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蹦床里的學問》的教學設計

《蹦床里的學問》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4-07-25 12:55:23

《蹦床里的學問》的教學設計

《蹦床里的學問》的教學設計

《蹦床里的學問》的教學設計

  一、備課要求:

  1、課程標準的要求:

  把理論應用于實踐,用科學來解釋生活中的現象。

  2、教學目標:

  (1)通過試驗,讓學生了解什么是彈力,,是怎樣產生的,以及它有什么特性。

  (2)通過自己親身實驗,如玩蹦床、橡皮筋拉長,讓學生了解一定限度內,彈力大小與什么有關。

  3、學生分析。

  學生對于玩蹦床,拉長橡皮筋的活動并不陌生,所以對本課的理解應該不算太難。

  4、實施目標的方法或途徑:

  讓學生通過觀察,提問、猜想與假設,動手實驗操作,來進行表達交流。

  5、課前準備

  利用周末時間玩蹦床,了解調查彈力在生活中的應用。

  二、教學案例:

  1、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彈力的形成與特性。

  2、教法、學法

  觀察、交流。實驗。猜想驗證。

  3、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1.導入:

  (課前讓學生利用周末的時間去玩一次蹦床,并試著發現點什么,可以幾個人一塊去,互相說一說感受)

  玩蹦床是小朋友最喜歡的活動之一,誰可以勇敢的站起來說一說自己的理解和疑問呢?通過學生的回答,引出什么叫彈力,什么是彈性?并讓學生大膽猜想彈力是這樣產生的?

  2、向學生介紹彈力是如何產生的。

  3、實驗

  讓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做的實驗可以是拉彈簧秤,或者是橡皮筋)通過實驗,觀察如何判斷彈力的大小。

  4、分析交流

  (1)小組之間先整理實驗結果進行交流,結合以下問題:

  你們的猜想正確嗎?有什么新的發現?

  (2)全班進行交流。

  總結新的發現:

  物體的形狀變化越大。產生的彈力就越大。

  第二課時

  1、制作“小小火箭發射塔”。

  學生根據自己所學的彈力知識,自制一個“小小火箭發射塔”。

  制作過程中,可以結合以下問題進行思考并及時糾正:

  如果我們把彈簧或者橡皮筋無限拉長,會把火箭射出無限遠嗎?

  我們前面做出的結論正確嗎?有沒有需要修正的?

  你有什么新的發現?

  2、交流新發現。

  在一定限度內,物體的形狀變化越大,產生的彈力越大。

  3、了解生活中彈力的應用。

  根據學生課前的調查,找一找生活中哪些應用彈力的例子?

【《蹦床里的學問》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 It was there 》教學設計與說明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

頤和園精選教學設計03-20

淺水洼里的小魚教學反思03-19

用戶協議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色婷婷日日躁夜夜躁 | 一区有码中文女同 |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综合 | 色色资源网一区二区免费 | 欧美一级a毛无片在线 | 一本久久精品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