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望洞庭教學反思后記

望洞庭教學反思后記

時間:2024-10-01 19:38:08

關于望洞庭教學反思后記

關于望洞庭教學反思后記

關于望洞庭教學反思后記

  記得著名特級教師霍懋征老師有一條教學經驗:一學期教95篇課文,是教一帶一的結果。所以,在今天的古詩教學中,我們借鑒了霍老師的做法,教一首帶一首,加強指導,增加課堂容量。

  教學劉禹錫的《望洞庭》時,課前我們布置學生做了初步預習。課堂上僅用了20分鐘就完成了教學任務,學生讀通順了,理解了詩句的內容,領會了詩的意境,也會背誦了。那么,余下的時間怎么辦?我們在黑板上給孩子們又抄了一首課外詩,指導學生朗讀并初步理解,然后指導背誦。一節課,不僅學會了教材上的古詩,還積累了課外書上的古詩一首。這樣的課堂拓展,教一帶一,既充實了教學內容,又豐富了學生的積累。

  課后,我們同年級組的老師一起進行了教學反思,一致認為,“課堂拓展,教一帶一”的方法,符合《語文課程標準》所倡導的“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學習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等基本理念。同時我們也總結出,教學古詩詞時,可引進這樣三種古詞:

  1、同一詩人的不同詩文:

  比如《四時田園雜興》和《村居即事》都是范成大的作品,兩首詩都反映了農民的生活。學完《四時田園雜興》,再出示并指導朗讀《村居即事》,能使學生更加了解作者,體會詩文所表達的情感。

  2、同題異文。題材相同,詩文各異:

  比如王安石的《梅花》,它明寫梅花,暗以雪襯,表現了梅花不畏嚴寒的品性。學習后可引盧梅坡的《雪梅二首》。《雪梅二首》中,雪花與梅花相互映襯,競相爭春,宛如一幅“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的佳境。學完《梅花》再讀《雪梅二首》,從比較中能領悟到詩的藝術美。

  3、相同詩境的詩文:

  張愈的《蠶婦》語言平白如話,用強烈的對比寫出了勞動者和剝削者不同的生活境況。而梅堯臣的《陶者》與之異曲同工,可相互映襯。教學時,教完前者,引進后者,可進一步調動學生情感,激發學生對勞動者的同情,對剝削者的憎恨之情,明白“不勞而獲”是可恥的。

【望洞庭教學反思后記】相關文章:

《春望》教學設計及教后反思(精選13篇)03-24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5古詩三首望洞庭 菊花 楓橋夜泊教案設計03-19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大海》教學反思02-26

新詩教學反思03-19

《母雞》教學及反思02-18

新詩教學反思03-19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03-19

岳飛教學反思03-19

用戶協議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久久国产美女精品久久 | 日韩老熟女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观看片不卡 | 亚洲成A∨人影院在线欢看 午夜精品视频在线 | 一本到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 日本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