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小學音樂《小蜜蜂》的教學設計

小學音樂《小蜜蜂》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5-05-16 16:26:09

小學音樂《小蜜蜂》的教學設計(精選6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音樂《小蜜蜂》的教學設計(精選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音樂《小蜜蜂》的教學設計(精選6篇)

  小學音樂《小蜜蜂》的教學設計 1

  今天我以九年義務教育,小學音樂教科書第4冊第九課《小蜜蜂》一課說說我的教學思想及教學策略。

  一、教材分析

  《小蜜蜂》是一首德國兒童歌曲,4/2拍,F大調。這首歌僅用了5個音寫成。全曲生動地刻畫出小蜜蜂為采蜜而繁忙飛舞的形象。 “蜜蜂” 是學生比較熟悉和喜歡小動物,他們在生活中已通過實物、電視、畫片等不同渠道貯存了有關的“蜜蜂” 。但對于用音樂來表現“蜜蜂” 的學習還是首次。本節課的音樂形象生動而鮮明,非常適合學生學習。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領會音樂要素(節奏、音色、速度、旋律)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不斷提高音樂素養以及音樂感受力、想象力、表現力和創造力。

  2、技能目標: 學習歌曲《小蜜蜂》,讓學生在清新優美的旋律中,感受所描繪的動物形象,能夠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用三角鐵、雙響筒為歌曲伴奏.。

  3、情感目標: 通過聆聽和表演,感受音樂所表現“飛”的音樂形象,感受動物的可愛。

  4、價值觀目標: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動物、愛勞動的情感。

  設計意圖和理念:

  《音樂課程標準》指出:“感受與鑒賞是主要的音樂學習領域,教學中應激發學生聽賞音樂的興趣,養成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應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鼓勵學生對所聽音樂有獨立的感受與見解”。所以在本課的設計中,注意了:

  1、體現課改理念,處理好“主體”與“主導”的關系。教師首先注意尊重學生——這一欣賞主體對音樂的獨特體驗,然后注意引導學生初步感知音樂形象與音樂要素之間的關系,使教學成為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和獲得進步的過程。

  2、突出學科特點,著眼于學生形成基本的音樂素養。音樂課既要讓學生學得生動活潑,又要達到促進其發展的目的。那么,在感受與鑒賞教學領域的學習中,要逐步引導學生養成安靜聆聽——學會聆聽——能根據音樂進行表現。這樣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3、由于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我使用的電腦主要是直觀、形象的簡單畫面。

  三、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堅持以學生主動練習、自編歌詞、聽辯聽唱等學習方式,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注重發展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在樂中學,樂中做,促使學生熱情參與,增強學生對音樂體驗。將音樂欣賞與知識、技能的學習融合在一起,將音樂技能的培養與學生的學習信心、合作意識、創造意識等培養結合在一起,促進學生對音樂整體感知能力、音樂綜合能力的提升。

  四、說教法

  1、聽唱法 聽老師彈旋律,學生哼唱曲調,給學生以完整、準確的音樂形象。

  2、提問啟示法 提問上,注重啟發性,給予學生更多想象與說的空間,不束縛他們的思維,使他們有話好說,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

  3、故事引入法 講故事是小學低年級學生非常喜歡的形式,它具有教育性、娛樂性、創造性。整個教學環節由一個完整的、有意義的故事貫穿始終。讓學生始終陶醉在故事的世界里。在愉快的氛圍中學會歌曲。

  五、說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情景導入

  首先播放《野蜂飛舞》,讓學生模仿各種飛行動物“飛”進教室。用進教室時聽的音樂《野蜂飛舞》導入新課。提問學生剛才聽到的音樂有什么特點。學生會回答“速度比較快”。讓學生注意到這首樂曲的速度,播放樂曲《蜜蜂》。聆聽音樂《蜜蜂》之前,先設問(屏幕出示):

  (1) 這首樂曲和你剛才進教室時聽到的音樂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2) 這首樂曲的速度是快的還是慢的?

  (3) 這種速度的樂曲能夠讓你聯想到什么樣的動物?

  學生帶著問題聆聽音樂《蜜蜂》,之后討論交流。教師總結出學生們回答的小動物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會飛。然后從速度出發,引出將要欣賞的音樂《蜜蜂》。(在聆聽《蜜蜂》之前的設問,同樣提醒同學們注意這首樂曲的速度,再由這首樂曲的速度聯想到會“飛”的動物,從而引出曲名《蜜蜂》。)再次播放樂曲〈蜜蜂〉,引導學生跟隨音樂張開“翅膀”飛舞起來。屏幕出示“蜜蜂”曲名,請學生回答蜜蜂的模樣。接著屏幕出示蜜蜂圖,和學生一起觀察小蜜蜂,看看剛才的同學回答得是否正確。并一起討論小蜜蜂辛勤勞動,采集花蜜,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培養學生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從“你喜歡小蜜蜂嗎?你會唱小蜜蜂嗎?”入手,請一學生唱一唱他所知道的小蜜蜂的歌曲,從而引出今天所要學唱的歌曲《小蜜蜂》。

  (2)整體感知,學習探究。

  教師播放歌曲錄音,學生閉上眼睛認真聆聽三遍歌曲,每一遍都帶著不同的問題聆聽。第一遍問:聽了這首歌曲你的心情是這樣的?第二遍時:歌曲有幾段呢?第三遍時:你能用歌聲模仿小蜜蜂的聲音嗎?(每一遍聆聽前都設問,使每一遍聆聽都具有挑戰性,在不知不覺中,這首歌已深入學生心中。)接下來,教師有感情和動作進行范唱。給學生想起來唱歌表演的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的表演欲望,讓學生感到要盡快學會這首歌,然后象老師那樣表演出來。用聽唱法學習歌曲,請學生用“嗡”來模唱旋律。鼓勵學生注意自己的演唱姿勢和聲音、情緒。教師再以不同的形式檢驗學生的演唱。如:指名唱,接龍唱等形式,并及時做指導和鼓勵。教師從聲音、音準、等方面做指導。對唱的好的同學發小蜜蜂的頭飾作為獎勵。這樣,不但提高大家的興趣,并且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用這樣的方法學好旋律。教師再以故事的形式引入歌詞的學習。出示,在茂密的大森林里,有一只小蜜蜂講述它的故事——既歌曲的歌詞。在演唱歌曲時把學生帶入童話的世界里,學生樂學的氛圍立即呈現。學習效果會事半功倍。唱的會更加感情充沛。因為有了具體的形象和感情基礎,會讓學生情不自禁的進入角色的。唱歌詞的時候,用慢速指導學生唱好八分音符的小節,同時對“飛回蜂房”四個字的演唱要即使強調和糾正。在唱好歌曲的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用唱名唱譜。這樣既降低了唱譜的難度,又會達到很好的效果。

  (3)小組合作,激發創造力。

  本課的教育對象是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他們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模仿力強。能用打擊樂器奏出強弱、長短不同的音。教師再次播放樂曲伴奏,和學生一起表演蜜蜂勞動的情景。之后教師拿出打擊樂器。讓學生分別判斷出各打擊樂器的聲音特點,再分組合作練習為歌曲配伴奏。教師做適當的指導。小組派代表給大家展示編配的結果。其他學生做演唱,再給予適當的評價。

  (4)師生共舞,結束總結。

  教師和學生一起學著小蜜蜂的樣子,一起采蜜吧。師生一起帶上小蜜蜂的頭飾在音樂的伴奏下,邊唱邊舞。最后,師生用英語互相道別。

  六、教具準備:

  錄音機、磁帶、頭飾、三角鐵、雙響筒、鋼琴、

  在這里的設計意圖是給學生創設童話般的情景,使正直喜歡動畫世界的孩子們在玩中學,在愉快的氛圍中掌握新知。

  以上就是我對本課的粗淺認識,有不當之處還請各位領導和老師們提出寶貴意見,謝謝!

  小學音樂《小蜜蜂》的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學唱歌曲《小蜜蜂》,運用正確的呼吸方法和清晰的吐字來歌唱,以歡快的情緒歌唱小蜜蜂的辛勤勞動,并啟發培養學生從小愛勞動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歌曲的讀譜視唱與一字一音的清晰吐字,用優美的并具有感染力的'歌聲來表現歌曲意境。

  教學進度:第三教時。

  教具準備:頭飾、磁帶、口琴、圖畫、打擊樂器等。

  教學模式:情境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流程:

  情境激發情境體驗情境創造

  情境導入激發思維初步感知想象理解-->體驗歌曲吸收表現激發創編能力

  準a、入場-->創設情境欣賞、哼唱、律動、熟悉歌曲a、自學歌曲創編情境性歌表演備:b:模仿練習b、演唱歌曲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聽《拍手歌》進教室并做簡

  單律動。

  2、問好:一半學生吹奏口琴,一半學生唱。

  3、模仿練習與重點樂句解決:

  a、模仿練習:

  聽、唱幾組模仿進行的音。

  b、重點樂句:

  (2)板書出示

  提問:這條旋律除了模仿外還有什么手法嗎?(重復)

  (3)學生再唱一遍,然后教師用g大調的音高唱一遍。

  提問:老師唱的和你們一樣嗎?

  學生回答:略

  引出教師唱的是g大調。

  方式:抽一個學生到前面改,其余同學小組進行。

  (5)糾正答案,并讓學生在口琴上找找音高。

  4、情境布置的導入:

  (1)學生吹奏剛才的旋律,教師配唱歌詞“我們決不傷害益蟲,快快飛到大樹林中”。

  (2)設問:是誰要飛到大樹林中來?

  5、情境布置:

  師生在《小蜜蜂》音樂的伴奏下共同布置美麗的樹林。

  流程說明

  情境導入可以景激情,使學生盡快進入一種美的氛圍之中,設置疑問可激發學生的好奇與

  學習欲望,情境布置時播放的《小蜜蜂》的伴奏音樂可使學生熟悉音樂,為歌曲的學唱作鋪墊。

  二、情境體驗:

  1、導入:同學們布置時,教師已躲到花叢后,布置完后,突然從花叢后伸出手(手中拿著小蜜蜂的圖畫)說:“咦!是誰飛來了!”

  學生回答:小蜜蜂!

  2、熟悉歌曲:(播放伴奏音樂)

  a、教師邊用lu哼唱,邊將手中的蜜蜂隨樂飛舞。

  b、師生共同用lu哼唱。

  教師評價學生想象的畫面,并用優美的語言再一次將學生帶入美的意境中去。d、邊唱邊做簡單游戲。

  3、學唱歌曲

  a、導入:

  師:好聽嗎?想不想學:就讓我們在口琴的幫助下自學。

  小學音樂《小蜜蜂》的教學設計 3

  教學內容:

  1.聆聽樂曲《蜜蜂》

  2.學唱表演唱《小蜜蜂》。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習表現歌曲,親身的參與和體驗表達對小蜜蜂的喜愛之情,滲透熱愛大自然、保護益蟲的教育。

  2.過程與方法:采用游戲、聆聽、模仿的形式學習歌曲,理解、表現歌曲。

  3.知識與技能:聆聽《蜜蜂》、,感受旋律走向;用自然優美的音色演唱歌曲《小蜜蜂》,體會音樂表現“飛”的音樂形象。

  教學重點:

  通過歌曲教學,體會并表現音樂所表現的“飛”的形象。

  教學難點:

  鼓勵學生主動參與音樂活動,引導學生正確的表現音樂形象。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環節:

  一、組織教學

  同學們,講課之前老師想請同學們一起來活動一下,大家準備好了嗎?請全體起立!

  二、導入:

  1、師:同學們的`動作真優美,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一位朋友,請同學們一

  起來聽聽它是誰?(播放,生答)

  2、同學們的小耳朵真靈!那誰能模仿一下蜜蜂的聲音?(生模仿)那你知道蜜蜂是怎樣發出聲音嗎?(生答)

  3、同學們的課外知識真豐富!我們來聽一首關于蜜蜂的樂曲吧!聽完告訴老師這群小蜜蜂在忙些什么?它是由哪種樂器演奏的?

  4、你們能模仿一下拉小提琴的動作嗎?小提琴放在左鎖骨上,左手握琴,右手持弓,讓我們跟著音樂試著模仿一下,老師看看哪位同學模仿的最像!

  5、同學們真像小提琴演奏家,大家看,老師這里有兩條線,你認為哪條線符合小蜜蜂的飛行路線?為什么呢?(解釋“八字”飛行路線)

  6、下面讓我們跟著蜜蜂飛一飛吧!

  三、新授課

  1、看著大家剛剛飛得這么賣力、這么勤勞,老師忍不住想唱首歌夸一夸大家。

  2、大家想不想夸一夸自己呢?那先請同學們把歌曲的節奏來拍一拍吧!(教師領打第一段,其他兩段由學生自行拍打)

  3、同學們的小手拍得真準確,請同學跟著音樂來唱唱吧!(從歌曲音準、節奏、休止符、咬字吐字來處理歌曲)

  4、同學們的歌聲真動聽!老師把旋律給大家畫出來了,大家一起來找找相同樂句吧!

  5、今天老師要教給大家一種用身體語言表現音高的形式,叫柯爾文手勢。下面我們來學5、4、3這三個音。

  6、用柯爾文手勢試著唱一下旋律。

  7、老師請大家一起來表演一下這首歌曲吧!(小組合作表演)

  8、分組表演(有唱有表演)

  9、同學表演得真好,真像一群小蜜蜂在飛一樣!老師還給大家改編成了一首小合唱,請同學們仔細聽一聽吧!(輔導學生二聲部輪唱)

  10、小蜜蜂剛剛偷偷跟老師說它們剛睡醒,飛得很慢,請同學們按照mp漸慢的速度力度把第一句放慢速度演唱,這時候突然看見了鮮艷的花朵,速度變快了,第二句我們用f漸快的力度速度來演唱一下,最后采完花蜜小蜜蜂感覺累了,飛行速度又慢下來了,我們用mp漸慢的力度速度來唱第三局。讓我們完整演唱一遍歌曲,體會一下小蜜蜂勞動時的心情吧!

  四、拓展:

  學習歌曲前,我們聆聽了小提琴演奏的《蜜蜂》,老師今天還給大家帶來一首鋼琴演奏的小蜜蜂,叫做《野蜂飛舞》,瞧,它們來啦??

  五、小結:

  同樣是演奏小蜜蜂,只是用了不同的樂器,大家是不是體會到了不一樣的感受呢?!老師希望大家要從日常生活中善于發現音樂、體會音樂,更要像蜜蜂一樣熱愛勞動,刻苦學習,最后讓我們伴著優美的歌聲飛出教室吧!

  小學音樂《小蜜蜂》的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1、聆聽歌曲《小蜜蜂》,感受音樂的表現力。

  2、用歡快的聲音演唱歌曲《小蜜蜂》,表達對小蜜蜂的喜愛之情,滲透熱愛大自然的教育。

  3、采用謎語、游戲、聆聽、模仿的形式學習歌曲,表現歌曲。

  教育重點:

  用贊美、愉快的情緒演唱歌曲《小蜜蜂》。

  教學難點:

  八分音符的節奏及感受音樂的表現力。

  教學用具:

  多媒體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幻燈片 1)課前播放音樂歌曲伴奏《小蜜蜂》(創設課前環境,進入音樂 氛圍。)

  一、導入

  1、猜謎語

  師:念謎面→“翅膀一展亮晶晶,整天飛舞花叢中。手足不閑 愛勞動,釀造蜜糖好過冬”。

  2、唱旋律、打節奏

  師:同學們都說的很好,小蜜蜂是個很勤勞的小動物,每天忙著采蜜,是益蟲,如果它遇到了困難我們就應該幫助它。

  (幻燈片 4)你看,幾只小蜜蜂飛來了,還送來了一封求救信,讓我們一起來幫幫它吧!

  (1)聽 2/4 5 4 3 0 2 3 4 2 1 0 (強調休止符 0)(幻燈片 5)

  (2)唱 2/4 5 4 3 0 2 3 4 2 1 0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幻燈片 6)

  (3)打 2/4 x x x o x x x x x o

  師:小蜜蜂很感謝同學們對它的幫助,為了答謝你們,小蜜蜂請我們聆聽一 首很好聽的歌曲。同學們在聽的時候,動動腦筋,想一想這首歌曲的心情是怎樣的?你會給這首歌曲取一個什么好聽的名字呢?(播放歌曲)

  總結:同學們都非常的棒,給歌曲取了很多好聽的名字,這是一首德國的兒童 歌曲,名字就叫“小蜜蜂”。

  二、學唱歌曲《小蜜蜂》

  1、教師范唱

  師:下面聽老師唱一遍歌曲,同學們一邊聽一邊看,找一找歌曲中有沒有相同的旋律?有沒有我們已經學過的`旋律?(出示幻燈片)

  (教師范唱) 學生自由發言總結:第一句和第三句是一樣的,第二句是重復的。

  曲譜: 2/4 5 4 3 0 2 3 4 2 1 0 3 4 5 3 │ 2 3 4 2 │ 3 4 5 3 │ 2 3 4 2 │ 5 4 3 0 2 3 4 2 1 0

  2、學習歌詞 (出示幻燈片)

  (1)教師念第一段歌詞,學生跟念 歌詞:嗡 嗡 嗡, 飛吧 小蜜 蜂, 我們 絕不 傷害 益蟲, 快快 飛到 大樹 林中, (這句是難點,多花時間練習) 嗡 嗡 嗡, 飛吧 小蜜

  蜂。

  (2)學生自學第二、第三段歌詞,培養學生的節奏能力。

  (3)(出示幻燈片)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生配樂念歌詞。

  3、學唱歌曲

  (1)(出示幻燈片)師:同學們的節奏念得真棒!那請同學們把節奏變成旋 律,跟著老師的琴聲把自己最優美的歌聲展示出來!(學生把歌詞代進去,跟著琴聲演唱,指出不準確的地方加以改正。)

  (2)有感情的全曲演唱。

  三、創編活動

  鼓勵學生參與第一段的創編活動,在音樂伴奏下同學們自行表演,老師從中 挑選幾位表現不錯的學生上臺表演,及時評價,及時表揚!

  師:剛才同學們都表演的非常棒!為了整齊,我們統一跟著老師做動作!動作要求—在教室里圍成一圈,手臂抬起夾緊,五指并攏。

  動作—第一句:繞著圈子走;第二句:停下來搖手;第三句:同第一句

  四、總結

  師:同學們跳得可真好!跳的這么好老師要開始變魔術了,把小眼睛閉緊了, 1.2.3,睜開眼睛看看!(老師戴上蜜蜂頭飾)。

  同學們,你們好,看看我是誰呀!我是小蜜蜂,今天我想邀請你們到學校的 花園里去玩,小蜜蜂也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個掛飾,請同學們自己把蜜蜂掛飾 戴在你的頭上。跟著音樂飛出教室到外面去跳跳舞,采采蜜吧!再見!(出示幻燈片)(播放音樂做動作出教室)

  小學音樂《小蜜蜂》的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掌握一個升號調do re mi fa sol 的唱名及在五線譜上的位置,能將旋律從do=C改寫在 do=G的譜上。

  2、學唱歌曲《小蜜蜂》,運用正確的呼吸方法和清晰的吐字來歌唱,以歡快的情緒歌唱小蜜蜂的辛勤勞動,并啟發培養學生從小愛勞動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歌曲的讀譜視唱與一字一音的清晰吐字,用優美的并具有感染力的歌聲來表現歌曲意境。

  教學進度:

  第三教時。

  教具準備:

  頭飾、磁帶、口琴、圖畫、打擊樂器等。

  教學模式:

  情境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流程:

  情境激發 < 情 境 體 驗 情境創造

  情境導入激發思維 初步感知想象理解--> 體驗歌曲 吸收表現 激發創編能力

  準 A、入場-->創設情境 欣賞、哼唱、律動、熟悉歌曲 A、自學歌曲 創編情境性歌表演

  備:B:模仿練習

  B、演唱歌曲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聽《拍手歌》進教室并做簡單律動。

  2、問好:一半學生吹奏口琴,一半學生唱。

  3、模仿練習與重點樂句解決:

  A、模仿練習:

  聽、唱幾組模仿進行的音。

  B、重點樂句:

  (1)從模仿練習引出第二樂句的C大調旋律。

  (2)板書出示

  提問:這條旋律除了模仿外還有什么手法嗎?(重復)

  (3)學生再唱一遍,然后教師用G大調的音高唱一遍。

  提問:老師唱的和你們一樣嗎?

  學生回答:略

  引出教師唱的是G大調。

  (4)改寫旋律(從do=C改寫在 do=G)

  方式:抽一個學生到前面改,其余同學小組進行。

  (5)糾正答案,并讓學生在口琴上找找音高。

  4、情境布置的導入:

  (1)學生吹奏剛才的旋律,教師配唱歌詞“我們決不傷害益蟲,快快飛到大樹林中”。

  (2)設問:是誰要飛到大樹林中來?

  5、情境布置:

  師生在《小蜜蜂》音樂的伴奏下共同布置美麗的樹林。

  流 程 說 明

  情境導入可以景激情,使學生盡快進入一種美的氛圍之中,設置疑問可激發學生的好奇與學習欲望,情境布置時播放的《小蜜蜂》的伴奏音樂可使學生熟悉音樂,為歌曲的學唱作鋪墊。

  二、情境體驗:

  1、導入:同學們布置時,教師已躲到花叢后,布置完后,突然從花叢后伸出手(手中拿著小蜜蜂的圖畫)說:“咦!是誰飛來了!”

  學生回答:小蜜蜂!

  2、熟悉歌曲:(播放伴奏音樂)

  A、教師邊用 lu 哼唱,邊將手中的蜜蜂隨樂飛舞。

  B、師生共同用 lu 哼唱。

  C、閉上眼睛,想象畫面。

  教師評價學生想象的畫面,并用優美的語言再一次將學生帶入美的意境中去。

  D、邊唱邊做簡單游戲。

  3、學唱歌曲

  A、導入:

  師:好聽嗎?想不想學:就讓我們在口琴的幫助下自學。

  B、板書出示《小蜜蜂》全曲。

  教師提示,讓學生發現第一樂句與第三樂句是重復的手法。

  C、學生自學歌曲。

  方法:學生以小組方式自學,教師從旁指導。

  4、演唱歌曲

  A、(1)舉

  文章

  文章

  手的同學唱,其余伴奏;(2)交換;(3)集體唱,教師伴奏

  B、(1)一半唱,一半伴奏;(2)交換 ;(3)教師唱,集體伴奏

  C、教師做指揮(跪在學生中間)師生按樂句輪流唱

  D、請一同學也來做做小指揮

  5、歌曲處理:

  師生共同用活潑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

  流 程 說 明

  在歌曲的學唱、演唱過程中,學生們都會有輕松愉悅的感覺,因為他們置身于大樹林之中,并且用自學的方式來學唱歌曲既增添了孩子們的信心,又避免了枯燥乏味的讀譜唱譜過程,在情境布置與熟悉歌曲的過程中都是用多聽、多感受的方法,通過聽覺為先導培養了孩子對音樂的感受能力。

  三、情境創作

  1、學生自己選擇道具(打擊樂器、頭飾〈花、草、樹、蜜蜂〉、口琴等)。

  2、學生討論并進行角色表演。

  3、創設場景師生共做邀請小蜜蜂采蜜的游戲。

  流 程 說 明

  我讓學生隨音樂舉手投足,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流露真情,在動中感受,體驗及表現美,學生在寬松的氣氛中自由地參與,既激發了興趣,發展了個性,又提高了創造性思維能力。

  四、教案說明:

  此次教案設計,我是根據音樂教學的特點、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及教材特點這三方面進行的。

  音樂教育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審美教育,它是陶冶高尚情操的有力手段,能有效地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促進學生感知、情感、想象等方面的健康成長。針對音樂學科特點,我將新的行動綱領精神滲透在本次的教學中。

  我所進行的教學對象是四年級學生。八、九歲的孩子開始由幼兒期向兒童期過渡,根據這段時期的心理特征,我總是想一些辦法來抓住他們的心。

  本課教材是學生接觸的第一首G大調的歌曲,歌曲非常簡單,因此可以在備課時設計許多學生活動的空間,讓學生在整個活動的過程中輕松愉快地學習這首簡單的歌曲。

  在教案設計時不僅要考慮以上三方面,還要抓住一個重點,那就是必須以激發興趣為抓手。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是學生音樂學習行為的動力,興趣是產生情感的基礎,因此我一直將激發學生的興趣作為主線。對于激發學生興趣,我采用了創設情境、角色表演、樂器吹奏等各種手段。

  首先我用創設情境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情景布置可以給予學生一種美的感受和身臨其境的感覺。我用第二句歌詞:“我們決不傷害益蟲,快快飛到大樹林中”設置疑問,同學們對“到底是誰來了”非常感興趣。然后讓同學們布置一個大森林的情景,來歡迎這位小客人的到來。

  角色表演是讓學生通過表演去熟悉音樂,感知音樂,并通過肢體語言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感情和對音樂的理解。同學們有的當小蜜蜂,還有的當花、樹等角色,我也加入到他們的行列扮演小蜜蜂,不管是擔當什么角色,他們自始至終都興趣盎然,因為動是人的本能,孩子們本身就處于好動的年齡階段,在角色表演過程中,孩子們可隨著音樂舉手投足,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流露真情,在動中感受體驗、表現美。

  樂器不僅可幫助學生學習歌曲,提高學生的音準能力,還可以制造氣氛。在這里我運用的是口琴,由于它的體積小巧,絲毫不影響學生游戲的進行,識譜學唱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借助口琴的幫助自學,通過自學達到識譜學唱的目的。

  其實通過教師與學生的這一共同活動,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是非常有意義的。

  在音樂創編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進行自我表現,讓他們在寬松的氣氛中積極地參與,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在發展學生個性的同時,培養了學生創造思維的能力。

  本課教學中的模仿練習,簡單律動,情境創設歌表演及固定音型伴奏都使學生們的個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這一創編過程使學生想象能力,表演能力,創造能力得到充分發揮。

  小學音樂《小蜜蜂》的教學設計 6

  設計意圖:

  一、情感為主線: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音樂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識技能的傳授,而是表現在啟迪、激勵、喚醒、感染和凈化等效應上。本堂課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圍繞著“情“字,對教材進行了再度創編,一切從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情感的需求出發,以“小蜜蜂采蜜”為主題,在講述小蜜蜂去采蜜的一系列的故事情境中,以“情”激“趣”,以“情”誘“聲”,不知不覺地讓學生來學習和表現音樂,并在多種角色的扮演中體驗小蜜蜂的各種形象,以及不同情緒下歌聲的變化,從而喚醒學生心中的那份情弦,啟迪和感染學生懂得和學會保護益蟲。

  二、活動為主線:

  音樂新課標認為:音樂教育應該是師生共同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音樂課的全部教學活動都應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各種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讓學生敢于自信地來表現音樂、表現自我。本堂課力求通過模擬“小蜜蜂去采蜜——小蜜蜂圓舞曲——小蜜蜂回家”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在自身的體驗中學習音樂,表現音樂,養成共同參與的群體意識和互相尊重的合作。

  教學內容:

  一、學唱歌曲《小蜜蜂》

  二、聆聽歌曲《蜜蜂》

  教學目標:

  一、聆聽樂曲《蝴蝶》和學唱歌曲《小蜜蜂》,感受音樂所表現的各種“飛”的形象,并懂得熱愛大自然,保護益蟲。

  二、能用自然,歡快、和諧的聲音來演唱歌曲《小蜜蜂》

  三、能通過各種音樂要素(力度、速度、|拍子、和聲等)的變化,、來表現歌曲《小蜜蜂》的多種情緒。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表現能力。

  教學重難點:

  通過各種音樂要素(力度、速度、|拍子、和聲等)的變化,、來表現歌曲《小蜜蜂》的多種情緒,感受多種“飛”的形象。

  教學方法:

  視唱與聽唱相結合感受體驗法

  教學流程:

  1、聆聽音樂《蜜蜂》進教室。

  2、師生談話——說蜜蜂,并出示多媒體,讓學生再次聆聽《蜜蜂》,并學習蜜蜂的有關知識。

  初入角色

  體驗情感

  1、發聲練習

  5 4 │ 3 0 │ 23 42│ 1 —│

  5 —4│ 3——│2——3│4——2│1——│

  通過比較,初步讓學生感受蜜蜂不同的飛的形象。

  2、視唱練習

  34 53 │ 23 42│34 53 │ 23 42│

  感受蜜蜂采蜜忙的形象

  3、節奏練習

  學生聽教師彈奏《小蜜蜂》,

  用×× ×× ×× ×‖節奏給歌曲伴奏。

  通過不同節奏的變化,讓學生二拍子和三拍子所表現的`不同形象, 為改編歌曲做準備。

  讓學生感受熟悉歌曲的旋律。并在自己參與的活動中初步體驗歌曲的情緒。

  深入角色

  提升情感

  1、聽錄音范唱《小蜜蜂》

  讓學生完整地感受歌曲輕快的情緒。

  2、學生聽琴哼唱曲譜

  3、教師范唱歌曲《小蜜蜂》

  學生對口型,心里默唱。

  4、學生學唱歌曲《小蜜蜂》

  拓展角色

  延伸情感

  ()剛才我們學著小蜜蜂一邊飛,一邊采蜜,現在請大家仔細聽!小蜜蜂又飛到哪里去采蜜了呢?

  1、教師一邊范唱一邊畫圖譜,讓學生感受樂句間不同的處理方式,同時滲透連音和非連音的不同的唱法。

  2、引導學生觀察圖譜,并用不同唱法的歌聲來表現圖譜

  ()小蜜蜂飛了那么遠的路,又要辛勤采蜜,真有些累了,聽!它們的歌聲都有些……

  4、引導學生用慢速來演唱第二段

  ()有那么多小朋友的鼓勵,小蜜蜂的疲勞一下子就不見了,聽!它們又歡快地唱起了歌!

  5、引導學生用歡快的心情來唱第三段歌詞

  ()看著又多又香的花蜜,小蜜蜂情不自禁地手拉手,在花叢中跳起了圓舞曲呢!

  6、教師范唱三拍子的《小蜜蜂》

  ()你們想不想一起來為小蜜蜂慶祝慶祝?

  7、出示三拍子的《小蜜蜂》,學生聽琴輕唱。

  5—4│3——│2.3 42│1——│3.4 53│2.3 42│3.4 53│2.3 42│5—4│3——│2.3 42│1——│

  ()小蜜蜂們都陶醉在自己的歌聲里,這時,只聽到遠處傳來了一個聲音

  8、教師出示間奏

  Ⅹ Ⅹ │Ⅹ—│Ⅹ Ⅹ │Ⅹ—│

  回 家 羅 回 家 羅

  學生按節奏念

  ()小蜜蜂門趕緊收拾好自己采的花蜜,一邊唱歌一邊往回家飛。

  9、學生聽琴,再次一邊畫圖譜一邊唱歌曲《小蜜蜂》

  ()小蜜蜂飛到家了嗎?我怎么沒感覺到呢?

  10、 學生創編尾聲:重復最后一句。并漸弱。

  ()剛才同學們用歌聲給老師講了一個非常動聽的有關小蜜蜂的故事,現在,老師提議我們能不利用圖譜來讓學生掌握不同的歌唱方法,可以化難為易,變得更形象。在故事情境中 自然地把學生引入二聲部的學唱中,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讓學生在自己參與的活動中不知不覺地輕松地來學唱二聲部。讓學生邊學歌曲邊處理歌曲,能很好的激發學生的情感。用故事的形式再次來演繹歌曲,既復習了歌曲,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表現力。

  11、 引導學生來加歌曲的尾聲:

  重復最后一句歌詞,聲音漸弱

  ()剛才同學們用歌聲給金老師講了一個

  非常動聽的有關小蜜蜂的故事,現在,老師提議

  我們能不能再次完整地把這個故事講給在座

  的每一位老師聽呢?

  12、 學生綜合表現:

  引子+畫圖譜唱歌詞(速度上的變化)

  +三拍子的演唱+間奏(媽媽的呼喚)

  +畫圖譜歌唱(速度的變化)

  +尾聲(漸弱)

  課后

  太棒了!今天我們學會用歌聲來講述故事,

  老師希望你們在下課后,也能把這故事

  講給爸爸媽媽們聽!來,讓我們聽著小蜜蜂

  的歌聲走出教室吧!

【小學音樂《小蜜蜂》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音樂《音樂小屋》教學設計10-17

小學音樂《媽媽的愛》教學設計10-12

小學《音樂巨人貝多芬》教學設計09-16

小學音樂《小傘花》教學設計05-22

小學音樂《歌曲之王》教學設計08-09

小學音樂蘋果豐收教學設計08-06

小學音樂小紅帽教學設計07-18

小學音樂口風琴教學設計07-10

小學音樂《接媽媽》教學設計10-11

用戶協議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中文字幕日本亚洲欧美不卡 |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网 | 日韩欧美中文宇幕无敌色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欧美 | 亚洲国产永久免费播放片 | 在线永久免费AV网站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