裝飾翅膀。
作品展示:將蝴蝶貼到春天背景板上,組成“蝴蝶花園”。
語言拓展:講述春天的故事
邀請幼兒用“我找到了……它有……”句式描述自己的蝴蝶,如:“我找到了藍蝴蝶,它的翅膀有黃色的圓點。”
延伸提問:“比利找到蝴蝶后,會對朋友說什么?”引導幼兒復述繪本結尾的溫馨場景。
活動延伸
戶外活動:帶領幼兒在幼兒園花園尋找真實昆蟲,記錄觀察日記。
家庭任務:與家長共同制作“昆蟲標本盒”,收集落葉、花瓣裝飾。
中班綜合:小兔比利教案 5
設計理念
基于繪本《小兔比利》中比利學習自我保護的故事,結合中班幼兒安全教育需求,設計以“情景模擬-問題解決-行為鞏固”為主線的活動。通過角色扮演、安全知識競賽等形式,幫助幼兒建立危險認知和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目標
認知目標:識別河邊、馬路等危險場景,知道“不跟陌生人走”“不觸碰尖利物品”等安全規則。
技能目標:在模擬情境中運用躲避、呼救等自我保護方法。
情感目標:感受比利學會保護自己的成就感,增強安全自信。
活動準備
繪本《小兔比利》安全教育版PPT(改編故事情節)
危險場景圖片卡(河邊、懸崖、陌生人搭訕等)
安全標志貼紙、角色扮演道具(兔子頭飾、大樹道具)
安全知識競賽題目卡(含圖片和簡單問題)
活動過程
故事導入:比利的煩惱
講述改編故事:“比利在河邊玩耍時差點滑倒,后來大樹老師教他如何避開危險。”
提問:“比利遇到了哪些危險?他是怎么做的.?”
危險大發現:圖片分類游戲
出示圖片卡(安全場景:草地玩耍;危險場景:觸摸插座、獨自過馬路),幼兒分組分類。
討論:“為什么這些地方危險?我們可以怎么做?”(如:“看到陌生人給糖果,應該說‘謝謝,我不要’并跑開。”)
情景模擬:安全小衛士
教師扮演陌生人,用“我帶你去找媽媽”誘惑幼兒,幼兒需拒絕并跑向教師扮演的“警察”。
幼兒扮演比利,聽到“嘩啦”水流聲時,迅速跑到“大樹”后躲避。
場景1:河邊玩耍
場景2:陌生人搭訕
知識競賽:安全小達人
分組搶答題目,如:“圖片上小朋友在做什么?安全嗎?”(展示攀爬窗戶、玩火等圖片)
獎勵正確回答的幼兒安全標志貼紙,集齊3枚可兌換“安全小衛士”勛章。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在角色區投放“安全小屋”道具,幼兒可模擬撥打110、120等緊急電話。
家庭任務:與家長共同制作“家庭安全地圖”,標記家中危險區域(如廚房、陽臺)并討論防護措施。
【中班綜合:小兔比利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教案《小兔搬家》05-21
中班綜合方案聰明的小兔子03-16
中班綜合教案07-30
中班綜合活動教案11-06
中班綜合糖果教案09-07
中班綜合教案:認識毛豆10-29
中班綜合教案:靜心之旅07-26
《小兔搬家》中班教案(通用13篇)06-16
小兔請客數學中班教案(精選12篇)10-11
中班音樂教案:小兔子的菜園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