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主題教案《我和響瓶一起玩》含反思

時間:2025-06-10 11:36:06 賽賽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幼兒園小班主題教案《我和響瓶一起玩》含反思(通用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主題教案《我和響瓶一起玩》含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主題教案《我和響瓶一起玩》含反思(通用5篇)

  幼兒園小班主題教案《我和響瓶一起玩》含反思 1

  活動目標:

  1、探索響瓶的不同玩法,鍛煉上下肢和手指肌肉的力量。

  2、在學習用眼追蹤、觀察物體運動方向的同時,提高躲閃能力。

  3、感受大家共同游戲的快樂。

  4、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5、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1、每位幼兒收集和制作兩個大小不一的響瓶(飲料瓶的瓶蓋上戳三個小洞,內放小石子、鈴鐺等沉底的物品,使其搖晃能發出聲響),盛滿水的盆(盆的數量根據幼兒人數和盆的大小決定,避免幼兒在裝水時擁擠)。

  2、幼兒能自己擰下瓶蓋,裝水后擰緊瓶蓋;能用響瓶做早操;能看教師手勢站成左右兩列。

  活動過程:

  1、幼兒手持兩個響瓶,平時做操的隊形站立,教師晃動手中的響瓶提問:你們手中拿的.是什么?響瓶邀請小朋友和它一起玩。我們一起帶著響瓶做早操吧!

  2、幼兒自由探索響瓶的玩法。

  教師:響瓶要小朋友帶它玩,想一想,可以怎么玩?引導幼兒嘗試用手、軀干、腿、腳等多種部位與響瓶進行游戲。活動中教師注意觀察發現新穎的、安全的、有利于促進幼兒身體發展的動作。

  幼兒站成兩列,師生共同小結:表揚積極參加活動的幼兒;請有創意的幼兒展示自己的創意,教師及時用語言總結。

  活動反思:

  根據小班幼兒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及小班社會教育目標生成了這一活動。為了避免單一說教的形式,我們采用了小班幼兒感興趣的故事的形式及直觀生動的圖片等形式貫穿始終。以故事情節的變化激發幼兒的情感共鳴,在活動中引導幼兒在看看說說中感受體驗,自主建構社會經驗。運用一步步引導性的提問,讓幼兒在討論中調動已有的經驗,共享同伴的經驗,通過自己的感受,自主建構這些經驗、策略,產生情感共鳴。

  幼兒園小班主題教案《我和響瓶一起玩》含反思 2

  活動目標

  身體發展:通過操作響瓶,鍛煉手部精細動作與肢體協調性,嘗試用身體多部位(如手、腳、軀干)與響瓶互動。

  認知發展:觀察響瓶運動軌跡,理解聲音與動作的關聯,初步感知物體運動規律。

  社會情感:在小組合作中學會輪流與分享,體驗共同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材料:每位幼兒準備2個大小不一的響瓶(瓶蓋戳孔裝小石子或鈴鐺),盛水盆若干(避免擁擠)。

  環境:活動場地鋪設防滑墊,劃分“探索區”“競賽區”“創作區”。

  知識儲備:幼兒已掌握擰瓶蓋、裝水等基本技能,能跟隨教師指令站隊。

  活動過程

  導入環節(5分鐘)

  教師手持響瓶搖晃提問:“這是什么?它為什么會發出聲音?”

  帶領幼兒用響瓶做早操(如“響瓶搖搖樂”),激發興趣。

  自由探索(10分鐘)

  任務:幼兒自由嘗試響瓶玩法,教師觀察并記錄安全、新穎的動作(如用腳踢、頭頂、夾在腋下滾動)。

  分享:邀請幼兒展示創意玩法,教師總結:“原來響瓶可以這樣玩!大家的小手真靈活!”

  游戲競賽(15分鐘)

  規則:用響瓶間隔擺放成“小橋”,幼兒繞行通過,注意保持平衡。

  目標:提升身體控制與空間感知能力。

  規則:幼兒分組站在起點線后,用力踢響瓶,觀察并比較誰踢得更遠。

  目標:鍛煉下肢力量與目測能力。

  游戲1:響瓶滾得遠

  游戲2:過小橋

  藝術創作(10分鐘)

  提供畫紙、顏料,引導幼兒用響瓶蘸顏料拓印,創作“響瓶畫”。

  鼓勵幼兒為作品命名并分享:“我的響瓶畫里藏著彩虹!”

  總結放松(5分鐘)

  回顧活動:“今天我們和響瓶做了哪些游戲?哪個最好玩?”

  放松活動:用響瓶輕敲手臂、腿部,互相按摩背部。

  活動反思

  亮點:幼兒通過自由探索發現多種玩法,競賽環節激發了競爭意識,藝術創作將身體動作與美術結合,符合小班幼兒“玩中學”的特點。

  改進:部分幼兒在競賽中因失敗產生挫敗感,需加強個別指導;下次可增加“合作運響瓶”游戲,強化團隊協作。

  幼兒園小班主題教案《我和響瓶一起玩》含反思 3

  活動目標

  感官發展:通過搖晃、滾動響瓶,感知聲音與動作的關系,發展聽覺與觸覺。

  社交能力:在游戲中學會輪流與等待,能用語言描述自己的發現。

  安全意識:在奔跑中學習躲避他人,避免碰撞。

  活動準備

  材料:響瓶、即時貼(標記起點與終點)、繪本《瓶寶寶的'秘密》。

  環境:用軟墊劃分“游戲區”“閱讀區”,播放輕音樂。

  知識儲備:幼兒已能說出身體部位名稱,理解“輪流”“等待”等規則。

  活動過程

  故事導入(5分鐘)

  講述繪本《瓶寶寶的秘密》:“瓶寶寶想和小朋友玩游戲,它會發出不同的聲音,你能找到它嗎?”

  提問:“響瓶的聲音是怎么來的?我們可以用身體哪些部位和它玩?”

  感官探索(10分鐘)

  蒙眼觸摸響瓶,猜測瓶內物品(小石子、鈴鐺),發展觸覺感知。

  幼兒搖晃響瓶,嘗試用不同力度發出聲音,教師引導:“輕輕搖和用力搖,聲音一樣嗎?”

  任務1:聲音探索

  任務2:觸覺探索

  合作游戲(15分鐘)

  規則:分組用膝蓋夾響瓶接力賽跑,途中響瓶掉落需返回起點。

  目標:提升合作意識與身體協調性。

  規則:一名幼兒蒙眼,其他幼兒用響瓶發出聲音引導其尋找。

  目標:鍛煉聽覺追蹤與方向感。

  游戲1:響瓶捉迷藏

  游戲2:接力運響瓶

  繪本延伸(10分鐘)

  回到閱讀區,共同閱讀《瓶寶寶的秘密》,討論:“瓶寶寶還喜歡和誰玩?我們可以怎么保護它?”

  引導幼兒將響瓶放入指定收納箱,培養整理習慣。

  總結分享(5分鐘)

  幼兒分享感受:“今天我最喜歡和響瓶玩……,因為它讓我……。”

  教師總結:“響瓶是我們的好朋友,下次我們還可以用它做更多游戲!”

  活動反思

  亮點:通過感官探索與繪本結合,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合作游戲增強了社交能力。

  改進:部分幼兒在捉迷藏中因聲音過大干擾他人,需明確規則;下次可增加“安靜游戲”環節,如用響瓶演奏簡單節奏。

  幼兒園小班主題教案《我和響瓶一起玩》含反思 4

  活動目標

  身體發展:通過探索響瓶的多種玩法,鍛煉幼兒上下肢及手指肌肉力量,提升身體協調性。

  認知能力:學習用眼追蹤物體運動方向,提高躲閃能力,培養觀察與分析能力。

  情感體驗:感受集體游戲的.快樂,增強合作意識與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

  每位幼兒自制2個大小不一的響瓶(瓶蓋戳3個小洞,內裝小石子或鈴鐺)。

  盛滿水的盆(按人數分配,避免擁擠)。

  技能準備:幼兒能獨立擰開瓶蓋裝水,并能用響瓶做早操。

  活動過程

  導入環節:

  教師手持響瓶提問:“這是什么?”引導幼兒觀察并回答。

  播放輕快音樂,帶領幼兒手持響瓶做早操,激發興趣。

  自由探索:

  幼兒自由嘗試用手、軀干、腿、腳等部位與響瓶互動,教師巡回觀察,記錄新穎且安全的玩法。

  鼓勵幼兒分享創意,教師總結動作要點(如“用腳踢響瓶時眼睛要看方向”)。

  游戲實踐:

  用響瓶間隔擺放成“小橋”,幼兒分組繞行,鍛煉平衡能力。

  幼兒分組站在起點,用力向前踢響瓶,觀察并比較滾動的距離。

  強調安全規則:奔跑時需觀察前方,避免碰撞。

  游戲1:響瓶滾得遠

  游戲2:過小橋

  總結與反思:

  表揚積極參與的幼兒,邀請創意者展示玩法。

  引導幼兒討論:“如何用響瓶發出不同聲音?”分享觀察結果。

  活動反思

  成功之處:

  幼兒通過自由探索與游戲,主動發現響瓶的多種玩法,激發了創造力。

  集體游戲中,幼兒學會了觀察物體運動方向,躲閃能力顯著提升。

  改進方向:

  部分幼兒因能力差異未能充分參與,需增加個別指導。

  游戲環節可增加難度梯度(如中班可嘗試拋接響瓶),滿足不同水平幼兒的需求。

  幼兒園小班主題教案《我和響瓶一起玩》含反思 5

  活動目標

  探索與創造:通過響瓶游戲,激發幼兒對日常物品的探究興趣,培養創新思維。

  社交能力:在小組合作中學會分享與協作,提升表達與傾聽能力。

  藝術表達:結合美術創作,深化對響瓶特性的`理解,培養審美意識。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

  響瓶、畫紙、顏料、筆等美術工具。

  輔助材料:紙棒、圈圈(用于拓展游戲玩法)。

  經驗準備:幼兒已熟悉響瓶的基本玩法。

  活動過程

  情境導入:

  教師展示響瓶,提問:“響瓶會發出什么聲音?還能怎么玩?”引導幼兒聯想。

  播放自然音效(如雨聲、風聲),鼓勵幼兒模仿響瓶的聲音。

  合作探究:

  提供紙棒、圈圈等材料,引導幼兒嘗試“趕響瓶”“套響瓶”等新玩法。

  幼兒分組,一人搖晃響瓶,另一人閉眼猜測聲音來源,鍛煉聽覺與方向感。

  任務1:聲音密碼

  任務2:創意玩法

  藝術創作:

  幼兒以響瓶為主題自由繪畫,教師引導觀察響瓶的形狀、顏色及動態。

  作品展示環節,幼兒用語言描述創作思路(如“我的響瓶在跳舞”)。

  總結與反思:

  回顧活動中的發現,強調“響瓶不僅是玩具,還能成為藝術靈感”。

  鼓勵幼兒將響瓶帶回家,與家長共同探索新玩法。

  活動反思

  成功之處:

  藝術創作環節激發了幼兒的想象力,作品呈現多樣化(如響瓶變成火箭、花朵)。

  小組合作中,幼兒學會了輪流與協商,社交能力顯著提升。

  改進方向:

  輔助材料的使用需提前示范,避免幼兒因操作不當產生挫敗感。

  可增加家長參與環節(如親子響瓶音樂會),進一步延伸活動價值。

【幼兒園小班主題教案《我和響瓶一起玩》含反思】相關文章:

小班綜合教案:我玩瓶寶寶教案及教學反思11-16

幼兒園小班主題教案《大家一起玩》含反思(通用10篇)11-29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育說課稿《我和皮筋一起玩》含反思10-10

幼兒園大班健康活動說課我和皮筋一起玩含反思08-12

幼兒園小班主題教案《我是哥哥姐姐了》含反思09-25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瓶里畫糖豆》含反思04-05

輕和響小班教案06-30

幼兒園小班主題教案《家》含反思06-25

幼兒園小班的主題教案《我們的衣服》含反思11-18

幼兒園小班主題活動教案《猜猜我是誰》含反思04-03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婷婷色爱区综合五月激情 | 亚洲女性午夜在线 | 中文字幕在线女教师制服 |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中文字幕 | 又大又长粗又爽又黄少妇频 | 亚洲精品综合福利亚洲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