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數學第十冊《分數和小數的互化》的教學反思
北京版數學第十冊《分數和小數的互化》的教學反思
本節數學課的教學目標就是使學生掌握分小互化的方法,重點是分數化小數。我在備課時一直力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去體現新課改的一些理念。在講授新知識之前,我出示了一個一米長的尺子,標注其中的一部分,讓學生分別用小數和分數這段是多少米。教師隨后緊接著問看到這里你能想到什么?有些學生能發現這段能同時用小數和分數表示,所以它們之間是相等的關系,由此我導入了新課。這個環節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分數與小數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有了這個關系才能互換,同時也復習了分別用分數與小數如何表示數。這個環節的設計也得到了教研員李老師的認可。小數化分數學生學起來不困難,所以我基本上是放手讓學生去說過程,去歸納方法,題題都緊密的與小數的意義結合起來讓學生理解如何得到的對應的分數。小數化分數中有個規律,通過學生的觀察、思考自己得出了小數化分數的方法是什么。
分數化小數是本課的重點內容,我是把這部分內容分成了三個層次:
一是分母是10、100、1000這樣的數,
二是分母不是10、100、1000的數,但能化成分母是這樣的分數,
三是分母不能化成10、100、1000的數。
一、三兩層學生都很容易的掌握方法,第二層我采用了小組合作的方式去尋求解決的方法,通過交流學生能找到兩種方法,待學生得到方法后再動筆計算出結果。
在教師板書的過程中讓學生反復強調這兩種方法的依據是什么,學生理解這個難點就比較輕松。教研員李老師針對我這部分的教學設計提出了一些建議,她首先肯定了我對這部分知識重難點的把握較準,其次她指出了更易激起學生思考興趣的教學方法,就是可以讓學生利用口算把分數化成小數,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很容易發現有些分數很容易倒回去,有些不容易倒回去,這時教師引導他們思考為什么有的容易倒回去,有的不容易倒回去。讓學生發現關鍵是分母的不同導致了上述兩種情況,再讓學生想辦法把不容易倒回去的變的很容易倒回去。學生通過觀察、計算就能歸納出什么樣的分母能夠變成是10、100、1000的數,什么樣的不能,最后再讓學生歸納出分數化小數的方法。李老師提出這樣的建議也是她在聽我這節課的過程中自己反思出的結果,并且這樣的教學設計能夠很好的與例三的教學內容有機的結合在一起。聽到她這樣說我認為象李老師身為教研員都能根據這部分內容不同的教學設計與內容安排提出更有效的教學方案,不僅使我受益非淺,學會了知識間如何緊密的聯系與整和,而且她這種反思的精神是最值得我學習的。
李老師還提出我在板書中的一些問題:比如如何更清晰、更嚴謹的為學生做出示范,是我在今后每節課當中都要隨時注意的問題,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要不斷的把課改的新理念貫徹到教學設計之中,抓住中難點。運用有效的手段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思考的價值,同時要不斷的反思,學會反思。讓反思真正對教學有所促進,并最終有利于學生學習效率和質量的提升。
【北京版數學第十冊《分數和小數的互化》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分數和除法的關系》教學反思05-07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03-19
關于認識小數的教學反思03-20
《分數的初步認識》的教學反思03-20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03-20
解決問題的策略蘇教版數學第十冊教學反思(精選25篇)03-17
北師大版五年下冊數學《分數乘法(二)》的教學反思(通用12篇)07-04
北師大版數學《最喜歡的水果》教學反思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