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中班安全教案四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安全教案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班安全教案 篇1
活動意圖
戶外活動是幼兒在園一日活動的重要內容,幼兒幼兒缺乏規則意識,在活動中很難對自己的行為有效地控制,自我保護和保護同伴的意識和能力比較弱,經常會出現絆倒、碰撞等現象,從而造成意外事件的發生。設計本活動,旨在教育幼兒知道在戶外活動時要關愛他人,遵守活動規則并掌握基本的自我保護的方法。
活動目標
掌握扶、撐、躲等自我保護的方法。
知道在戶外活動時要關愛他人,遵守活動規則。
活動準備
1、平衡木、沙包、墊子。
2、教學資源《小猴學本領》圖片。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傾聽故事并理解故事內容。
播放教學資源《小猴子學本領》的圖片,教師講述故事。
組織幼兒說一說:小猴子為什么要學本領?小猴子學到了那些本領?這些本領隊小猴子有哪些幫助?
2、引導幼兒學習扶、撐、躲等自我保護方法。
(1)組織幼兒學習扶、撐、躲等動作。
提問:我們在活動時會發生什么危險?有哪些本領會幫助到我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三種保護自己的本領。
教師重點示范:幼兒在站不穩時,可以用手扶墻或扶扶手,以保持身體平衡。在做撐得動作時,要手指向前,胳膊稍彎曲,兩臂用力,雙手掌著地,保護頭部。在學習躲時,教師采用扔沙包讓幼兒練習躲閃,并掌握要領。
(2)引導幼兒討論:小朋友在什么情況會用到這些本領?
小結:小朋友在一起玩時,特別是上樓梯或滑梯時,一定要用手扶著扶手;如果站不穩或快要摔倒時,要快速的用兩手撐住身體,保護頭部不碰到地面。
3、練習扶、撐、躲等自我保護的方法。
(1)獨木橋上走一走。
將平衡木放在李強比較近的地方,組織幼兒一個跟著一個走,提醒幼兒注意保持身體平衡。
(2)看看你會怎樣做。
幼兒圍在墊子周圍,教師讓幼兒向墊子傾斜,快要摔倒時雙手快速撐到墊子上,撐住身體。
(3)看誰反應快。
幼兒圍成一個大圓圈,選幾名幼兒站在圓中心,圈上的'幼兒拿沙包依次向圈中心的幼兒投擲看誰可以快速的躲開投來的沙包。
活動延伸
教師與幼兒共同閱讀幼兒用書《小猴子學本領》,讓幼兒說一說,自己學到了那些本領。
中班安全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中班的幼兒個性開始形成,對周圍事物充滿好奇,急于想去探索與體驗,卻往往忽視了自身的安全。《綱要》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健康放在工作首位。”為了幫助幼兒建立正確的安全觀念,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所以我精心設計了《注意安全》主題活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日常生活中存在危險的地方和危險物品。
2、讓幼兒知道危險物品不要碰,學會保護自己。
3、引導幼兒樂于交流,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課件《會咬人的電》、《咬人的機器》、教學掛圖《我會注意》及安全標識。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教師用豐富的表情講述故事《丟丟》
二、基本部分
1、聽完故事,教師提問“丟丟做了一件什么事情,結果怎么樣?”、“如果我們小朋友遇到這樣的事情怎么辦?”請幼兒回答
2、播放課件《會咬人的電》,教師提問“丟丟又做了一件什么事情?結果怎么樣?為什么說電會“咬人”?”請幼兒回答。
3、結合教學掛圖,了解生活中遇到的危險物品,讓幼兒學會自我保護。
4、尋找幼兒園里的危險之處,討論解決方法并認識標記。
5、回憶家里的不安全因素及播放課件《咬人的機器》,讓幼兒知道不能碰危險物品,學會保護自己。
三、教師小結
生活中存在許多危險的地方和危險物品,小朋友在玩的時候要盡量避開危險,不碰危險物品,學會保護自己。
活動延伸:
和幼兒一起布置主題墻,請幼兒把安全行為圖片貼在“綠花標識”里,把危險行為貼在“紅花標識”里,這樣,既讓幼兒在輕松的氛圍中鞏固了安全知識,又讓幼兒體會到成功的快樂。
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小班的教師,班上的孩子年齡幼小,缺乏保護自己的能力,老師就要將工作做到最細微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學習,積累,調整。我想,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們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好方法,那時,幼兒的安全問題不會再成為困擾我們的一個難題。
中班安全教案 篇3
活動意圖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庭中的電器種類越來越多,為了便于電器的使用,各房間會有許多插座,插座上那黑黑的洞,最能引幼兒好奇,盡管許多家庭都采取了一些防范措施,如:移動家具擋住插座、用透明膠帶封住插孔等,但還是時不時會有意外發生。幫助孩子認識電線和電插座存在危險非常重要。本次活動借助生動形象的小故事,讓幼兒看一看,聽一聽,畫一畫的過程中,了解簡單的安全用電常識,學會保護自己。
活動目標
1.知道電線和插座藏著“咬人”的電,不能用手觸摸。
2.認識“有電危險”的標志。
活動準備
1.“有電危險”的標志。
2.電線一段,電插座一個。
3.自制幻燈片,故事 《會“咬人”的電》。
活動過程
1.播放幻燈片,欣賞故事《會“咬人”的電》。
(1)欣賞故事第一段,并理解故事進行簡單的提問:
猜猜故事里的“寶貝”是什么?
“寶貝”里藏著什么?為什么大家都喜歡這個“寶貝”?
(2)教師出示電插座請幼兒觀察并小結:
電插座是用來接電的,里面帶電,它能人們的生活帶來方便。
2.欣賞故事第二段,根據故事內容提問:電插座可以碰嗎?狐貍把手伸進電插座后發生什么事了?
教師小結:電源插座是不能隨便碰的,尤其不能把手放進插座的.插孔里,一旦碰到電,電就會“咬人”,是很可怕的。
3.欣賞故事第三段,請幼兒相互交流
以后狐貍還會亂動插座嗎?它會怎樣教育他的小狐貍呢?
4.教師出示電線,向幼兒介紹有關知識。
(1)這是什么?你在哪見過?仔細看看里面和外面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2)教師介紹:這是電線,里面有銅線(或鋁線),能傳電。外面的塑料是保護層,包裹著銅線(或鋁線),如果沒了保護層,點就會傳出來,不小心碰到它,這位“電”朋友就會發脾氣傷人。
5.找找教室里的電線、電插座,知道生活中不能碰出這些危險的物品。
6.認識“用電危險”的標志,知道看見這些標志就引起注意,不能靠近。
活動延伸:
1.請幼兒數數家里共有幾個電插座,家長協助記錄下來。
2.自制“用電危險”標志,貼在家中有電的地方。
中班安全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知識。
2、初步建立自我保護意識。
3、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課件;
2、實物:鞭炮、氣球
3、錄音機、圖片、方向盤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興趣。
今天,大班哥哥姐姐到我們這來玩,看!他們在干什么?(大班幼兒表演放鞭炮不小心炸傷手的事情)
老師問:大班哥哥姐姐這樣做安全嗎?為什么?我們能不能這樣做?
二、基本部分:觀看錄像,討論娃娃丫丫的行為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
1、“娃娃、丫丫的媽媽不在家,他們做了許多不安全的事,請小朋友仔細看,他們做 了哪此錯事,這樣做好不好,為什么?我們應該怎樣去做?”
不能戴大人的眼鏡;不能玩煤氣;不能玩插頭;不能玩刀。
手破了不能用臟抹布擦;不能亂吃藥;喝水前要試試水溫;不能用手撿碎玻璃。
不能在看電視時離電視太近;不能給陌生人開門;不能玩錘子;不能亂掏耳朵、眼、鼻。
2、平時在幼兒園還有哪些地方要注意安全,請幼兒講述。
三、結束部分
電話鈴響,原來是邀請小朋友去看健康安全圖片展(征求小朋友的同意)
幼兒判斷圖片上安全行為的對與錯,并說出原因。當幼兒講到玩滑滑梯注意安全時,與幼兒一起唱滑滑梯歌曲,并與幼兒一起出去玩滑滑梯,然后結束。
【中班安全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安全教案11-12
中班安全教案10-28
中班安全教案07-15
中班安全教案07-19
中班的安全教案01-17
中班教案:安全04-12
防火安全中班安全教案05-30
馬路安全的中班安全教案09-06
《安全的玩》中班安全教案06-21
馬路安全的中班安全教案09-06